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7-9467(2010)06-0020-04长城脚下的“森林小屋”■钟晓英,马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摘要】“森林小屋”是位于八达岭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中的高档别墅之一,由日本建筑师古谷诚章设计。
小屋依山而建,并依地势高低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格局。
在屋内的不同地方都可以透过玻璃窗欣赏到森林中的别样景致。
小屋以当地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色彩上也只采用了简单的白、黄两种颜色,不仅使小屋与环境达到很好的融合,更给人以简单、温馨的感觉。
以“森林小屋”来命名这幢别墅是最为贴切的了。
【关键词】森林小屋;建筑;别墅【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志码】AThe ForestCottage bytheGreatWallZHONGXiao-ying,MAYing(BeijingUniversity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Forest cottage is one of the grand villas in the 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 which is located in Badaling.It designed by Nobuaki Furuya,the Japanese architect.The house is built on mountains,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vel terrain formed a patchwork pattern.You can enjoythe different kind offorest scenery through the windows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in the house.Nobuaki Furuya chose the wood as the building material in the local.He used only two simple colors,white and yellow,in the room.This is not onlymakesthe house andthe environmenttoachieve the integration, but also gives us a simple,warm feeling.And i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name thisbuildingof"Forestcottage".【Key words】forestcottage;building;villas1引言在童话故事或者是在我们的梦境中,总是会出现一幢森林中的小屋,这幢小屋处在森林深处,这里没有繁华城市的喧闹,没有诸多世事的烦扰,放眼望去是满满的绿色,耳边也只有溪水的叮咚和优美的鸟语。
夏天的午后,我们躺在屋外的躺椅上,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身上,斑斑点点,我们呼吸着自然清新的空气,惬意的享受着暖暖的自然阳光。
冬天,我们在小屋里围着温暖的火炉全然忘记了屋外冰天雪地的寒冷……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生活在一幢幢高楼竖立的城市“森林”中,听不见鸟叫的优美,看不到花开的惊艳。
但我们的内心却总是在渴望着一处位于森林深处的真正的森林小屋,在那样的小屋里放松我们自己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去重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当我们去到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公社”,其中的10号别墅“森林小屋”犹如梦境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惊呆了,我们看到了童话世界中的森林小屋。
2森林小屋“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欣和董事会主席潘石屹投资,约请12位著名建筑师设计和建造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项目。
“长城脚下的公社”位于长城边上的一个8km2的山谷,该项目的主旨是建造一个私人住宅的当代建筑博物馆,并希望通过这个具有试验性的举动,影响中国一代建筑师、开发商和消费者。
张欣还因此在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获得了“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这是中国首次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上展示自己的建筑作品并获大奖。
评审团主席赖利在颁奖仪式上说,将一个大奖项授予非建筑专业人士,这在威尼斯双年展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他说,“通过张欣富有创新精神的努力,作品凸显了亚洲12名建筑师在人类住宅设计中表现出的鲜明的当代精神。
”“森林小屋”就是这12座建筑中的一座,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古谷诚章设计。
这幢别墅处于山谷中的一个斜坡上,周围有高大的树木环绕,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见图1)。
古谷诚章在设计中大量的采用了当地的木材,室内木质的地面、楼梯、裸露的木梁以及墙上的木质装饰都为人们营造了一种即使在室内也20能感受到森林自然气息的良好氛围。
下面就随着我的文字和我一起来漫步在童话梦境似的“森林小屋”之中吧!图1“森林小屋”入口3环境我们先从“森林小屋”周边的环境说起。
“长城脚下的公社”处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山谷中,整个公社区域与外界的联系就是一条4m 左右蜿蜒的路,堪称是世外桃源了。
12座建筑并不是紧密的排列在一起,而是分处在不同的地段,各自隐在茂密的森林之中。
