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齐育)

走进抽象艺术教案(齐育)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课时:2课时
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音乐、图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三、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墨水滴入清水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的变化和运动的过程。

问题1: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
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
轻灵,飘动,柔美。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问题1:
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答:学生觉得很茫然,看不懂,没有感受,不明白画家画的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性也没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没有感觉是不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体察到:原来没有感觉即意味着内心的平静,祥和,理性,单纯。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
(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
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自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问题3:抽象艺术是怎样形成的呢?
具象,提炼,半抽象,提炼,纯抽象。

2. 两种艺术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1)两种抽象艺术
介绍蒙德里安,分享一段爵士乐。

问:听到这首曲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繁华的夜景,霓虹灯闪烁)
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感受
问:这幅画的语言元素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点、线、面分析)
归纳:凡是直线、几何形构成,看起来比较冷静,理性的抽象作品就是冷抽象作品。

蒙德里安是冷抽象的代表人物。

欣赏康定斯基简介,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即兴之31》
从即兴二字,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当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充满激情)
这幅画的结构是怎样的?是不是还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的,比较冷静理性的呢?
(它是由曲线,比较乱的线形构成的,一点不理性,相反比较随意)
归纳:康的这幅画是典型的热抽象作品,我们只要记住像这样曲线自由构成,感受较强,笔势较明显的大都是热抽象作品,康定斯基是热抽象的代表人物。

3.学生练习辨别冷抽象和热抽象的作品
二.艺术如何走向抽象
1.欣赏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和《蒙娜丽莎》讲述艺术由抽象走向具
象,再回归抽象的必然规律
抽象—模仿—照象机—抽象
2.画家是怎么做的?
欣赏蒙德里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红树) 创作于1908年,是蒙德里安脱离传统写实画法,开始投实表现性新艺术形式的初始作品,从其笔法和用色来看,显然受到凡高的影响。

(灰树)创作于1912年,是蒙德里安来到巴黎后受到立体主义影响,按照立体主义的分析方法,舍弃三维空间,追求平面构图,注重构图平衡,探索更加抽象化的表现,他将树的枝干形态概括为抽象化的表现,他将树的枝干形态概括为抽象化了的各种弧线交叉的构成,但仍保留树的形象以及树形的完美。

画面呈冷灰色调,由于其有力的线条和坚实的笔触,画面给人以张力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理解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的艺术美,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物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

分组欣赏:学生谈感受
课堂练习:
尝试练习画抽象画
播放《命运交响曲》进行即兴创作
抽象绘画是西方艺术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璀璨的瑰宝,对现代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给我们丰富的情感联想,欣赏抽象画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