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七下第06课北宋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七下第06课北宋政治制度
从960年北宋建立,至1127年金灭北宋,共传9帝,168年。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真宗
997-1022
神宗
1067-1085
英宗
1063-1067
仁宗
1022-1063
哲宗
1085-1100徽宗来自1100-1125钦宗
1125-1127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961年)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 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 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 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稍夺其权: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分权 制其钱谷:取消节度使财政大权。各州赋税一小部分作 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 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禁军的布 置采取“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军,京师附近驻扎 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地方的禁军定期更换移动,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军 事
政 治
削弱相权; 加强对地方 的控制。
经 将地方财政 济 权收归中央
把中 央集 权强 化到 前所 ①中央: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 未有 权; 的程 ②地方:派文臣做州县长官;知州三 度, 年一换,频繁调动,设通判分权。 皇权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大大 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加强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谚语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为防止武将威胁中央集权
重 文 轻 武 政 策
①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逐渐形成文臣统兵格局;
措施: ②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 地位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限制。
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积极影响: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评价: 消极影响: ①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使北宋与北方民族 政权的冲突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②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增加政府的财政 支出,加重人民负担。
军 事
政 治
经 将地方财政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济 权收归中央 ②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把中 央集 权强 化到 前所 未有 的程 度, 皇权 大大 加强
州
知州
县
知县
①文臣做知州、知县。文臣受儒家伦理熏陶较重,尊敬君上, 更易于控制。
②知州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③各州设通判,分知州权力,监督知州。 ④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⑤宋初,为削弱节度使权力,派知州分管其辖区各州行政,节 度使只负责其驻地州行政事务,与一般知州相等。后节度使变 为虚衔。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宋太祖赵匡胤
河北涿州人,后
周禁军统帅。在
“陈桥兵变”中 被拥立为帝。
1、北宋建立: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2、局部统一:979年。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宋朝军事制度
调兵权、统兵权分开。以文治武。
枢密使 最高军事机构,专掌军政。 枢密院 文臣 有调兵之权,无统兵之权。 枢密副使 殿前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 负责日常军队管理。 三衙 马军都指挥使司 武将 有统兵之权,无调兵之权。 侍卫亲军 步军都指挥使司
作战:战时朝廷另派将帅统兵出征。
战事结束,兵归三衙,将帅归朝廷。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央机构:行政、军政、财政三权分立,互相牵制
政事堂 枢密院 三 司 盐铁司 度支司 行政 军政 财政 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副宰相:参知政事(数人)。 枢密使、枢密副使 三司使:北宋最高财政长官。 下设三个副使
户部司
宋朝宰相集中办公、议事机构为政事堂。以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为宰相。为防止相权过大,皇帝又选调一些亲信官员以 “参知政事”的身份进入政事堂参与决策,是为副宰相。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领域 目的 措施 影响
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②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无调 消除武将专 兵权; 权的积弊 ③军队将领经常调换,定期换防,隔 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①中央: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 削弱相权; 权; 加强对地方 ②地方:派文臣做州县长官;知州三 的控制。 年一换,频繁调动,设通判分权。
朱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 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 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积贫
财政危机
冗官 冗兵 冗费
积弱
冗兵:
军力衰弱
养兵政策,每遇灾荒即大行招兵,入伍者终身为兵 。
宋初禁军20余万,太宗时30余万,真宗时40余万,仁宗时 82.6万,加厢军则达125.9万。
“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
故事:杯酒释兵权
为抑制武将势力,巩固皇权, 宋太祖即位不久,即利用举行 宴会,“杯酒释兵权”,剥夺 宿将石守信等禁军将领的兵权
,代以资历浅、才能平庸已与
控制的将领,通过这些将领, 皇帝牢牢控制了军队。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领域 目的 措施 影响
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②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无调 消除武将专 兵权; 权的积弊 ③军队将领经常调换,定期换防,隔 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领域 目的 措施 影响
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②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无调 消除武将专 兵权; 权的积弊 ③军队将领经常调换,定期换防,隔 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军 事
政 治
削弱相权; 加强对地方 的控制。
经 将地方财政 济 权收归中央
把中 央集 权强 化到 前所 ①中央: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 未有 权; 的程 ②地方:派文臣做州县长官;知州三 度, 年一换,频繁调动,设通判分权。 皇权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大大 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加强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领域 目的 措施 影响
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②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无调 消除武将专 兵权; 权的积弊 ③军队将领经常调换,定期换防,隔 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军 事
政 治
削弱相权; 加强对地方 的控制。
经 将地方财政 济 权收归中央
把中 央集 权强 化到 前所 ①中央: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 未有 权,设副宰相数人分割相权; 的程 ②地方:派文臣做州县长官;知州三 度, 年一换,频繁调动,设通判分权。 皇权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大大 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