“森林小屋”处在张永和设计的“土宅”和陈家毅设计的“双兄弟”之间,周围有高大的树木环绕,有着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
建筑与不远处的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长城遥相呼应,形成了古今的鲜明对比。
可是这样的对比在这里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融洽,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就像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是这样的古今结合本该如此一样。
古谷诚章说过:“建筑应该尽可能涵盖各时代的特征和变迁”。
在这里,这句话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新建的建筑和谐的立于森林之中、处在长城脚下,似乎时光的变迁都已经离它远去。
“森林小屋”依地势而建,根据地势的高低不同,合理的安排了各种功能结构。
人在小屋里,无论处在何地(就算是在卫生间也不例外)(见图2),也无论何时抬眼望去,都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致,室内是错落有致的格局,而室外是绿色的郁郁葱葱。
这不仅让我想到了在我国古典园林造景中常用的“人在景中,景随人移”以及“移步换景”等形容词,用在这里却是最为贴切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甚至还可以看到松鼠在外面的树枝上跳跃。
只可惜我去的那天刚好是一个阴天,无缘看到这样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景象了。
图2卫生间一角4平面布局了解了“森林小屋”周边的环境,接下来我们就该看看"森林小屋"的平面布局了。
“森林小屋”在平面上呈“L ”形,沿着山谷的斜坡而建。
“L ”形的两翼,一翼落在稍平整的坡面上,布置着大小不同的几个卧房,而另一翼则由混凝土立柱架在斜坡上(见图3),布置着厨房、餐厅以及一个小的休息室,各个功能房间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分布在不同的标高平面上,形成了室内高低错落的布局。
图3“L ”形的一翼架在破面上在比较注重建筑外形,争相在建筑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当代,能很好的处理功能的不同分区,做到功能和形式相辅相成是很不容易的。
而古谷诚章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很好的处理了不同的功能分区,依据地势使建筑达到了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因为“长城脚下的公社”实际是一处高档的酒店,和私人拥有的度假别墅不同,它的住客不是固定的。
它可能是由亲戚或朋友一起租用,也可能是陌生人共同租住在一座别墅内,因此就相对更加注重私密性。
在独立的客房(卧室)和共用的餐厅、厨房、客厅等之间就应该有相对的分隔,使共用的活动场所不至影响到每个人独立的休息空间。
古谷诚章在“森21林小屋”的设计中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点,他把餐厅、厨房以及客厅放在建筑“L”形平面的一翼和前侧,而把卧室放在了建筑的另一翼和后侧,各个空间互不打扰,休息卧室的“静”和公共空间的“动”,一静一动达到了很好的协调。
在室内布局中,最为吸引我注意的当属餐厅前面的小休息厅和另一侧的阳光室了。
小休息厅(见图4)位于餐厅之前,"L"形一翼的最前端,可以直通到室外的休息平台。
它的标高要比餐厅低1m左右,由餐厅侧面的通道进入,但整个餐厅和休息厅都是通透的,似乎是两个不同的功能分区,但奇妙地共同处在一个大的空间中。
餐厅可容纳10多人一起用餐,很适合举办小型的聚会,而它前面的小休息客厅就恰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交流和休息的空间。
阳光室(见图5)则位于建筑入口的右侧,处在“L”形另一翼的前面,阳光室里只设置了一个长长的“通铺”。
据工作人员介绍,设计是采用了我国东北的“火炕”形式,“炕”下本应该是生火以使其保持温暖,但考虑到森林中的防火改为了用电。
“通铺”下是木质的地面,而其墙上也是采用了木质的方格网背景,在铺上放着红黄色系的不同的靠垫,阳光透过前面的玻璃洒落在屋内,让我不由得坐下去稍稍享受了一下这样舒适的温暖。
图4小休息厅图5阳光室5材料说到建筑,不能不提材料,毕竟建筑是由各种材料组建而成的。
在当今,生态建筑成为了一大热点,从某一方面说,“森林小屋”可以说是非常“生态”的。
在建筑中,古谷诚章就地取材,大量采用了当地的木材进行构建,不仅使建筑更具环保意识,而更使处于建筑中的人犹如毫无阻隔的置身于森林的环抱中。
在建筑中也同时使用了大片的玻璃幕,虽然可以让室内外更显通透,但这样现代科技的成品用在“森林小屋”上却显得不太协调。
说到森林中的小屋,给人的映像就应该是和周围环境很好的融合,就像小屋原本就属于森林而不是人为的创建的一样。
显然大面积的使用玻璃破坏了这样的感受。
据说设计者原来的设计是由玻璃和青砖拼合成长方形的栅栏状的墙面。
但不知为何在实际建成后竟然变成了这样的白色边框的玻璃幕墙,给这完美的童话世界带来了一点遗憾。
6色彩在“森林小屋”的设计中,我觉得设计者在色彩的运用上是值得一提的。
整个建筑的色彩由黄色和白色组成,再加上屋外郁郁葱葱的绿色,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犹如梦境的世界。
在屋外,是满眼的绿色,一条石铺的小路蜿蜒而上,采用混凝土和石头砌筑的基础就坐落在斜坡上,与地面成为一体,就像建筑是在地上长出来的一样。
在建筑的外立面上,亦采用了黄色的本色木材作为装饰,更加让人觉得整个建筑原本就是森林的一分子,它坐落在这里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走入屋里,本色木质的地面,由木条构成的背景墙,以及栅栏状的木质楼梯和扶手(见图6),再加上置在“炕”上的红黄色系的靠垫,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森林里燃起篝火,给人一种惬意、放松而温暖的感觉。
除了黄色以外,整个建筑就是洁白的了,白色的墙面加上深色的大理石地面标示了整个建筑的现代性。
白、黄、绿,构成了整个建筑的色调,再没有多余的色彩,也好似其它的色彩都是多余的一样。
宁静、惬意而温暖!22图6木质楼梯及围护7结语面对“森林小屋”,笔者感到了自己文字的苍白无力,很想把自己心里所有的感动都写下来告诉所有的朋友,却发现没有合适的字眼能准确形容我的感动,也无法准确的描述出这一座只在童话世界中才有的给人以心灵温暖的“森林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