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不同

谈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不同

谈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不同黄浪伍巧吉(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海口570302)摘要:本文主要从新药法规、药价、质量和疗效等方面介绍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并使公众对两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原研药仿制药中图分类号:R25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1)08-0083-02A review of difference between Reference listed drug and Generic drug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ference listed drug and Generic drug with the aspects of drug reg-ulations,price,quality and efficacy,and help the public ha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s of them.Key words:Reference listed drug Generic drug原研药RLD(Reference listed drug),是指原创性的新药,亦可指全球首家上市的新药(ND,New Drug)。

首家上市的新药几乎必定申请专利保护,亦即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专利药(Patented drug)。

所以,原研药和专利药基本上是同一意思。

并且,一般专利药可享受20年的专利保护期。

而仿制药(Generic drug)是指以原研药为参考对比,在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药品。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药品的定义上FDA只有2种,即原研药(RLD)和仿制药(ANDA)。

其中,FDA对于仿制药的定义很严格,要求必须和被仿制产品的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

如不一致,则按新药申报(NDA)。

而中国的药品分类定义则比较广泛,划分为6大类(此文指化学药品)。

其中,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亦属于新药范畴,而且在审批、临床研究等方面却不同程度的简化。

这样虽然能给国内的仿制药厂家节约一笔数额不菲的费用,也促进了仿制药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相参考文献[1]周月芬.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0,22(2):129.[2]吴玉华,万冬桂,张晓春.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肿胀38例[J].中医药学报,2003,31(1):45.[3]付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水肿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180.[4]严善福,王树霞,周亚兵.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91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6):39-40.[5]陈鹊汀,胡庚坤,王振东,等.桃红四物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血运障碍40例[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20(1):29. [6]姬广伟,丁伟英,王颂歌.逐瘀利湿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43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2):277.[7]郑武,邹荣生.血府逐瘀汤加减结合功能锻炼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0例[J].福建中医药,2004,35(3):30.[8]陈海滨,应声闻.血府逐瘀汤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5):731.[9]许正国,刘加升,孟昭旭.血府逐瘀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947.[10]余江利,吴军.补中益气汤协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4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1):33-34.[11]张正习.加减逍遥散治疗中晚期乳腺癌32例临床观察[J].南中医药导报,2002,8(6):347-349.[12]文玲波,杨兰平,黄汉生.加味逍遥散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3):38-40.[13]罗雪冰.益气养阴化浊汤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恶心呕吐证的临床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8): 1725.[14]周斌,单泽松.旋覆代赭汤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8,39(309):25-26.[15]陈彦.加味四君子汤对乳腺癌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9,15(1):38-40.[16]李茂林,孙显峰.益气升白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109例[J].陕西中医,2010,31(2):182.[17]徐咏梅,杨国旺,王笑民,等.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6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9):676. [18]刘展华,陆嵩,赵燕.柴胡疏肝散干预乳腺癌术后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0,42(7):63-64.[19]王祥.六味地黄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J].黑龙江中医药,2008,1:29-30.[20]高绍荣,夏海平,张华,等.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乳腺癌TAM疗后综合征68例[J].国医论坛,2005,20(2):24-25. [21]朱迪盈,李真喜,罗海英,等.小柴胡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更年期综合征[J].广东医学杂志,2000,21(8): 706.[22]张瑶,沈伟生.加味二仙汤治疗乳腺癌综合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32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37-138. [23]王兴春,李敏婕,李青兰,等.小柴胡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5):270-272.[24]苑艳娟,张芬梅,路标,等.柔肝健脾饮结合化疗治疗乳腺癌130例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395-396. [25]张莉,张仲海,杨赶梅,等.扶正消瘤汤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494-2495. [26]陈彦.补气活血汤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159-160.[27]陈鹊汀,朱惠学,刘智勤,等.当归补血汤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6):50-51.*指导老师求安全储存。

