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评定细则(试行)(3)(2)

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评定细则(试行)(3)(2)

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评定细则(试行)
类别内容学分审核要求考核内容所得学
分支撑内容摘

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

3考核合格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

0—3考核合格
此模块认定不超过3学分,超过部分可自愿申请置换通
识选修课学分。

职业技能训练全国外语过级考试及
T O E F L、G R E、WS K
考试
2-5证书
通过四级2分,通过六级(英语专业八级)3分,通过
T O E F L、G R E、WS K考试各5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5证书
计算机二级证书1分,计算机三级2分(非计算机类专
业),四级5分,同系列以最高项计入学分。

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考
试、专业技术水平考试
1-3证书
初级1分,中级2分,高级3分,教师资格证2分,在校期间
要求至少获得1项职业资格证书,无显示等级的以初
级算。

参加创新创业交流活
动、现场招聘会、学术
报告讲座。

0.1-2
学术报告策划、总
结、心得体会
参加1次0.1分,累计不超过2分。

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

0.3-2
2500字以上学习
笔记
参加一项0.3分,各项累加不超过2分。

创新创业实践
各类科技成果奖、学科与技能竞赛0.5-6参赛记录及证书
A类一等奖及以上6分/项,A类二等奖5分/项,A类
三等奖4分/项,参与A类竞赛3分/项;B类一等奖4
分/项,B类二等奖3分/项,B类三等奖2分/项,参与
B类竞赛1分/项;C类一等奖3分/项,C类二等奖2
分/项,C类三等奖1.5分/项,参与C类竞赛1分/项;
D类一等奖2分/项,D类二等奖1.5分/项,D类三等
奖1分/项,参与D类竞赛0.5分/项。

专利、论文(论著)、作品(含艺术作品)0.5-6
专利证明、期刊、
论著
发明专利6分/项,实用新型4分/项,外观设计3分/
项。

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刊物(第一作者6分/篇、第
二作者4分/篇、第三作者3分/篇);普刊中高校学报
(第一作者4分/篇、第二作者2分/篇、第三作者1分
/篇),普刊知网收录(除高校学报外)(第一作者2
分/篇、第二作者1分/篇、第三作者0.5分/篇)2分/
篇;出版论著(10万字以上)(第一作者6分/篇、第
二作者4分/篇、第三作者3分/篇);作品校(市)级
一等奖2分/项,校(市)级二等奖1.5分/项,校(市)
级三等奖1分/项,校(市)级优秀奖或参与奖0.5分/
项;省级一等奖4分/项,省级二等奖3分每项;省级
三等奖2分/项;省级优秀奖或参与奖1分/项。

国家级
一等奖及以上6分/项,国家级二等奖5分/项,国家级
三等奖4分/项,国家级优秀奖获参与奖3分/项。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
科研项目2-5结项文件或证书
校(市)级(主持人3分/项、参与人2分/项),省级
(主持人4分/项、参与人3分/项),国家级(主持人
5分/项、参与人4分/项)。

创业实践2-9营业执照
运营报告
入住创业园团队负责人3分,成员2分;有营业执照,
开展正常营运活动4分,成员3分。

成功创业者9学
分。

社会实践参加校级以上的运动
会及体育比赛
0.5-6
参赛记录
证书
校(市)级一等奖2分/项,校(市)级二等奖1.5分/
项,校(市)级三等奖1分/项,参与校(市)级竞赛
0.5分/项;省级一等奖4分/项,省级二等奖3分每项;
省级三等奖2分/项;参与省级竞赛2分/项。

国家级一
等奖及以上6分/项,国家级二等奖5分/项,国家级三
等奖4分/项,参与国家级竞赛3分/项。

参加文艺演出/比赛0.5-6
参赛记录
证书
院级一等奖1.5分/项,院级二等奖1分/项,院级三等
奖0.5分/项,参与院级演出/比赛0.3分/项(包括优秀
奖,下同);校(市)级一等奖2分/项,校(市)级
二等奖1.5分/项,校(市)级三等奖1分/项,参与校
(市)级演出/比赛0.5分/项;省级一等
奖4分/项,省级二等奖3分每项;省级三等奖2分/
项;参与省级演出/比赛2分/项。

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
6分/项,国家级二等奖5分/项,国家级三等奖4分/
项,参与国家级演出/比赛3分/项。

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组

1-4
聘用文件和获奖
证书
获得省级表彰4分,市级表彰3分,校级学生干部2
分,院级学生干部1分。

社团负责人1分。

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
0.3-4
调查报告
记录
获得团中央表彰4分,团省委表彰3分校级表彰2分。

由院、校两级统一安排布置的实践活动,校级团队1
分,院级团队0.6分,个人0.3分,此项累计不超过2
分。

各级各类表彰1-6证书
学生获得各类表彰院级1分,校级2分,省级4分,
国家级6分。

志愿服务0-2
团委、学生处、各
学院考核结果
由学校、学院统一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按照每天折算
0.1学分,此项累计不超过2分。

备注:一、本成绩表与《贵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手册》配合使用,请各位同学认真阅读填写。

二、各类科技成果奖励:指由政府或代表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成果奖励;学科与技能竞赛:依照《贵
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科与技能竞赛管理办法》;
三、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署名单位必须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四、创业团队为校级以上创业立项项目的申报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

由创业项目评审专家组及上
级政府部门认定。

创业团队见习期不低于15天或累计见习时
间不低于120小时,创业团队招收见习人数同期不超过10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