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语交际:进行一次采访活动教案

口语交际:进行一次采访活动教案

口语交际:进行一次采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采访的一些基本要求,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提升自己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做记者向读者介绍本地的新闻人物或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本地的社会热点。

教学重点:
了解采访的注意事项,培养采访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采访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记者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个好的记者应具有较强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

在参与这个活动之前,同学们应该观看一些国内精彩的采访实况,如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采访、港澳回归的采访、焦点访谈、艺术人生等栏目,对如何做一个记者有个初步的认识,学习那些优秀记者是如何进行采访的。

2、确定采访主题: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3、熟悉被采访人资料: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
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深入了解采访背景: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

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

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5、整理线索: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6、设计问题: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
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二、活动过程(一)采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请阅读《做一回小记者》一文,思考:采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在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林埃娜法拉奇采访我国领导人邓小平的谈话实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了采访,从中你发现采访时有哪些技巧?
3、以下是一位记者对著名电影演员古月(毛泽东的饰演者)的采访实录节选。

问1∶胡学诗科长,咱们能交谈一会吗?答∶你怎么对我的情况这么了解?问2∶胡科长,当年搞文化宣传您是科长,我是宣传干事。

说起来咱们还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呢。

答∶看来咱们有共同语言。

问3∶您参加演出的《四渡赤水》《大决战》《开国大典》我都认真看了。

答∶感觉怎么样?
问4∶我觉得您在《大决战》中的表演不如《开国大典》成功。

答∶那好,咱们谈谈。

教师引导问∶请同学们根据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对以上这位记者的采访作出评论,写在下列横线。

归纳:
4、下文是“杨利伟与香港学生书面问答全集:宇宙如此美丽”,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香港11月21日电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11月初随团访港,其坚毅的性格和高洁的情操,使他成了莘莘学子景慕的民族英雄。

香港学生热切期望多角度地深入了解杨利伟,对他的工作和个人抱有许多好奇的疑问。

由于时间仓促,杨利伟访港期间没能对之一一作答。

返回内地后,杨利伟从百忙中抽空以书面形式详细回答了香港学生的这些问题,并通过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处网页公开发布。

课程发展处将这些问题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五个类别,全文如下:(一)立志与成长
问题1:你小时候的愿望是做什么?是否从小就立志成为太空人?你为什么对太空有兴趣?答:当一名飞行员。

当时对载人航天还没有更多的了解。

因为太空神秘,工作具有挑战
性。

问题2:你为什么要做太空人?做太空人十分辛苦,什么使你坚持下去?答:挑战太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问题3:除了努力和坚韧不拔之志,还有什么因素令你当上太空人?答:国家和人民的培养,全国亿万人民的大力支持。

问题4:你人生中遇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怎样解决?答:有一次飞机在飞行中出现故障。

后来在冷静中成功解决并着陆。

问题5:经过这次太空之旅,你的人生有没有改变?如有,是什么改变?答:没有。

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随时完成新的任务。

问题6: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答: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如何采访与接受采访?
(2)分析杨利伟对以上六个问题的回答,说一说你对理想与成长的理解?
三、采访实践
1、根据上文范例自订计划,采访你最喜爱的同学或一位你最喜欢的优秀教师又或是当地的一位名人,并完成作业。


采取以下形式:采访主题:
被采访人
小记者
采访笔录
采访提纲
被采访人回答
1.
2.
3.
四、交流采访心得
1、学生交流采访记录,选出你最喜欢的五个采访问题,并做适当点评。

2、在这次采访活动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了哪些收获?
六、教学反思:
学生准备充分,可是在采访时因为紧张而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以后教学注意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