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通道施工技术交底

涵洞通道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施工队伍:日期:2013年4月6日交底内容:涵洞通道施工技术要求一、涵洞通道主体施工(一)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1、施工放样仔细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查,领会设计意图。

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处加以固定。

放样完成后,根据基础的结构尺寸放出结构基础的边线,向项目部技术人员报验,得到确认之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2、基坑开挖根据现场施工设备条件和施工环境,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并在基底面以上预留30cm,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开挖时安排1名技术人员在现场控制其基底高程,防止超挖现象发生。

基坑开挖好后,基坑四周设50cm×50cm排水沟,在一角处设集水井,使用塑料布下垫,集水用抽水机抽水,引向便道排水沟。

当边坡不稳定时,基坑四壁采用挡板支撑。

当涵洞通道基础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换填砂砾,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250KPa。

3、基础、墙身、涵台、帽石施工地基承载力检查合格后,依次进行涵洞通道垫层、基础、墙身、墙帽施工,台身为钢筋混凝土时按照图纸施工,台身为素混凝土时,在基础内每隔100cm 预埋直径为25的钢筋接茬。

涵洞通道、涵洞通道基础、墙身、涵台、帽石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为素混凝土结构)。

⑴钢筋加工及安装①进场的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杂。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必须堆放在钢筋棚内,放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②钢筋进场后及时通知试验室取样检验,同时对需要焊接的钢筋焊接试件并送检。

检验合格后,进场的钢筋才准予使用。

③钢筋在加工场进行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

④钢筋加工集中在钢筋加工场采用数控弯曲中心加工,钢筋直径≥25mm时,采用套筒连接,直径<25mm时,可采用焊接,接头采用电弧焊焊接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焊条应选用“5XX”型,禁止将“4XX”及以下型焊条用于结构钢筋焊接。

焊条应分类存放并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⑤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6-1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为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钢筋绑扎的搭接接头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表6-1 受拉⑥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满足表6-2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的规定。

⑦电弧焊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表6-2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⑧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及安装实测项目分别见表6-3,6-4:表6-3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表6-4钢筋安装实测项目⑵模板与支架①墙身模板采用尺寸0.9×1.5m、基础模板采用1.2*1.5m,表面平整光洁的钢模板。

②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均匀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③为了防止模板移位变形,支立基础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墙身的侧模设立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部分套在大于拉杆直径的PVC管,以便模板拆除时拔出拉杆并重复利用。

④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技术人员检查验收,项目部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表6-6 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⑶混凝土的浇筑①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②涵洞通道混凝土均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吊车配合浇注。

③试验室对拌制混凝土原材量质量、施工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对不符要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

④混凝土运至现场后检测坍落度符合要求后,开始浇筑。

涵洞通道及涵洞通道基础浇筑时,若混凝土浇筑面低于出料口的竖直距离大于2m,须搭设滑槽,防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过大造成离析;墙身、墙帽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吊车挂料斗运送混凝土。

墙身浇筑时模板内必须设置串桶,保证串桶底口至混凝土浇筑面竖直距离不大于2m,且浇筑时应保证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m。

⑤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对于墙身混凝土浇筑:为保证层厚均匀,应采用多点卸料,卸料点间距根据料斗装料体积和水平分层厚度控制。

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宜超过表6-7的规定。

表6-7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⑥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

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l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l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以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⑦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⑷混凝土拆模及养护①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养护,裸露混凝土面采用毡毯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

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洒水养护,使模板保持湿润。

②基础、墙身模板为非承重模板,可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拆除。

模板拆除时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③拆模后的混凝土如果未满养护期的,应及时对裸露面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

⑸沉降缝的设置及处理①沉降缝根据图纸设计洞身每隔4-6米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宽度2cm。

②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

③沉降缝留置方法:在浇筑前节混凝土后,后节混凝土前,在前节混凝土侧面沉降缝位置上粘贴固定2cm厚泡沫板,待砼浇筑完成后清除泡沫板并按要求进行沉降缝处理。

④沉降缝的防水措施在基础顶面以下,填嵌涂沥青木板或沥青砂,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15cm。

