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淀粉改性对功能性质的影响
处理 链长和分支 增加基团
功能变化
氧化淀粉 分子断裂,链 增加羰基等亲 粘度降低,色洁白,
长缩短
水基团
不易老化
磷酸单酯 分子不断裂 增加大量带电 高粘度,高亲水性,

基团
不凝胶,良好抗冻
结-解冻性能
羟乙基醚 分子不断裂, 增加亲水基团 高亲水性,高粘度,

增加分支
不易老化
交联淀粉 分子不断裂, 不增加亲水基 耐热、耐酸,胶冻
多糖类物质具有高粘度,限制水分子的流动性, 因此阻碍了冰晶的发展。
低分子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数量起作用,高分 子碳水化合物主要通过结构状态起作用,共同在 冰晶的周围形成浓缩的无定形基质。
碳水化合物在冷冻条件下对食品起到保护作用, 阻止了食品成分的变性。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II多糖的结构与水合性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III多糖的结构与粘度的关系
多糖分子在溶液中不停地旋转振动,互相碰撞, 造成摩擦,耗费能量,因此产生了粘度。
线状分子可在低浓度下产生高粘度的溶液。粘度 与聚合度(分子量)有关,也与分子的延展性和变 形能力有关。高度分支的多糖分子在同样的分子 量下占用空间较小,因此碰撞较少,粘度较低。 也就是说,高度分支的多糖分子要产生同样的粘 度,需要较高的分子量。
下横坐标为温度, 上横坐标为时间, 纵坐标为粘度。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分子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相结合形成 的大分子。
纤维素的衍生物
微晶纤维素:填充剂,稳定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不同取代度的功能性质不同,
作为增稠剂,组织改良剂,增强保水性 甲基纤维素(MC)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热
α化状态的淀粉也称为预糊化淀粉。速食面、方 便米粥、膨化食品等均经过预糊化处理。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淀粉改性后的变化
氧化:分子断裂,链长缩短,增加亲水基团
磷酸酯化:分子不断裂,增加大量带电基团
醚化:分子不断裂,增加分支,增加亲水基团
交联:分子不断裂,增加分子之间的交联,限制 分子的分散性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同样,仅带一种电荷的线状分子(多半是负电荷) 因为电荷的排斥力常形成较伸展的构型,增加了 链在溶液中占据的实际空间,因而具有高粘度。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图:多糖的分子形状和粘度
在同样的分子量下, 高度分支的多糖分子 占用空间较小,粘度 较低。线状分子所占 空间大,粘度较高。
如果分子长度相同, 则分支多者粘度高。
子量越高,则胶体越具有假塑性。假塑性与粘稠 感成反比。 触变性也是剪切力引起的流动性。受剪切力后流 动速度增加引起粘度下降需要时间,剪切力停止 一段时间之后恢复原来的粘度。即在剪切力的作 用下体系发生凝胶――溶液――凝胶的相变。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改性淀粉
将天然淀粉经过化学处理或酶处理,使其原有的 功能性质发生改变,称为改性淀粉。
增加分子之间

强度高,不易糊化
的交联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表:淀粉磷酸酯化后的水分结合力
淀粉 游离淀粉 种类 WBC AS
马铃薯 13 7
淀粉单磷酸酯
WBC
AS
87(0.038) 70
淀粉二磷酸酯 WBC AS
17
6
玉米 2
1 54(0.040) 66
2
1
小麦 7
4 52(0.025) 49
6
4
黑麦 8
环境pH的变化:如果pH降低,羧基失去电荷, 则分子象其他直链多糖一样容易相互靠近,形成 凝胶。强酸基团则不受pH影响。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淀粉的凝胶和老化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V 假塑性和触变性
多糖溶液常见的流变状态是假塑性和触变性。 假塑性流体受剪切力后变稀。其粘度的改变与时
间无关,剪切力改变时粘度立刻改变。 直线状分子往往形成假塑性流体。总的来说,分
改性淀粉品种繁多,主要包括:
可溶性淀粉:轻度酸或碱处理 α-化淀粉:糊化后在高温下快速脱水 氧化淀粉:次氯酸钠氧化 磷酸酯化淀粉:三聚磷酸钠等酯化处理 醚化淀粉: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处理 交联淀粉:三氯氧磷、三偏磷酸钠等处理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淀粉的α化
淀粉糊化后在80℃以上或者0℃以下迅速脱去水 分,可以将淀粉分子固定在α化状态,重新复水 后水分容易进入分子内部,因而无需加热即可立 刻食用。
食品化学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 3
改性淀粉和改性纤维素 植物胶质的结构和性质 碳水化合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多糖与水溶液中的分子移动性 多糖的结构与水合性 多糖的结构与粘度的关系 多糖的结构与老化和凝胶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I 多糖与水溶液中的分子移动性
多糖并不会对食品的冰点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冰 点的下降主要取决于溶质的粒子数目。
4 43(0.035) 72
9
6
黑小麦 8
2 51(0.023) 61
7
4
蜡玉米 2
2 35(0.040) 90
--
--
WBC—— g/g干物质食;品化A学S碳—水化—合物水中溶解度%;括号里的数字为取代度。
淀粉交联对粘度曲线的影响
图中ABCD四条曲 线分别为淀粉用0、 0.05%、 0.10%、 0.15%表氯醇交 联后的粘度曲线。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源自IV多糖的结构与老化和凝胶
线性分子无取代基:长分子互相碰撞,形成距离 较远的氢键,形成三维持水结构而凝胶。或者因 为分子氢键作用束状化而老化。
线性分子上有取代基:分子之间因空间阻碍不易 互相靠近,能够形成稳定的溶液,不易凝胶。
线状分子上有带电荷基团:电性斥力也使得分子 难以互相靠近凝胶,形成高粘度稳定溶液。
凝胶,乳化剂,成膜剂,脂肪替代作用。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图:纤维素的结构与改性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取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CMC在食品中的作用
增稠——饮料、酸奶、速溶食品、调味品 稳定——饮料、牛奶、调味品、酸奶 保水——焙烤制品、冷冻甜点 改善口感——饮料、调味品、冷冻甜点 乳化——冰淇淋、肉制品 抑制结晶——冰淇淋、甜食、饼干 帮助形成凝胶——果冻、果酱
纤维素线状分子通过氢键互相联系,结晶区十分 紧密,故成不溶于水的坚韧纤维。
多数多糖分子的结晶区域不够紧密,容易发生水 合作用甚至溶解于水。
多数杂多糖含有不均一的糖苷区段和分支结构, 难以形成微纤束,分子间联系不紧密。因此它们 具有较高的溶解性。
总的来说,多糖的分子组成和分支越不规则,链 之间越难以整齐地排列,其溶解性就越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