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东、当当价格战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标题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事件。
什么是价格战?价格战一般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其主要内部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目的是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消化库存等。
回顾2010年末至2011年初,京东商城、当当网两家国内大型网购平台就图书展开的价格战。
这场图书价格大战的过程,据京东商城CEO刘强东透露是“当当在图书供应商对京东的封杀”,与此同时京东宣布图书“直至价格降到零”。
随后当当宣布斥资4000万进行3C、百货、图书等产品大幅降价,数小时后京东则宣布开展8000万元的促销。
先暂且不谈这其中的输赢胜败,就谈谈京东与当当的本质。
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当当网以销售图书、音像制品为主,兼具发展小家电、玩具、网络游戏点卡等其他多种商品的销售。
我们可能不禁要问,京东主打电子产品,为什么开始要做图书了呢?一个普遍的声音告诉我们是:京东希望通过此举对外表态其向综合性平台发力的野心,同时增加购物频次,提升黏度,毕竟你一年可能在京东上买一台彩电,但是买书可以买4次。
但是,我方观点认为:京东的目标应是狙击当当发力百货和电器。
尽管当当的涉足不会对京东在3c领域上的霸主地位产生影响,但是却会干扰他的市场份额。
于是乎,京东以入主图书市场的方式,凭着在3c市场上的根深蒂固,以0盈利的“舍身打法”刺激着当当的每一根神经,使其在3c市场上占不到好处,又让其在图书方面损兵折将,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图书的供应商那么多,但3C的有限,一打起来,肯定没人给当当供货。
京东的渠道那么成熟,没哪个3C的供应商会傻到放弃京东而从了当当。
回顾这场价格战,京东当当各有损失,京东上市产生影响;当当在股市上受到创伤;当当需要为京东入主图书市场准备海量图书资源;京东不得不为这种“斗气”行为在图书市场上做出牺牲;有人说:“当当自损八百,京东损兵三千”;有人说:“刘强东有霸气有胆略,经此一役,已可雄踞一方。
除了淘宝,国内电商同业再无可以对撼京东者。
至于当当,虽占据天时地利,一手好牌却出得毫无章法,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是三国志里对袁绍的评价!”……行文至此,我们得不出究竟是当当道高一尺,还是京东魔高一丈。
但是这场价格战反映的不是厂商的实力,而是购买者对电子商务的期待,网上就是买便宜货的。
这种期待会形成恶性循环,B2C 网站价格战,不能赢利,不能上市,不能获得风投,最终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倒掉。
这样损失的不只是一个当当或者一个京东那么简单,损失的是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以及中国网民对中国网络市场的无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