在基础顶面以上,接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5cm,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中间空隙填以粘土。

(二)上部结构安装涵洞通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

1、预制板安装预制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方可吊运和安装。

⑴预制板采用平板车运输,轮胎式起重机架设。

预制板架设前再次检查构件尺寸、墙身的尺寸、墙帽间距,核对其高程,并在预制板底与墙帽垫1cm厚油毡。

⑵架设前对梁板的上拱度作出统计,然后进行安装位置的规划,上拱度大的安在中间,小的安在两边。

预制板采用平板车运输,使用吊车进行安装,安装时应有专人指挥,根据放线位置准确就位。

在车行道内,先安装左右两块边板,准确控制涵洞通道横幅宽度,然后从左(或右)依次进行安装。

安装时注意预制板间距,相邻梁板间缝隙为1cm,沉降缝设在两块预制板之间。

(3)预制板安装完成后,板端与背墙间的2cm空隙一端填油毡,一端填M20砂浆。

(三)总体1、进出口(1)涵洞通道、涵洞通道进出口采用八字墙或一字墙形式,基础、墙身均采用M7.5浆砌片石。

(2)八字墙基础、墙身浆砌片石施工根据砌体高度、尺寸、错缝等,先行选配材料,片石中心厚度不小于15cm。

石料强度不小于30Mpa。

7.5MPa砂浆由拌合站集中供应,严格按配比要求进行。

砌筑前由测量班进行放样,定好控制桩,并进行挂线。

砌筑过程中必须挂线砌筑。

在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基底为土质,可直接作浆砌筑;砌体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水平砌缝水平。

段内各砌块的砌缝互相错开,砌缝内砂浆饱满。

各砌层砌筑时先铺砌角隅石,然后铺砌帮衬石,最后铺砌腹石。

角隅石与帮衬石互相锁合,帮衬石与腹石互相锁合。

砌体里层砌筑整齐,分层与外边一致,先铺一层适当厚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

砌筑上层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要加以清扫和湿润。

片、块石要分层砌筑,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外圈定位石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石料,并与里层砌块咬接。

将较大的砌块使用于下层,安砌时选用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敲掉尖锐突出部分。

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及高于砂浆砌缝的位置用小石片支垫。

砌体完成后及时覆盖,并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期间要避免碰撞或振动。

圬工砌体勾缝统一采用加浆勾凹缝,勾缝前应将缝内砂浆剔除低于石面1-2cm在进行勾缝,勾缝使用10MPa砂浆。

勾缝时用直径16mm圆钢压缝、深8mm,压实赶光,用淡墨汁描涂,加强保养以防开裂。

二、安全注意事项(一)基坑开挖①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时,应密切注意坑壁的稳定性,根据不同土质情况,选用适当的放坡比例,当地质情况较差时,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方案加固。

②基坑边应留有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内禁止人员进入并禁机重型机械靠近基坑行驶。

③基坑周围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牌,并采取拦护措施,防止人畜误入。

(二)支架及高空作业①所有支架安装前,技术部门要经过详细检算,地基承载力要满足上部结构总重量要求,支架要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

②高空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范》中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安全绳,必要时设安全网、穿防滑鞋。

安全带定期做荷载试验、冲击试验。

③施工中,专职安检人员应检查支架的稳定、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结构和人身安全。

④夜间施工,应保持良好的照明,并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

(三)模板、钢筋工程施工①工程所用模板、钢筋及加工设备应按《规范》要求,堆码整齐,树立醒目的标识牌。

②钢筋加工、焊接应在钢筋加工场集中统一进行。

钢筋加工时,严防加工范围内有人穿行。

加工好的钢材应按型号、规格堆放,并采取防止滑动、倾倒的措施。

③大块钢模吊装应设挂钩卡死,并拴好风绳。

吊机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构件安装就位后必须采取固定措施。

④钢筋加工设备用电应符合用电安全规定的有关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①混凝土拌和机、运输设备的操作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并遵守设备操作安全的有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