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土方工程(1)_2

第一章土方工程(1)_2


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
W m湿 -m干 100% mw 100%
m干
ms
式中:m湿——含水状态土的质量kg; m干——烘干后土的质量,kg; mW ——土中水的质量,kg; mS—固体颗粒的质量,kg;
土的含水量随气候条件、雨雪和地下水的影响而变化, 对土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填方密实程度有直接的影响。
Hn----某角点(计算的那个交点)的设 计标高 i----某角点到与排水方向垂直的场地 中心线的距离 l----泄水坡度 “±”----某角点比H0高时取“+”
某角点比H0低时取“-”
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Hn为:
Hn = H0 Lx ix L yi y
4、计算场地各角点施工高度 hn(挖填高度) 施工高度——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是计算车辆装运土方体积及挖 土机械的主要参数;
(2)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是计算填方所需挖土工程量的主 要参数
用途: KS :可估算装运车辆和挖土机械
K’S :可估算填方所需挖土的数量
案例 1
•某基坑208m3 ,现需回填,用2m3 的装载车从附近运土, 问需要多少车次的土? ( KS=1.20 , KS’=1.04 )
土体被水(自由水)透过的性质,用渗透系数 K 表示。
K的意义:水力坡度(I=Δh/L)为1时,单位时间内水穿透土体 的速度(V=KI) →达西定律
K的单位:m / d
粘土< 0.1,
•Δh
粗砂50~75,
卵石100~200
用途:土的渗透系数与土的颗粒级
•L
配、密实程度有关,直接影响降水
方案的选择和涌水量的计算
V — 土的体积。
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 的比值,用下式表示:
d
ms V
式中ρd——土的干密度; mS ——固体颗粒质量; V — 土的体积。
在一定程度上,土的干密度反映了土的颗粒排 列紧密程度。土的干密度愈大,表示土愈密实。 土的密实程度主要通过检验填方土的干密度和含 水量来控制。
2、 土的含水量
4、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增加, 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
最初可松性系数
Ks
V2 V1
1.08~1.5
最终可松性系数
K
' s
V3 V1
1.01~1.3
V1 ——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 V2 ——土经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 V3 ——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m3
方法:将场地划分为每格边长10~40m的方格网,找出每 个方格各个角点的地面标高(实测法、等高线插入法、等距 离平行线法P14) 。
•a
•H11 •H21
•H12 •H22
•a
•a
•a
•a
•a
式中:H1——一个方格独有的角点标高; 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 粒花岗岩、石英岩、辉长岩、粉岩、角闪 岩
用爆破方法开挖
三、 土的工程性质
土的组成:土颗粒(固相)、水(液相)、空气(气相)
1、 土的密度
土的天然密度
干密度
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 质量。它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 水量有关。
m
V
式中ρ——土的天然密度;
m ——土的总质量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 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将相邻的零 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它是确定方格中挖方与填方 的分界线。
6、计算各方格内的挖填土方量
h
V= S
n
S ----各个方格的挖或填方区的面积; h ----划分后方格的各个角点的挖或填的施工高度总和; n ----角点的数量
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土方开挖的难易程度,开挖机械的 选择、地基处理的方法、夯实填土的质量——最佳含水(砂 土8~12%;亚砂土9~15%;亚粘土12~15%;粘土19~23%);行 车(25~30%陷车)、边坡稳定
最佳含水量——可使填土获得最大密实度的含水量。
(击实试验、手握经验确定)
3、土的渗透性
•70.09
答:(1)初步计算场地的设计标高H0
H0=(H1+2H2+3H3+4H4)/4N =[70.09+71.43+69.10+70.70+2×70.40+70.95+69.71+ …)+4×(70.17+70.70+69.81+70.38)] /(4×9) =70.29(m)
•例1-2: 计算场地平整达到挖填平衡的设计标高,a=20m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X1
ah1 h1 h2
X2
ah2 h1 h2
式中 x1、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
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 高度(均用绝对值);
总结:
a—方格网的边长。
hn符号相同的两点之间不会有零点; hn符号相异的两点之间定有零点;
• 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作图法,如下图 所示。
各角点的实际设计标高和原地形标高之差。
hn= Hn— H
hn —— 角点的施工高度,“+”填,“-”挖
Hn—— 角点的设计标高
H—— 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5、确定零线、画零线(挖填分界线)
零点——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相等的点(施工高度等 于零的点或不挖不填的点)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 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为“零点”。
定因素多。
3、施工设计应注意 (1)摸清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机械; (2)合理调配土方,使总施工量最少; (3)合理组织机械施工,以发挥最高效率; (4)作好道路、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及辅助工作; (5)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开冬、雨季施工; (6)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案例 1 •某基坑208m3 ,现需回填,用2m3 的装载车从附近运土, 问需要多少车次的土? ( KS=1.20 , KS’=1.04 )
答:填方用土: V1 = V3/ KS’=208/1.04=200m3(原状土) V2 = KS V1 =1.02*200=240m3(松散土)
2m3 的装载车运土需要车次: n=240/2=120车次
(一)土方调配原则
1.应力求达到挖、填平衡和运输量最小的原则。 2.应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3.尽可能与大型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 4.编制土方调配方案。 (二)最优方案
例题:已知基坑体积2000m3,基础体积1200 m3,土的最初 可松性系数1.14,最后可松性系1.05。问应预留多少回填 土(自然状态下)?
例题:已知基坑体积2000m3,基础体积1200 m3,土的最初 可松性系数1.14,最后可松性系1.05。问应预留多少回填 土(自然状态下)?
预留夯实土:2000-1200=800 m3; 预留原土:800 / 1.05=762 m3; 外运原土:2000-762=1238 m3; 外运松土:1238×1.14=1411 m3。
7、边坡土方量的计量
h1 填方区