至于堆垛,由于GSP中对垛距未作具体要求,所以一般掌握原则为便于搬运和养护工作的进行。

堆垛时,商品不能倒置,注意所有包装箱的储存图示,如小心、易碎、向上、堆层极限等等。

期间药品与非药品、内服与外用、易串味与一般药品、中药饮片、特殊管理药品均应分开码放,品种与规格、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码放,批号不同的药品分开码放,品名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开存放,等等。

由于GSP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经营的方方面面。

硬件设施设备仅仅是保证药品在流通环节正常流转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此外,还有许多软件条件,例如质量管理体系、人员与培训、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进货、验收、养护、储存、销售、出库等等,都是GSP认证审查和检查的主要依据。

所以在哪个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摒弃侥幸心理,脚踏实地的进行准备。

同时,GSP涉及到批发企业的所有环节,因此要强调全员参与,全面推进,保证每个细节落实到人并自觉贯彻到日常的工作行动中去,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安全性。

药品专利保护期价格专利保护期过后价格原研(专利)药高有所下降,但一般仍高于仿制药仿制药(不批准上市,但是可以进行前期仿制研发)明显低于原研药,其中首家仿制药的价格一般高于其他后续的仿制药应降低了原研药的开发热情。

在法规上,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的重要区别:FDA侧重于原研药的开发及保护,而中国则侧重于仿制药的开发及发展。

2在价格方面由于原研药的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所以在专利保护期内,价格都比较高。

这一方面是为原研药厂家的创造性工作提供经济上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则是鼓励他们继续研究推出新的药品,以治疗人类疾病。

而仿制药一般只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而不需要做大规模的临床和研究试验,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节省下了资金,使得价格远低于原研药。

如下表所示:表1价格对比过了专利保护期后,有些原研药公司会选择利用专利法规等策略来延长原研药的专利保护时间,如延伸药品(有效或无效的)专利,或者通过与仿制药公司进行专利诉讼战等措施来延缓仿制药的上市,以获取更多的高额利润。

但是,这种行为却增加了政府和公民的经济负担。

为此,各国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加速仿制药的上市步伐。

比如1984年美国Hatech-Maxman法案(《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补偿法》)[1]的实施,就具有重大意义,其目的旨在简化仿制药的申报程序,加速仿制药的上市步伐,引入竞争以降低药价。

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原研药厂家与仿制药厂家之间的利益,以及公众与制药商之间的利益。

但是该法案仍存在一些漏洞,使得原研药厂家得以运用专利手段来延长专利药品的保护期限。

因此,在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颁布新规,规定专利拥有者对于仿制药申请上市时,仅能要求一次自动延期30个月,同时更限制制药公司通过对现有药物的更新版本提出新专利的申请。

从以上可以看出,专利是决定药品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

同时,它也体现了创造性工作与模仿性工作的价值区别。

3在质量和疗效方面原研药的质量执行标准一般高于仿制药的标准,而且,由于原研药的研究时间和临床试验时间较长,临床病例数多,因此其疗效及安全性是经过验证的。

再加上20年专利保护期内的广泛、长期使用,原研药在实践中得到了确切的考察,能确保其疗效及安全性。

那么,仿制药是否能达到与原研药一样的治疗效果呢?该如何评估呢?目前,全球通行的做法是:要求仿制药必须首先与原研药进行质量对比[2]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而不需要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举个图示来说,仿制药以原研药为对照进行生物等效性对比研究,在80~125%之内可认为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2~4]。

虽然仿制药中的主药成分与原研药一致,但是辅料的成分、工艺等却并非总是一致。

不同仿制药厂家之间的仿制能力也存在高低不同。

此外,仿制药的临床病例数和考察时间有限,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疗效。

所以,以上差异可能造成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符合法规要求,但是生物等效性并不完全等于临床等效性。

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和不少国外专家均指出,用仿制药替换原研药具有一定风险性。

他们建议对于危急疾病、危急患者、危急时所需的药物,和对于治疗指数狭窄的药物,特别是神经系统、免疫抑制、抗凝血剂及抗心律失常方面的药物,仍建议尽量使用原研药[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