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平板显示行业及产业链前景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11月正文目录行业概述 (9)LCD:以大观小,经济周期是产业转移风向标 (10)产业转移:一波三折,逐渐成熟 (10)美国放弃先发优势,日本开创产业先河 (11)日系企业逐渐式微,韩企台企成功上位 (13)中国大陆一鸣惊人,龙头企业奋起反超 (15)液晶周期:随势而动,反向投资 (17)经济大势下行衰退,面板市场快速洗牌 (17)液晶面板供需博弈,反向投资抢抓机遇 (18)驱动因素:需求拉动,资金制胜 (19)拓宽应用产品升级,需求端是发展前提 (19)把握产线投建节奏,资金端是核心要素 (21)国家意志大力扶持,政策端是重要助力 (22)OLED:以旧比新,刚需升级是技术突破驱动力 (25)技术突破:需求拉动,全面升级 (25)性能提升外观设计,内外兼修已成焦点 (25)终端产品轻薄低耗,显示效果显著增强 (27)市场空间:渗透加速,应用延展 (30)手机领域率先放量,渗透加速成为主流 (31)穿戴设备稳中有进,虚拟现实大放异彩 (32)电视领域有待突破,2020有望集中爆发 (35)车载显示增添动力,照明领域想象无限 (36)产业格局:韩企先发,市场称霸 (38)当前时点:以近及远,多向领域呈利好发展趋势 (41)LCD:中期利好,大屏当道 (41)大陆扩产势头十足,供给端改革正当时 (42)大屏趋势锐不可当,国产自给势如破竹 (45)OLED配套设备受限,产能替代尚需时日 (49)OLED:长期利好,抓住先机 (52)日企亏损台企犹豫,当下布局抢抓机遇 (52)大陆厂商果断出击,市场格局有望重塑 (55)国家政策保驾护航,地方扶持锦上添花 (57)显示面板材质升级:a-Si→LTPS主力技术路径 (58)新型外观:全面屏点亮新需求,LCD率先攻占 (60)新型显示:LED切入显示,多种技术等待成型 (63)产业链机遇:全线受益,配套厂商迎来国产化之春 (66)受益逻辑:与LED/OLED产业共成长 (66)对标上游发展历史,总结产业成长路径 (67)已有产线存量可观,设备更新速度加快 (69)新建产线增量可期,设备采购规模巨大 (70)限制瓶颈:壁垒高筑,垄断性强 (70)前段工序工艺复杂,主要设备来自日美 (71)中段工序差异显著,日厂垄断蒸镀设备 (72)后段工序技术较低,国产厂商亦有涉入 (74)突破路径:后段发力,检测兴起 (76)贴合设备技术成熟,改造适用OLED产线 (76)检测设备百亿规模,国产趋势快马加鞭 (77)配套成型:显示材料,顺势跟进 (80)偏光片国产崛起,高世代线增供给缺口 (82)有机材料需求涌现,市场逐步打开 (85)标的:产业链受益明确,各环节相继 (87)面板厂商 (87)京东方A (87)深天马A (88)上游设备厂商 (89)精测电子 (89)三安光电 (91)图目录图1: 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9)图2: 本文主要逻辑阐述 (10)图3: TFT-LCD面板产业发展历程 (11)图4: RCA放弃TFT-LCD研发的原因分析 (12)图5: 笔记本电脑发展历程 (12)图6: 日本TFT-LCD工业鼎盛时期的产业链结构 (13)图7: 1993-2005各国各地区平板显示器工业占比市场份额 (14)图8: 2016年各大面板制造厂商液晶面板市场份额 (14)图9: 2008年11月-2017年2月全球TFT-LCD月度营收情况(单位:十亿美元) (15)图10: 2014-2016年全球主要面板厂商LCD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16)图11: 2017年1月全球液晶面板厂商出货量占比 (16)图12: 2016年H1全球智能手机LCD面板出货量(单位:百万片) (17)图13: 世界GDP增长率(单位:%) (18)图14: 反周期投资逻辑图 (19)图15: 液晶产业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发展脉络 (20)图16: 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单位:%) (20)图17: 2017年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销量情况 (21)图18: 2008年金融危机前日系面板厂商与韩系厂商的产线投产时间 (22)图19: 台湾地区政府推动平板显示产业所扮演之角色 (24)图20: 2016上半年消费者选购手机时所关注的方面占比 (25)图21: 2016上半年消费者选购手机时所关注的各配置方面占比 (26)图22: 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26)图23: TFT-LCD与OLED屏幕结构对比 (27)图24: LED背光在大尺寸市场渗透率情况 (28)图25: TFT-LCD与AMOLED能耗情况对比 (28)图26: LCD与AMOLED在色彩对比度方面的比较 (29)图27: LCD与AMOLED在色域方面的比较 (30)图28: 2015~2021年LCD与AMOLED的市场渗透率 (31)图29: 2015~2019年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 (32)图30: 2015~2019年AMOLED手机面板市场规模 (32)图31: 201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结构 (33)图32: Oculus虚拟现实设备延时时间分析 (33)图33: 2015~2019年可穿戴设备所用AMOLED面板市场规模 (34)图34: 2015~2019年VR设备所用AMOLED面板市场规模 (34)图35: 2016~2025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35)图36: 2016~2020年OLED电视出货量及渗透率 (36)图37: 2016~2020年OLED电视面板市场规模(单位:十亿美元) (36)图38: LG展示的AMOLED车载显示屏 (37)图39: 哈佛HB-02搭载AMOLED车载显示屏 (37)图40: OLED的光源优势 (38)图41: 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场占有率分布 (39)图42: 三星AMOLED面板累计产量(单位:亿片) (40)图43: OLED面板中RGB与RGBW技术比较 (40)图44: LG推出的OLED电视系列 (41)图45: 显示技术替代周期 (42)图46: 全球37″与50″液晶电视平均价格(单位:美元) (43)图47: 全球面板厂投资占比 (45)图48: 2005-2022年全球面板厂商产能面积占比走势 (45)图49: 2013~2016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分应用平均尺寸(单位:英寸) (46)图50: 最佳观看距离 (46)图51: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平均住宅面积 (47)图52: LG旗下65″LCD电视与OLED电视比较 (47)图53: 2016年中国电视市场各品牌市场占有率情况 (48)图54: 中国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单位:亿台) (48)图55: 蒸镀环节是OLED工艺中的难点 (49)图56: Canon Tokki的OLED研发之路 (50)图57: Canon Tokki蒸镀机 (50)图58: 三星S系列手机分辨度变化 (51)图59: 京东方5.5英寸WQHD柔性OLED显示幕 (51)图60: 2011~2016年JDI与夏普的净利润(单位:亿美元) (52)图61: 2011~2016年友达与群创的净利润(单位:亿美元) (53)图62: 京东方与深天马的营收规模(亿元)与增速(%) (54)图63: 京东方与深天马的归母净利润(亿元)与增速(%) (55)图64: 2015~2019AMOLED产能面积测算 (57)图65: 2015~2019AMOLED分地区产能占比测算 (57)图66: a-Si与LTPS结构示意图 (59)图67: 2013-2016年全球主要面板厂商LTPS产能分布 (60)图68: 典型全面屏手机 (61)图69: 全面屏的定义与优点 (61)图70: JDI 6英寸18:9的LCD液晶屏幕 (62)图71: 全面屏采用OLED的优势 (63)图72: Micro LED巨量转移示意图 (64)图73: Micro LED显示屏的量子点全色发光的处理流程 (64)图74: Micro LED两大发展方向 (65)图75: Micro LED可替代市场空间预测 (66)图76: 全球面板产业的“微笑曲线” (67)图77: 韩国面板产线设备国有化率 (68)图78: 面板上游设备发展的逻辑关系 (69)图79: 京东方A年度设备折旧计提额(亿元)及增速(%) (69)图80: 深天马A年度设备折旧计提额(亿元)及增速(%) (70)图81: LCD与OLED制造工序对比 (71)图82: 驱动玻璃基板制造流程 (72)图83: TFT-LCD和OLED面板的Cell工序流程 (73)图84: 后段模块组装工序流程图 (75)图85: 2010-2015年全球Array、Cell和Module各制程平板显示生产设备投资(单位:百万美元) (76)图86: 显示面板后段Module制程中所需设备 (77)图87: 平板显示检测系统的核心作用 (78)图88: Array阶段检验流程 (79)图89: Array检验示意图 (79)图90: 我国平板显示检测市场的情况 (80)图91: LCD\OLED所需材料 (81)图92: 面板产业的利润分布:上游材料铸就高墙 (81)图93: 偏光片结构 (82)图94: PVA膜拉伸与碘分子分布 (82)图95: 偏光片市场结构及占比(单位:百万平米) (83)图96: 全球偏光片供需情况分析(单位:百万平米) (83)图97: 中国偏光片市场供需分析(单位:百万平米) (84)图98: 偏光片主要厂商及产能占比(单位:百万平米) (84)图99: OLED偏光片所需材料 (85)图100: LG和三星OLED有机材料主供应商 (86)图101: UDC季度经营数据(按项目分,十万美元) (86)图102: UDC季度经营数据(按材料分,十万美元) (87)表目录表1:台湾地区第一批获得日本技术许可的TFT-LCD厂商 (15)表2:韩国平板显示产业优惠政策 (23)表3:中国政府对LCD产业的扶持政策 (24)表4:OLED产品需求端增长预测 (30)表5:三星与LG所拥有的OLED产线情况 (39)表6:国内LCD高世代生产线情况 (44)表7:夏普与JDI拥有的OLED产线 (53)表8:友达与群创拥有的OLED产线 (54)表9:我国大陆地区已量产和正在筹建的AMOLED产线情况 (56)表10:中国政府对OLED产业的扶持政策 (58)表11:地方政府对OLED产业的扶持措施 (58)表12:a-Si与LTPS对比 (59)表13:Micro LED与其他显示技术对比 (65)表14: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面板行业发展模式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67)表15:LCD&OLED前端阵列工序设备供应商 (72)表16:LCD中段成盒工序设备供应商 (74)表17:OLED中段成盒工序设备供应商 (74)表18:OLED后段模块组装工序设备供应商 (75)表19:面板产线各制程对应的检测技术 (78)表20:我国平板显示检测市场竞争对手 (80)表21:有机材料介绍 (85)表22:京东方产线情况 (88)表23:重点推荐上市公司估值指标与评级变化 (92)行业概述由我国面板厂商重资引导的高世代LCD产线与OLED产线建设是显示技术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