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
— 2、怎样描述机械运动?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s v t
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s 明确哪段过程的 v
t
小资料:
小资料:
人步行 自行车
高速公路上 的小轿车
—— 约1.1m/s —— 约5m/s
—— 可达40m/s
—— 约40m/s
普通列车
(三)力和运动
1、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你知道 力和运动的关系了吗?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又叫惯性 定律? 从两方面理解其内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自身有总保持原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的存在, 因此又叫惯性定律。
漂浮
F浮 G物
液g V排 物gV物
V排 物 V物 液
物体密度和液 体密度不变, 则 V排与V物的 比值不变
应用:削切问题
3、液面升降问题
思路:液面升降?
—总体积变化? —物体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变化? —浮力变化?
(1)船中物问题
思路:整体法 船和物 均漂浮
h1
h
F固压 N G物 - F浮
(4)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实质:是固体对桌面的压力问题 思路:整体法受力分析
四、浮力
1、浮力的概念 2、漂浮条件的应用
3、液面升降问题 4、浮力与压力、压强相结合问题
5、浮力计算题解题思路
1、浮力的概念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托的 力叫浮力。 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 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就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朝阳路校区
一、质量和密度
二、力和运动
知 识 结 构
三、压力和压强 四、浮力
五、简单机械、功和能
六、受力分析专题
一、质量和密度
1、怎样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 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 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kg 单位:g、mg、t(吨)
大小: (1)产生原因:——压力差 F浮= F向上— F向下
(2)直接测量: ——弹簧秤的示数差
(3)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 液体所受的重力。 表达式: F浮 G排液 液g V排 意义: 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5Pa 1标准大气压=1.01×10
=760mmHg =76cmHg
(4)大气压强的现象
的大 水气 柱压 能 托 得 起 十 多 米 高
(5)大气压强的应用
(6)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自制压强计观察大气压随 高度的变化 见88页(第九册)
(6)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5、有关压力、压强计算的小结 (1)固体的压强
7、怎样理解“合力”? (1)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 作用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 替这几个力,如果这一个力与 那几个力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上是等效的,那么这个力就叫 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2)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几个 力合力为零时,这个物体的运 动状态与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相同。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我们说这 几个力是平衡力。
F拉
F压 G 总
F压=N=G总- F拉
(3)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 思路一: F总压= F液压+F固压 F浮
N
h
S
= G液+F浮+ G液- F浮 = G液+ G物
F液压
F固压 G物
F液压 PS 液 g h S 液g(V液 V排 ) G液 F浮 F固压 N G物 - F浮
5、怎样理解“惯性”? 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其它因素无关。
注意: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6、怎样解决实际中的力和运动 的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的是物体在 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但地球 附近没有不受力的物体,可却 有运动状态不改变的物体,这 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否要 看物体所受的合力。
N
等效
整体法 F 压= N F压=G总
G总
F压
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但没被拉动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
F拉 N F压
G
物体静止 G=N+ F拉 F压= N F压=G- F拉
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但没被拉动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
F拉
N
F拉
物体静止 F压= N F压=G总- F拉
F压 G 总
2、压强
物理意义: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h S
h
F压 PS 液 g h S 液gV液 G 液柱
S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h S S
h
F压 PS 液 g h S 液gV液 G 液柱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h S S h
F压 PS 液 g h S 液gV液 G 液柱
上浮
悬浮
下沉
沉底的物体
F浮 N G物
2、漂浮条件的应用
(1)轮船:——排水量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 的质量
F浮 G排水 m排水g G船和货
(2)密度计:——测量液下数值 越大
A B C
(3)比例关系:
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 思路二:整体法
等效
F总压=N=G总= G液+ G物
F总压
非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
F浮 N
h S
F总压= F液压+F固压 = G液柱+G物- F浮
F液压
F固压 敞口容器 G液 G物
G物 缩口容器 G液 G物
F液压 PS 液 g h S G液柱
三、压力和压强
1、压力 2、压强
3、液体的压强 4、大气压强
5、有关压力、压强计算的小结
1、压力
压力大小:? 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压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 指向被压物体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
N
物体自由水平放置 N=G 平衡力 F压= N 相互作用力 F压=G
F压
G
物体上再叠放一个物体时水平面 所受压力大小: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注意: (1)“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接触 面而言的运动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碍运动的力。 例如: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 箱子相对于车是向后滑动的,所 以箱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向前 的,此时滑动摩擦力是使箱子向 前运动的动力。
(二)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注意: (1)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 物而言,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F压 P S受
找准压力和受力面积 的大小 水平放置时对接触 面的压强
P 物 g h 高 适用于柱形固体自由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思路一: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h S S
h
注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并不一 定等于液体重,但一定等于以底 面积s为底,以深h为高的液柱重
F压 PS 液 g h S 液gV液 G 液柱
F总浮 G总
F
总浮不变
G 不变 总
S S
5、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 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 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 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 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大小: 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静摩擦力:
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1、怎样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有力必然成对出现, 即相互作用力
2、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 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改变其一均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力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有用的结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总等于以底面积s为底,以深h为 高的液柱重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思路二: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对容 器底的压力,可把液体当固体, 借鉴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N
F压=G液柱
G F压 F压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等效
F压
F压
F压
F压=N=G总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拉 N
等效
F压 F压
等效
定量计算:
P 液g h 深
连通器: 上部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
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时, 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连通器的应用:
4、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2)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3)大气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Pa 常用单位:标准大气压、 毫米水银柱(mmHg)
(4)根据物体状态受力分析判断 浮力大小: 漂浮:物体在水面上静止
V排 V物 F浮 G物
悬浮:物体在水中静止,不沉底
V排 V物 F浮 G物
物体的状态
中 的 物 体 自 由 浸 没 于 液 体
对物体受力分析
F浮 G物 F浮 G物 F浮 G物 液 物 液 物 液 物
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注意:认识一个力要从这三 方面来了解,判断两个力是 否相同也要从这三方面来考 察,两个力相等通常指大小 相等和两个力相同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