②③
h5
挖方区


线
h11



h15

⑤ ⑥
图1.13 场地边坡平面图
(1)三角棱锥体边坡: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如①)计算公式
(2)三棱柱体边坡体积:
三棱柱体边坡体积如④)计算公式:
当两端横端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
三、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的步骤与方法 •1 划分调配区; •2 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 •3 计算各挖、填方调配区之间的运距(即每对调配区之间重心 之间的距离),或单位土方运价或单位土方施工费用。 •4 确定土方调配的初始方案; •5 土方调配初始方案的优化——得到最优方案; •6 绘出土方调配图表。
ix 3%0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 H0’ )
1) 土具有可松性,必要时应相应的提高H0 2) 受局部填挖的影响 3) 经过经济比较后,认为就近借土或弃土一部分更合理
3、根据要求的泄水坡度计算方格网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Hn •按要求的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Hn:
单向排水时:Hn=H0±l·i
(一)计算内容:方格土方量、边坡土方量 (二)计算方法:
场地挖填土方量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两种。 横截面法是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成若干横截面后,用 横截面计算公式逐段计算,最后将逐段计算结果汇总。 横截面法计算精度较低,可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 区。
对于地形较平坦地区,一般采用方格网法。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H0
VII~ IX
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 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 长岩
用爆破方法开挖, 部分用风镐
七类土 坚石
X~ XIII
大理石;辉绿岩;粉岩;粗、中粒花岗岩; 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 用爆破方法开挖 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
八类土 特坚石
XIV~ XVI
I
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 用锹、锄头挖掘,
土、淤泥(泥炭)
少许用脚蹬
II
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 用锹、锄头挖掘,
石的砂;种植土、填土
少许用镐翻松
III 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粉质粘土、砾石 主要用镐,少许 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 用锹、锄头挖掘,
质粘土;压实的填土
部分用撬棍
项目1 土方工程施工
常见土方工程分类: 场地平整、挖基坑、挖基槽、挖土方、土 方回填;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护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