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
(二)农业推广体系
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 员管理制度的总称。各个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不同, 相应农业推广体系也各异。 美国实行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由农学院统 一领导与管理,多数国家在农业部设置农业推广机构 ,自上而下进行管理。 中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别由 各级政府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
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以农业大学(科研院所)设置 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也可 扩延至城镇居民,工作方式是教育性的。这类推广组 织的行动计划是以成人教育形式表现的,其技术特征 以知识性技术为主,且大部分推广内容是来自学校内 的农业研究成果。 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通常是农业教育机构的一部分 或附属单位,因而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等功能整合 在同一机构,农业推广人员就是农业教育人员,而其 工作角色就是进行教育性活动。组织规模是由大学行 政所能影响的范围而决定的。
(四)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
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是以企业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 为主,大都以公司形态出现,其工作目标是为了增加 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对象是其产品的生产者,主要 侧重于特定专业化农场或农民。 农业推广中大都采用配套技术推广方式,同时也为 农民提供各类生产资料或资金,使农民能够较快地改 进其生产经营条件,从而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益。 此类组织是以企业自身效益为主,有时农民利益受 制于企业效益。
(五)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是一类以会员合作方式而形成的组织机构, 具有明显的自愿性和专业性农民组织。 这类推广组织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合作团体的 经济收入和生活福利,因此,其技术特征以操 作性技术为主,同时进行一些经营管理和市场 信息的传递。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组织的农业推广工作资 源是自我支持和管理的。其日常活动要遵照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调整。
三、国内外农业推广组织概况
(-)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大致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农业推广组织建立阶段(1949-1957) 2.农业推广组织发展阶段(1958-1965) 3.农业推广组织曲折阶段(1966—1976) 4.农业推广组织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80 年代后)
(二)几个有代表性国家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
1、美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
1)体系:美国实行的是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 的农业推广体制。机构上有三个层次,即:联邦农业 部的推广组织机构,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农业技 术推广组织机构。 2)各级组织关系:农业部-联邦推广局长;学校—— 州推广出站 3)经费关系:32%联邦;47%州;3%私人。 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状况和职称制度:专职专业 人员;家政推广专家;志愿者
第七章
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
第一节 农业推广组织
一、农业推广组织概述
(-)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念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 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 定的社会系统。
农业推广组织主要围绕服务三农的中心目标, 参与政府的计划、决策、农民培训及试验、示范的执 行等任务。没有健全的农业推广组织,就没有完善的 成果转化通道,科技成果就很难进入生产领域,转化 为生产力。
全国共有畜牧兽医机构5.6万多个,48.3万名畜牧兽医 推广人员。
水产技术推广机构17638个,水产技术人员43467人。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4.1万个,技术推广人员 272462人。
农业经营管理机构46170个,职工168871人。 林业技术推广站3.7万多个,推广人员15万多人。 水利技术推广机构4.8万多个,推广人员87万多人。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15万多个,囊括 500多万农户,约占 全国农户总数的 2%。
(三)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
1.确定推广目标 2.保持推广工作的连续性 3.保持推广工作的权变性 4.信息交换 5.控制 6.激励 7.评估
二、农业推广组织类型
(-)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
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就是以政府为主设置的农业推 广机构。 农业推广计划制定工作侧重于自上而下的方式,目 标群体难以参与。农业推广工作方式偏于技术创新的 单向传递,农业推广人员兼有行政和教育工作角色, 角色冲突较为明显,执行以综合效益为主的推广目标。 行政型推广组织的公共责任范围较广,涉及全民的 福利,组织的活动成果主要由农村统计:
我国有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5.1万个,农技推广人员 38.4万余人。 国家设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省级为省 农技推广中心或分设的农技推广、植保、土肥、种子 等总站, 地(市)级设农技推广中心或分立的农技推广、植 保、土肥、种子等站。 县级主要设农技推广中心。乡镇一级设农技站。全 国约有20%的村设有农技服务组织,共有193万农民 技术员,660多万个科技示范户。
(三)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
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推广项目地 区的目标团体,也可涉及其他相关团体。其工作目标 视项目的性质而定,主要是社会及经济性的成果,其 技术特征以知识性为主,亦具操作性,而组织规模属 于中等偏小。 就组织表现而言,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公共职责 范围,是改善项目区目标团体的经济与社会条件,其 成果评估也偏重社会经济效益。在项目执行过程及实 施结束之后,都要进行较严格的监测与评估。
3.英国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
国家有英国农渔食品部农业发展咨询局。 在地方则按郡和城镇设置咨询推广机构,从 而形成了国家与地方上下一体的农业咨询推 广体系。 此外,其他组织,包括英国肉品和农畜管理 委员会、全国农业中心和各种协会,在农业 咨询推广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2.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
全国范围内,由国家、地方及农民共同建立 起比较完善的农业推广(日本称农业普及)组 织机构,农业改良普及所是日本农业普及的主 体和实施机构。其协力(辅助)机构主要包括 农业科研、农业教育、情报等机构。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地方农业普及机 经费: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 推广队伍及职能:专门技术员;改良普及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