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1.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2
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

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

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1470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2.一支
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
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通过教材的阅读和真实菌落的比较,同学们基本上能够区分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明确可以通过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等综合分析菌落的类型。

明确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设计意图】以探究验证手机上的细菌是否要比马桶上的多为切入点,让同学们认识到要想了解细菌和真菌,首先要了解如何观察它们。

再通过教材中文字资料和实际菌落的比较,让同学对于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一个直观准确的认识。

(三)细菌和真菌的培养一般方法
细菌和真菌通过不断的生长和繁殖,从单个细菌或真菌长成菌落。

教师展示发霉的桔子实物,而霉菌能够生长,就是因为橘子为其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而在实验室中,则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为其生活提供营养物质。

教师介绍培养基的配制原料,即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等,这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活提供营养物质,并且琼脂是一种极不易被
给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的环境要有代表性,设置对照,并且每个培养基接种暴露的时间要一致,尽量避免其他环境微生物的污染。

为学生提供灭菌的培养基,学生课下进行接种后统一放到实验室培养箱中或实验室进行培养,随时来观察,并根据培养结果,分析所探究环境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培养后的菌落可以为观察细菌和真菌提供观察材料)。

【设计意图】学生们学习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后,请同学们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环境探究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
分布。

当接种后,学生会观察到菌落生长的过程,也会直观地认识到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的。

六、板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一节.
1.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大小形态颜色
光滑黏稠或粗糙一般为白色小细菌
干燥菌落
红、褐、绿、黑、黄等常呈绒毛状、絮大真菌
状或蜘蛛网状菌落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恒温培养→观察菌落(群体)→接种高温灭菌配制培养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