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健康教育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 认识心衰 • 心衰的诱因 • 心衰的治疗及用药 • 心衰预防 • 心衰的健康指导
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 于心脏收缩力或舒张力减弱,泵血作用衰 损,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出现的 临床综合症叫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治疗
非药物治疗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 心室辅助装置 • 心脏移植 • 干细胞移植
用药指导——利尿剂
需要服用补钾药物/食物,同时监测电解质; 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测量清晨空 腹入厕后的体重,为干体重。 服药时间尽量选择早晨; 若出现腿部抽搐、肌无力、恶心呕吐、腹胀 提示电解质水平下降,及时就医;
肝肿大
紫绀
心慌
气短
疲乏
心脏扩大
心衰的早期预防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糖尿病 • 冠心病
至关重要! 易被忽视!!!!
有病应就医 治病要积极
自我监测
哪些情况需要去 看医生呢?
监测症状:出现任何提示病情加重的症状, 如气短、乏力、出汗、夜间憋醒、咳嗽加重、 泡沫痰、倦怠、嗜睡、烦躁、脚或腿比平时肿 等,应及时就医
用药指导——地高辛
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悸、头痛、 黄绿视、视力模糊时可能是地高辛中毒反应;
患者服用地高辛前应先自数心率,若心率 <60次/分,或心律从规整变为不齐或从不齐 变为规整,应警惕地高辛中毒。
用药指导
将服药视为生活中的必需部分; 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
改或停用药物; 在服药期间对症状变化情况应及时
休息与活动指导
Ⅰ级: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要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Ⅱ级: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调下午多休 息,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Ⅲ级: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IV级: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待 病情好转后活动量逐渐增加。
去除诱发因素:
用药指导——ACEI类
如果有剧烈干咳,及时就医 ; 晨起感到头晕,最好现在床边坐几分钟后 再起床; 起床后10分钟仍感头晕或头晕已经影响 正常行走,及时就医; 出现过敏反应如眼睛发痒,脸、嘴唇或舌 头肿胀,及时就医;
用药指导——β受体阻滞剂
体液潴留及心力衰竭恶化:应每日称 体重,如有增加,应立即就医; 低血压:BP<90/60mmHg应及时就医; 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应及时就医。
• 注意保暖,预防及控制感染; • 严格控制入水量,摄盐量; • 避免过度劳累; • 避免剧烈运动; • 避免精神刺激。
心理方面
• 心衰患者一般长期反复发病,心理状况较 差,应保持稳定情绪,避免焦虑、抑郁、 紧张及过度兴奋,以免诱发或加重心衰。
• 解除精神负担 • 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饮食方面
宜低盐(每天食盐总量不超过3g)、 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 化饮食,避免吃坚硬生冷、油腻及刺 激性食物;
心衰的具体表现
哪些疾病能引起心力衰竭?
• 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中由冠心病引 起的占55.7%,高血压引起的占13.9%。
心衰诱因
感染
心律失常
生理或心理 压力过大
心力衰 竭常见 诱因
妊娠和分娩 血容量增加
其他:
心衰的分级
NYHA分级:主要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Ⅰ级:“动也不喘” Ⅱ级:“不动不喘” Ⅲ级:“动则气喘” Ⅳ级:“不动也喘”
反馈,由医生决定药物是否需要调整; 出现漏服,不可加量。 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
特别提醒——排便注意事项
• 养成每天按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 排便切忌过度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负荷,甚
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 • 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期变换体位,腹部做顺时
针方向的按摩,或每日收缩腹肌数次 • 必要时给予适量的缓泻剂
每天称体重:一周内增加2Kg,应及时就医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疲倦乏力,黄视绿视、 剧烈干咳、头晕等)及时就医
随访指导:
• 稳定时每2-3周到心衰门诊或心血管专家门诊就诊 • 根据医嘱定期复查心功能、地高辛浓度、血钾、钠、
肝肾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 • 坚持规律服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感谢观看
治疗:
药物治疗
1. 利尿剂:速尿,双克等 2. 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 3. 正性肌力药:地高辛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开博通,雅施
达等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科素亚,代文等 6.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康欣等 7. 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 8. 其他血管扩张剂
饮食方面
避免面产气的食物及浓茶、咖啡或辛辣 刺激性食物; 食物不宜过精,多食粗纤维食物,利于 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方面
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少时多餐,特别要 注意晚餐不易过饱,饭后不宜再进食,避免 诱发病情加重; 适当限制水分,严格记录出入量.
心力衰竭发病信号
心力衰竭
病发有前兆 贵在早发现
胸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