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单元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优秀课件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 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 14-15 世纪进入鼎盛 石头城 时期
二、“美”耀世界的印第安文明
1.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
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当今世界广 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 烟草、橡胶等几十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 动。……美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 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疮木那样可 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了人类医药宝库。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拓展提升】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海口,促进了 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 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 撰写《岛夷志略》
元朝
曾遣使前往黎靬 (亚历山大城)
汉武帝
唐朝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 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 经历写成《经行记》
新时代
中国帮助多个非洲 国家走出贫困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2.古代西非文明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
西非最强大的国家。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 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这一年,马里历史最著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开始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行。“从廷 巴克图来的马里国王”让马里世界闻名,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其中包 括一位建筑师,这位建筑师在廷巴克图设计建造城墙、王宫和清真寺。穆萨还在廷巴 克图建造了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3.古代南非文明 11世纪末, 班 图 人 建 立 了 津巴布韦国家。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 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 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个围墙围成的 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 ,顶部砌着大石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 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围墙 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大津巴布韦 遗迹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 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
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 为地区强国。
阿克苏姆国家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 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获 得巨额收入。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的国家
(2)东非文明的发展 ①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
斯兰教的传入 ②表现: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班图人的活动区域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 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军民,农业、畜牧业和 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二)非洲文明的发展
马里帝国
加纳帝国
桑海帝国
阿克苏姆王国
大津巴布韦
1、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
1971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 非洲“黑人兄弟” 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非洲文明
【课堂小结】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
纪进入鼎盛时期
兴旺Biblioteka 东非 桑给巴尔、蒙巴萨 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 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 市繁荣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曼萨·穆萨朝圣队伍
2.古代西非文明 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占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 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而逐渐衰落。
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
15世纪桑给巴尔(班图人建立)强盛起来,以 首都基瓦尔为中心,和印度洋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 易联系,除首都基瓦尔外,蒙巴萨、布拉伐、摩加 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桑给巴尔矿藏资 源丰富,商业繁荣。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壹 “非”比寻常的撒哈拉之南
贰 “美”耀世界的印第安文明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
认识这一时期非洲和美洲文明的面貌。
北非
一、非比寻常的撒哈拉之南
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
(一)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 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 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 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 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有铁头的 锄和装有铁头的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
(2)东非文明的发展 ③特征: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
广泛使用奴隶,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 经济上以种植瓜果
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 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
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
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
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
图学术之盛。
对外贸易发达,城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马金鹏译《伊本·白图泰游记》 市繁荣。
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黄金、象牙和奴隶
非洲
2.古代西非文明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加纳是中世纪三个连续出现的西非帝国的第一个。它被 称为“黄金之国”。由于位于撒哈拉食盐产地与黄金产 地之间的连结点上,加纳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在公 元10-11世纪达到了顶峰,1076年后逐渐衰落。虽如此, 11年后(也有说24年后)兴起的廷巴克图仍臣属于它的 统治。廷巴克图因坐落于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 地通道的交汇处日益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