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的19种定义及管理学的11个流派

管理的19种定义及管理学的11个流派

定义: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这一定义成为当今被普遍认同的管理定义的基础。

2.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6.管理就是使组织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在组织内部构成要素与组织整体的相互作用中,达到生存和发展的复杂过程。

7.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这种观点认为:(1)管理与所有权、地位或权力完全无关;(2)管理是专业性的工作,与其它技术工作一样,有自己专有的技能、方法、工具和技术;(3)管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4)管理的本质和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8.管理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活动过程。

9. 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10. 用作制定并达到规定目标的协调活动。

11. 管理可被定义为一连串针对组织资源(人力的、财务的、实体的、资讯的)的活动(包含规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率且有效用的方式达成组织目标。

管理者可视为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12. 控制技术实践的过程,包括设计、组织、协调及监督。

13. 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14. 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

15. 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16. 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和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利,通过一系列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17. 管理是基于人性和人群差异性基础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操作,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18.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19. 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20.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21.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22.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流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有:1.法约尔(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

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研究,通过对原理的实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一直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3.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C.D.Baranard,1886——1961)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二、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

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三、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因此,经理人员要招募和选择那些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最好贡献并能协调地工作在一起的人员。

为了使组织的成员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和进行有效地协调,巴纳德认为应该采用“维持”的方法,包括“诱因”方案的维持和“威慑”方案的维持。

“诱因”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各种报酬奖励的方式来鼓励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威慑”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监督、控制、检验、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来促使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

四、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

根据组织的要素,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⑴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⑵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⑶提出和制定目的。

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及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1916-)近年来,许多管理学家都强调管理学研究与分析中的系统方法。

他们认为系统方法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手段。

所谓系统,实质上就是由相互联系或相互依存的一组事物或其组合所形成的复杂统一体。

这些事物可以像汽车发动机上的零件那样是实物,也可以像人体诸组成部分那样是生物的,还可以像完整综合起来的管理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那样是理论上的。

尽管我们给理论规定出界限,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和分析它们,但是所有的系统(也许只有宇宙除外)都同它们的环境在相互起作用,因而都受到其环境的影响。

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有路德维格·冯·贝达朗菲、维纳(Norbert Wiener)、申农(C.E.Shannon)、普利高津、赫尔曼·哈肯(H.Haken)、雷内托姆(R.Thom)、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詹姆斯·格黑尔·米勒(James Grier Miller)、梅·萨洛维奇。

近年来,许多管理学家都强调管理学研究与分析中的系统方法。

他们认为系统方法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手段。

所谓系统,实质上就是由相互联系或相互依存的一组事物或其组合所形成的复杂统一体。

这些事物可以像汽车发动机上的零件那样是实物,也可以像人体诸组成部分那样是生物的,还可以像完整综合起来的管理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那样是理论上的。

尽管我们给理论规定出界限,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和分析它们,但是所有的系统(也许只有宇宙除外)都同它们的环境在相互起作用,因而都受到其环境的影响。

6.经验主义学派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Dale),代表作是《伟大的组织者》。

艾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亨利·福特,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威廉·纽曼:美国管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管理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技术》(1951)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认为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

因此,这个学派的学者把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放在对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

7.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这个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

权变管理同情境管理的意思差不多,常常通用。

但有的学者还是认为应该加以区别,情境管理只是说管理者实际上做些什么取决于既定情境,而权变管理则意味着环境变化同管理对策之间存在着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

按权变的观点,管理者可以针对一条装配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应于它的高度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并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8.管理科学学派(数学学派)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管理科学学派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

只要管理、或组织、或计划、或决策是一个逻辑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和运算关系来予以表示。

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

借助于模型可以把问题用它的基本关系和选定目标表示出来。

由于数学方法大量应用于最优化问题,可以说,它同决策理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当然,编制数学模型决不限于决策问题。

9.组织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这一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甚至易于混同。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

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它着重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

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研究之列。

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

10.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 L. Trist)及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