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成绩”制度实施办法
—4—
6.“映山红”多维素质拓展中心和教务处每学年负责对已 通过院(部)审核的第二课堂申报信息进行抽查。
第六条 学生提交申请材料应诚实守信,凡弄虚作假的, 一经查实,该模块分数以零分计并按考试舞弊处理。
第七条 如学生出现转专业、留级等学籍异动,相应审核 工作由异动后院(部)负责。
第三章 评定标准 第八条 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分 4 个模块分别计分。学生所 获同一模块单项分数进行累加即为该模块得分。每个模块得分 60 分为合格,上不封顶。 第九条 学生第二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育活动、 社会服务活动 3 个模块的经历,参照《井冈山大学学生第二课 堂成绩认定标准》执行。具体标准附后。 第十条 学生第二课堂中实践育人活动的经历由教务处进 行认定,参照《井冈山大学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活动学分认定办 法》(由教务处另行制定)获取相应学分,并将学分转换为成绩 分数。每获取 1 个学分,折算该模块成绩 12 分。 第十一条 《井冈山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成绩认定标准》和 《井冈山大学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活动学分认定办法》中未列入 的重要项目,可参考标准中的相关项目,由院(部)进行认定, 并报“映山红”多维素质拓展中心或教务处备案。
—6—
井冈山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成绩认定标准
一、思想政治教育
模块 子项 培训学 习 主题 党团日 活动
主题教 育活动
思政类 荣誉称
号
内容
党团校、青马班、红色励志 班、青年学院、国学院等培 训学习
参加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 班会活动
参加理论宣讲会、报告会等 活动
参加思政类朗诵、征文等竞 赛活动
荣获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 生自强之星、向上向善好青 年、优秀党团员等思政类荣 誉称号
件
积分规则
同一任期兼多职的,按最高职务 认定一项。(下同) 分校级、院级分别乘以 1、0.8。 分正职、副职、成员、下设组织 成员分别乘以 1、0.8、0.6、0.4。 分校级、院级分别乘以 1、0.8。
分省级、校级、院级、班级(或 个人)四级分别乘以 2、1、0.8、 0.6。 该项累积得分最高为 60 分。 分省级、校级、院级、班级(或 个人)四级分别乘以 2、1、0.8、 0.6。 该项累积得分最高为 40 分。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班 级(或个人)四级分别乘以系数 3、 2、1、0.8、0.6。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四级 分别乘以系数 3、2、1、0.8。 分正选和提名两类分别乘以系数 1、0.8。 团体奖成员乘以系数 0.8。
署名第一作者发表文艺作品 1 篇以上;已发表 作品的原件。(学生提供)
已发表作品的原件。(学生提供)
证书原件。(学生提供) 成绩 425 分以上(成绩单);(教务处统一提供 名单) 成绩 425 分以上(成绩单);(教务处统一提供 名单)
1.获奖证书或举办机构正式发布的获奖名单; (学生提供)
—8—
模块 子项 能竞赛
科研训 练与创 新创业
文化艺 术创作
专业素 养与职 业资格
内容
校级奖 已参赛未获奖
参与班级竞赛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级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院级 获创业孵化项目支持 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艺术作品 专利申请获批
—7—
三、社会服务活动
模块 子项
参加 党团学 组织
参与志 愿公益 活动 (不含 寒暑期 社会实 践) 参与志 愿服务 项目 志愿服 务类 荣誉称
号
内容
省学联负责人 团委副书记、主席团成员
单项 分数
40
30
团学组织部门成员
25
党支部委员、团支书、班长、
社团负责人
15
团支委、班委成员、寝室长、
社团理事以及行风监督员等 10
单项 分数 24 12 12 48 36 24 12 36 48 48
48
24
24 36 24 12 24 48 36
24
24
12
认定方式
2.校外竞赛参与者由教务处提供参赛人员名 单;(教务处统一提供名单) 3.校内竞赛活动参与者由院(部)提供参赛证 明。(学院统一提供名单)
1.结项证明,参与排名前三(参与者减少 1 学 分,院级项目参与者每项计 0.5 学分);(创新 创业学院统一提供名单)
—5—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二条 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将计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 党员发展、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先和毕业生推荐就业的重要 参考依据。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从 2018 级本科生开始试 行。其中,实践育人活动学分的认定,依据教务处另行制定的 《井冈山大学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活动学分认定办法》,从 2017 级本科生开始执行。《井冈山大学创新创业训练学分认定办法》 (井大发【2015】15 号)自 2016 级学生毕业后废止。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校团委、教务处负责解释。
技术转让
