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作业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试题一(对应第二章)
如图所示,有一受轴向拉伸载荷2000P N =作用的变截面杆件,在0x =处,杆件截面积为2020A mm =,在180x L mm ==处,杆件截面积为
201
102
A mm =,杆件弹性模量为200GPa ,泊松比为0.3,试建立该杆件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端部位移。
(在划分网格时,沿长度方向取三个等长度杆单元)
x
P
A 01
2
A L
解:计算分析
000
()(1)2(1)
2(1)
2x x x x A P
x A A x A L
P
x A L P x E EA L
σσσε===-
=
-==
-
[
]00
022()[ln(2)]ln 2ln(2)12x
x
x
x P dx PL PL u x dx L x L L x x EA EA EA L ε==
=--=--⎛⎫- ⎪⎝⎭
⎰⎰
() 1.386
0.1242mm PL
u L EA ==
数学建模:将其用二维模型进行降维处理,分为四个节点,三个等长度单元。
后处理
读出最大应力:1.750*10^2mpa
则计算得到右端部位移u(L)=0.12683 轴向位移随杆长变化图如下:
试题二(对应第三章)
一正方形平板,尺寸为40 mm×40 mm,厚度为2 mm,板中央有直径为d的圆孔如下图所示,板材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在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施加20 MPa的拉力载荷.试建立该平板的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计算圆孔直
d=5,10,15,20和25mm时,平板开孔应力集中系数。
解:通过受力力分析,可知该问题属于平面应力问题由于结构和载荷对称,取1/4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1.当d=5时,有限元建模如下:
由图读出σmax=48.09 σ0=σ*h*t/((h-d)*t)=20*40/35=160/7 Kt=σmax/σ0=2.104
2.当d=10时,同理可得:
由图读出σmax=62.93 σ0=σ*h*t/((h-d)*t)=20*40/30=80/3
Kt=σmax/σ0=2.360
3.当d=15时,同理可得:
由图读出σmax=81.78 σ0=σ*h*t/((h-d)*t)=20*40/25=32 Kt=σmax/σ0=2.556
4.当d=20时,同理可得:
由图读出σmax=117.2 σ0=σ*h*t/((h-d)*t)=20*40/20=40 Kt=σmax/σ0=2.93
5.当d=25时,同理可得:
由图读出σmax=194.0 σ0=σ*h*t/((h-d)*t)=20*40/15=160/3
Kt=σmax/σ0=3.6375
试题三(对应第六章)
如图所示平面桁架结构,两端均为固定铰链支座,试建立该平面桁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位移图,各杆内力值。
杆件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各杆面积为0.001m2。
解:分析问题并建立模型
采用六节点9单元模型,每根杆一个单元,两个节点。
位移图如下:
受力分析
则可得,红色的对称应力最大杆,其应力值为:7.073*10^5;其它杆应力值:0
试题四(对应第三章)
图示一简化直齿轮轮齿截面,高h=60mm,厚度t=4mm,齿根宽b=60mm,齿顶宽c=25mm,齿顶作用力P1=1KN(如图中所示), P2=1KN (垂直截面向里);材料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试采用不同单元分析轮齿上位移及应力分布,并指出最大应力位置。
解:采用四面体单元和六面体单元两种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结果进行对比。
1.四面体单元分析:
由图可知,最大位移为:1.480mm;
由图可知,最大应力为:2.603*10^3mpa.
2.六面体单元,同理可得:
由图可知,最大位移:1.721mm;
由图可知,最大应力:2.925*10^3mpa;
由上面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四面体和六面体相比,位移和应力的单元结果都要小,但是两者最终的结果相差不大,应该接近正确值。
最大应力位置为,图中红色区域位置。
试题五(对应第四章)
图示为一圆桶,内径1R =300mm ,外径2R =500mm ,长度L=2000mm ,其内壁受均布压力100q MPa =,外壁固定;材料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试采用不同单元(四面体和六面体单元)计算圆桶的位移及应力分布
应力和位移的表达式为:
径向正应力:22222
21
1111r r R q R R μμ
σμμ-++=-+-+,
切向(环向)正应力:2222
2
211111r R q R R θμμ
σμμ-+-=+-+,
剪应力:0r θτ= 径向位移
:2
2
22
2211111()r r r R u q E R R μ
μμ--=+-+
解:采用四面体单元和六面体单元两种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结果进行对比。
1.四面体单元
由图可知,最大位移:4.521*10^-2mm;
由图可知,最大应力:1.144*10^2mpa;
2.六面体单元。
同理可得:
由图可知,最大位移:4.580*10^-2mm;最大应力:1.054*10^2mpa;由上面数据分析可知,两种网格单元的最终结果相差不大,应该接近正确值。
建议与体会:通过本次大作业,我对于有限元建模及abaqus有了初
步的了解,作业中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还是解决了而且收获了很多,从上面的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建模方式,而且最终的结果相差不大,网格单元精细的精度可能高一些,但处理过程比较复杂,而网格稀疏的精度可能差一点,但处理过程简单,所以在实际的生产中不一定有限元网格单元越小越好,只要在要求的范围内,越简单越好,所以我们要在要求允许的范围内,找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