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版病理学配套课件 绪论

第九版病理学配套课件 绪论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 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医学生应特别注意病理形态与功 能、局部与整体、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有机联系。
➢ 医疗工作中,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 科学研究中,病理学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三、病理学诊断和研究的方法
四、病理学的发展
➢ 器官病理学的提出奠定了医学及病理学发展的基础 ➢ 细胞病理学的创立 ➢ 病理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 分子水平的研究 ➢ 数字病理学的发展
本章介绍了病理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研究方法及病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等。重点掌握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诊断和研究常用的方法。熟悉病理学的 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了解病理学 的历史和发展。
➢ 病理学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两部分。 ➢ 前者通过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和细胞学检
查所获得的材料对疾病做出最后诊断。 ➢ 后者以疾病的动物模型或在体外培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为材料进行医学研究。
(一) 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1. 尸体剖检(autopsy) 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和后续病理学检查,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作用: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二) 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 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某些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 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疾病转归等,弥补人
体病理学研究的制约。 ➢ 动物和人体间存在物种上的差异,动物实验结果仅可作为研究人体疾病的参考。
--孙思邈
第一章 绪论
授课人:XX XX
目录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三、病理学诊断和研究的方法 四、病理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
熟悉 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诊断和研究的方法;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了解 病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病理学的概念
➢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 基础学科。
3. 细胞学检查 ➢ 细胞来源:采集器在病变部位直接采集脱落细胞,自然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中的细
胞,内镜或细针穿刺(FNA)病变部位采集的细胞。 ➢ 用于疾病诊断、体检普查,激素水平测定,为细胞培养和分子诊断学提供标本。 ➢ 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而易于接受。 ➢ 诊断可靠性不能等同于活体组织检查。
➢ 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做出病理诊断,作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 术中冷冻切片快速诊断可以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 疾病治疗过程中,定期活检可动态了解病变的发展和判断疗效。 ➢ 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基因检测等方法对疾病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诊断。
(一) 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病理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步宏/李一雷
《病理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 确定诊断,查明死因,协助临床总结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 发现和确诊某些新的疾病、传染病、流行病等,为卫生防疫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 为病理学教学收集各种疾病的病理标本。
(一) 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2.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用局部切取、钳取、粗针穿刺和搔刮等方法,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意义:
➢ 病理学的学习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诊治和预防提供理 论基础。
➢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许多疾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 总论的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是 探讨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 各论是在总论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如肝炎、肾炎、肺炎等。 ➢ 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结局和转归及其相应的临床病理
(二) 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2. 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 ➢ 体外培养组织或细胞,可研究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外来因素的影响。 ➢ 建立人体和动物肿瘤的细胞系,对研究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起重要作用。 ➢ 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实验条件容易控制。 ➢ 不能将体外研究结果与体内过程简单地等同看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