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土方工程2
成排插入导架内,呈屏风状,然后再分批施打。施打
时先将屏风墙两端的钢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 成为定位板桩,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1/2板桩高 度呈阶梯状打入(图.14)。
这种打桩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倾斜误差积累,防
止过大的倾斜,而且易于实现封闭合拢,能保证板桩
墙的施工质量。其缺点是插桩的自立高度较大,要注
2.钢板桩
在软土地基地区钢板桩打设方便,有一定挡水能 力,施工迅速,且打设后可立即开挖,当基坑深度不 太大时往往是考虑的方案之一。
(1)钢板桩的类型
热轧锁口钢板桩截面形式如图1.13所示,其中Z形
钢板桩又叫“波浪形”或“拉森型”; 一字形钢板桩
又叫平板桩。
(2)钢板桩的施工
①钢板桩打设前的准备工作
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同时在围檩上
预先算出每根板桩的位置,以便随时检查校正。
钢板桩分几次打入,如第一次由20m高打至 15m,第二次则打至l0m,第三次打至导梁高度, 待导架拆除后第四次才打至设计标高。打桩时, 开始打设的第一、二根钢板桩的打入位置和方向 要确保精度,它可以起样板导向作用,一般每打 入lm应测量一次。地下工程施工结束后,钢板桩 一般都要拔出,以便重复使用。
意插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一般情况下多用这种方法 打设板桩墙,它耗费的辅助材料不多,但能保证质量
B.钢板桩的打设工艺
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
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根即套上桩帽轻轻
加以锤击。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
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为防止
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
1.17)。前一种方式对施工工艺要求高,且由于桩位、
桩垂直度的偏差所引起的墙体渗漏仍难以完全避免。 所以在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一般采用后一种方式。
当采用增设挡水抗渗结构时,桩体间可留100 -150mm的施工间隙,防水主要采用:柱间压密 桩、柱间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注浆止水帷 幕、冻结排桩法等。
导架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它的形式,
在平面上有单面和双面之分,在高度上有单层和双层
之分。一般常用的是单层双面导架,围檩桩的间距一
般为2.5-3.5m,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一般比板桩墙厚
度大8-15mm。
导架的位置不能与钢板桩相碰。围檩桩不
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下沉或变形。导梁 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钢板桩的施 工高度和提高工效(图1.14)。
3.柱列式挡土墙(排桩)
(1)柱列式挡土墙(排桩)的形式
柱列式挡土墙又称排桩式挡土墙,属板式支
护体系。它是把单个桩体按照其成桩工艺的不同,
如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桩、挖孔桩、压浆桩、
SMW(桩型挡墙)及其他混合式桩等, 并排连
接起来形成的地下挡土结构。
这些单个桩体在平面布置上采取不同的排列,
形成连续或相对连续的排桩挡墙,顶部浇 筑钢
1.3.2深基坑支护
(1)非重力式支护
非重力支护方式如下:
1.H型钢支柱挡板
这种支柱(H型钢)按一定间距打入土中,支柱
之 间设木挡板或其他挡土设施(随开挖逐步加
设),支和挡板可回收使用,较为经济。适用于土
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国外应用较多,国
内亦有应用。如北京京城大厦深23.5m的深基坑即用 这种支护结构,将 H型钢按1.lm间距打入土中,用三 层土锚杆拉固,如图1.12所示。
第一、二种方式比较经济,一般适用于环境
要求不太严格的小型基坑工程;第三、四种方式
主要用于体形大、开挖深的基坑工程;冻结排桩
法是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既支护又防水
的一种新施工方法。
按一般经验,基坑深度为9-l0m以内时,通
常只需设一排搅拌桩止水;当深度超过10m时或
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可增至2排搅拌桩,甚至
当场地条件许可,
单排桩悬臂结构刚 度不足时,可采用 双排桩支护结构。
双排桩在平面上
可按三角形布置, 也可按矩形布置, 前后排桩距δ=1.53.0d(中心距),桩 顶连梁宽度为占δ + d+20,即比双排桩 稍宽一点。
(2)墙体防渗
桩孔灌注桩排桩墙体防渗可采取两种方式:一
是将桩体相互搭接,二是另增设挡水抗渗结构(图
在钻孔桩之间再补以压密注浆。
地下连续墙
(l)施工设备 挖槽的机械有垂
直轴多头钻机、 连续墙液压抓斗、 水平轴双轮铣成 槽机等。
垂直轴多头钻 机也叫多头钻成 槽机。如图1.18 所示,多头钻成 槽机由两台立式 电动机、减速器、 分动箱、侧刀、 固定导板、纠偏 装置、钻头及泥 浆管等组成。
(2)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A.钢板桩的检验与矫正
钢板桩检验与矫正的内容有:表面缺陷矫正、端 部矩形矫正、桩体挠曲矫正、桩体截面局部变形矫正、 锁口变形矫正。
B.导架安装
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 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 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亦称 “施工围檩”。
筋混凝土圈梁以连接成整体,来支挡不同地质和 施工技术条件下基坑开挖的侧向水土压力。
如图1.15,间隔排列形式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位 较深、土质较好的情况,一字形相切或搭接排列形式 往往因在施工中桩的垂直度不能保证及桩体扩颈等原 因影响桩体搭接施工,从而达不到防水要求。工程中 常采用间隔排列并与防水措施结合的形式(称柱列式 挡土墙形式。
②钢板桩的打设
A.钢板桩打设方式选择
a.单独打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板桩墙的一角开始,
逐块(或两块为一组)打设,直至工程结束。这种打
入方法简便、迅速,不需要其他辅助支架。但是易使
板桩向一侧倾斜,且误差积累后不易纠正。为此,这
种方法只适用于板桩墙要求不高,且板桩长度较小 (如小于10m)的情况。
b.屏风式打入法。这种方法是将10-20根钢板桩
1.3 基坑(槽)支护
基坑(槽)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 及基坑侧壁采取的支挡、加固和保护措施。 支护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挡土结构 和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又可分为内支 撑和外锚固两大类。
1.3.1一般基坑(槽)支护 一般基坑(槽)支护分类如下:
一般基坑(槽)的支护可根据基坑(槽)
的宽度、深度及大小采用不同形式,如表 1 .1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