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第四讲 王维 李白 杜甫
大学语文第四讲 王维 李白 杜甫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即汉水。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 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 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杜甫(公元712--770年)
汉族,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 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 圣”。 「诗史」。 《杜工部集》传世。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
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 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 摇荡起来。 动与静的错觉,渲染了磅礴水势。 相对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 山简传》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 池上大醉而归。
安史之乱后 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
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 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 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 铨》) 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 律诗之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千金买壁
商丘梁园 杜甫 高适
宗煜
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知识延伸 李白与酒
郭沫若统计,1500,170首写到饮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
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诗酒不分 酒言志,酒消愁,酒抒怀 酒言志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 鬓各成丝。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川猎, 犹可帝王师”。 (《赠钱征君少阳》)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 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 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扶风豪士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 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 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 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超远的意兴。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 览:通“揽”,摘取。览明月: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 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 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 扁舟浮于江湖”(《史记· 货殖列传》)。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 以这里称“楚塞”。 “三湘”, 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 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 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李白
李白(701—762年) 汉族,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李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酒浇愁:
“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 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胱楼饯别校 书叔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下 独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 消万古愁”(《将进酒》)
酒抒怀
大学语文第五讲
王维《汉江临泛》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 叔云》 杜甫《登高》
王维(701-761)
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官至尚书右丞诗 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诗佛, 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头思故乡。”(《静夜思》)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 舟在空中行。”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 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 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 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 思君意何深。” (《望月有情》)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沈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 济苍生未应晚。
晚景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
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 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 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 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感悟李白饮酒诗
述志抒怀与行乐思想,深沉哀愁与豪放风采,
浪漫主义风格。 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鬼斧神工的艺术,让后人 称绝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 “言出天地外,诗出鬼神哀。”(皮日休语)
知识延伸:李白与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月下独酌其二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侠客行》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 《结客少年场行》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欲邀击筑悲歌饮,正 值倾家无酒钱”“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 《醉 后醉从甥高镇》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 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 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严沧浪、刘会孟评点《李太白集》载明人评语:“如天马行空,神龙出 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 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 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
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 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 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 ,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 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 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 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
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 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 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 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 偶又极精确。” “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 ,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 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 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 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 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 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 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 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也 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坠入湖中溺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