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被邀请参加校外学术研讨会 校外正式报刊、杂志发表文艺 作品 校级刊物发表文艺作品 院(部)级刊物发表文艺作品 校外正规重要媒体刊发优秀 网络文化成果 专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六级英语等级考试分数 (非英语专业学生) 全国四级英语等级考试分数 (非英语专业学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三 级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二 级证书
料
证明材料
荣誉证书 或表彰文
件
证明材料
积分规则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班 级五级分别乘以系数 3、2、1、0.8、 0.6。 该项累积得分最高为 60 分。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四级 分别乘以系数 3、2、1、0.8。 该项累积得分最高为 60 分。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四级 分别乘以系数 3、2、1、0.8。 从最高奖项起,依次乘以系数 1、 0.8、0.7、0.6、0.5。 参与未获奖乘以系数 0.4。 分校级、院级两级分别乘以系数 1、0.8。 分优秀社团和合格社团分别乘以 系数 1、0.8。
四、实践育人活动
模块 子项
社会实 践活动
学科与 专业技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获国家级表彰 获省级表彰 大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参与校院两级统一组织的大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自主开展寒暑期社会实 践活动 国家级奖 省级奖
单项 分数 48 36 24
24
12
48 36
认定方式
1.获表彰只需提供获奖证书或获奖证明文件; (学生提供) 2.未获表彰需由活动举办方提供证明。(校院 两级团委提供名单) 3.参与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实践活动,由校团委 提供名单。
—2—
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相关荣誉。 3.社会服务活动。主要记载学生在校内党团学组织的工作
任职履历,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以 及获得相关荣誉。
4.实践育人活动。主要记载学生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 专业实践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认定机构及职责 1.“映山红”多维素质拓展中心。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 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制订“第二课堂成绩单” 的相关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和学院开展第二课堂育人活动,收 集、认证、审核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并评定学生第二课堂成绩。 涉及学分部分(实践育人活动部分)与教务处衔接,并由教务 处最终进行学分认定。“映山红”多维素质拓展中心挂靠学校团 委。 2.院(部)“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组。由院(部)团委 牵头负责本院(部)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负责本院 (部)自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计划、组织、审核和统计工作。 配合“映山红”多维素质拓展中心,负责院(部)学生第二课 堂成绩的收集、认证、初审工作。 3.各教学班级成立第二课堂成绩认定小组。班主任牵头组
单项 分数 25
8 8
20
20
认定方式
结业证书或 证明
活动签到或 证明材料 活动签到或 证明材料
荣誉证书或 表彰文件
荣誉证书或 表彰文件
积分规则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分别 乘以系数 3、2、1、0.8。 该项累积得分最高为 75 分。 分省级、校级、院级、班级四级分别 乘以系数 2、1、0.8、0.6。 该项累积得分最高为 60 分。 分省级、校级、院级三级分别乘以系 数 2、1、0.8。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班级五 级分别乘以系数 3、2、1、0.8、0.6。 从最高奖项起,依次乘以系数 1、0.8、 0.7、0.6、0.5。 参与未获奖乘以系数 0.4。 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分别 乘以系数 3、2、1、0.8。 分正选和提名两类分别乘以系数 1、 0.8。
其他学生自治组织成员
参加各类线下青年志愿者活
动
10
参加网络文明志愿者发声行
动
5
承接并完成各级各类志愿服
务课题或项目
20
荣获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青 年志愿者团体、社会实践先进 20 个人等志愿服务类荣誉称号
认定方式
聘书或证 明材料
活动签到 或证明材
料
截图或证 明材料 结题证书 或相关文
件 荣誉证书 或表彰文
二、文化体育活动
模块 子项 参加校 园文体 活动
文体类 展演
文体竞 赛获奖
参加学 生社团
内容
单项 分数
校内外各级各类文化、艺术、体
育类活动的参与/观众
8
在各级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
动中进行展示、演出。
10
文化、艺术、体育类竞赛获奖 20
参加校级、院级社团。社团和社 员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15
认定方式 活动签到 或证明材
井冈山大学文件
井大发〔2018〕31 号
关于印发《井冈山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学院(部)、单位,各部门,工会、团委: 《井冈山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位”制度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