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考古绘图基本知识

第五讲考古绘图基本知识

五、上墨。
六、修改。
5、图线、符号和剖面线均应粗细一致,粗细以字母 “b”表示,约1mm。
5.1图线及画法
1)实线。表示物体看得见的轮廓线,一般外粗内细。
标准实线(粗实线)与中粗实线、细实线之间 粗细比例为b:1/2b~1/3b:1/4b适宜。
(3)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一般 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在尺寸线的 中断处。
5、断裂线,表示不完整物体的折断处或者破裂 处。
6、剖面线。表示被剖割的断面。剖线倾斜 45°为宜,线条粗线为1/4b或者较细。
注意:实线与实线、实线与虚线相交中间不留空隙;虚 线与虚线垂直相交时,在垂足处不得留空隙;直线与弧 线相交接应圆滑不留空隙;两园或圆弧与直线相切时, 在切点处图线应重合,恰恰是单根的粗细, 不可相割 或者不切。
(2)平行投影法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4)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 实形性
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 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平面CDE平行于P面,在V面上 的投影D反C映d实c形, 。 JB jb
(2)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
射线时,其投影积聚成点或 直线。 ① 直线AB垂直于P面,在P面 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② 平面CDE等垂直于P面,在 P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线。
2)游标卡尺
2)游标卡尺
3)丁字尺
4、制图步骤
一、固定图纸,有贴胶条、浆糊裱纸法(渲染),图 钉法,磁铁法。
二、构图,全图配置,图的均衡整齐,投影关系,视 图排列,以及图心、边框、比例尺、方向、图名、 制图信息、说明文字等安排。
三、草图。
四、用铅笔在正式图纸上画,先用圆规画各种圆和弧 线,其次用圆规画各种直线和斜线,最后画徒手线 和标注文字,如果不需要墨线,则在底图稿完成后, 用HB等较软的铅笔把线加重,并分出粗细即可。
图5-1 尺寸标注示意图
(1)尺寸边界线,表示尺寸的范围,用 细实线绘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中 心线出引出,也可以用轮廓线、轴线或中心 线作为尺寸边界线。一般与尺寸线垂直,并 超出尺寸线末端约2mm~3mm。
(2)尺寸线,表示尺寸的度量的方向。用 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应画箭头(或者斜线), 箭头和斜线如图5-1。尺寸线与所标注的线段平 行。当有几条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大尺寸应注 在小尺寸的外侧,以免尺寸与尺寸边界相交。
3)做好平时的积累,除了学习理论之外,要注重考古图 文献的观摩,可以采用边绘图边参考文献的方式,增强对考 古绘图的理解。
4)做好文物交接工作,严格依据单位规章做好文物的借 还手续,注意文物保管安全。
5)注意文物保护问题,使用手套,轻拿轻放,做好防护, 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6)考古资料的版权问题,在管理单位未经许可的情况下, 禁止相关资料的他用。
7)考古图资料的长期保存问题,采用多种形式保存媒 介存放,专设保存人员和场所。
3.制图仪器和设备
一般学习制图时需要8件,有量角器、圆 规、分规、比例规、直线笔、普通游标卡尺、 深度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比例尺、绘 图板、铅笔、墨线笔、平板扫描仪、绘图工 作台。
1)圆规在数学和制图里,是用来绘制圆 或弦的工具,常用于尺规作图。
(3) 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 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然是 直线,平面图形的投影是原 图形的类似形,但直线或平 面图形的投影均小于实长或 实形。像这种原形与投影间 不相等也不相似,而两者的 边数、凸凹、曲直、平行关 系不变的性质称为类似性。 平面四边形CDE在P面上的 投影为类似的三角形 。
绘制的图包括:地图、地形图、路线图、遗址 分布图、遗迹和器物图几种,有时在研究的基础上 要绘制某些复原图、展开图、示意图等。
参考书: 《考古器物绘图 》,马鸿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考古绘图中的注意问题
1)要忠于原物,在细致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精确地表 达出测绘对象。
2)要善于正确而熟练的使用相关的仪器和工具,注意仪 器的维护。
第五讲 考古绘图基本知识
1. 考古绘图简介
它是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是记录考古调查 和发掘得来的遗物和遗迹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 考古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是具体地把制 图学应用于考古工作和研究中,用制图学的理论和 技术记录来说明考古材料的一门基础的技术科学, 涉及:绘图工具的使用,绘图的步骤与方法,图字 的标注及素描的基础知识在考古绘图中的具体应用 等。
2)虚线。表示物体看不见的轮廓线以及物体复原部 分,其粗细与所处位置的实线一致,虚线线段长度 与其间隔长度以4:1为宜。
3、点划线。又称中心线,表示物体的中心线或 轴线,约1/4b或较细,每一长划约15-20mm, 间距约3mm,在间距中间画约1mm的短线, 点划线端点须是长划。
4、尺寸线。表示物体的尺寸及边境线,约1/4b 为宜。尺寸应由尺寸数字、边界、线以及表 示尺寸终端的箭头或者斜线组成,见图。
图6-1 形成投影需要的基本要素
2)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依投影线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分为 两类。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分为斜投影法和正 投影法。
3)投影法的基本分类
(1)中心投影法。投影中心、物体、投影 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物体位置改变,投影大小也改变。度量性较 差。
5)三投影面体系与物体的三面投影
当从上往下进行投影时,它们获得的投影相同,均为一对同心 圆。这说明,一个投影不能唯一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因此必须建立 一个投影面体系,将物体同时向几个投影面进行投影,用多个投影 图来确切地、完整地表达空间物体。这种方法获得的一组投影称为 多面正投影,亦简称为投影。
5.2符号 作图时,应将专用的符号排在前面,常用的符号
排在后面,这样可以使图内表现的问题重点突出。考 古文化一般用符号表示,而遗迹等目前多采用符号或 字母表示。
5.3剖面。在考古剖面中一般填充45°向左倾斜的细实 线,也有全涂黑的。
6.投影法
1)概念。在灯光或太阳光照摄物体时, 在地面或墙上就会产生与原物体相同或相似 的影子,人们根据这个自然现象,总结出投 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进行投射,并 在该平面得到图形的方法,及投影法。图6-1 为投影需要的基本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