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染料介绍

各种染料介绍

酸性染料能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进行染色的染料。

一种阴离子染料。

一般在酸性溶液中染色。

分子中含有磺酸-so 3h、羧酸-cooh 等水溶性基团。

按染色时酸性的强弱分强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等。

强酸性染料多用于羊毛染色;弱酸性染料多用于真丝绸及锦纶,为真丝织物印染的主要染料。

这类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负电,如伊红、刚果红、藻红、苯胺黑、苦味酸和酸性复红等,可与碱性物质结合成盐。

当培养基因糖类分解产酸使pH值下降时,细菌所带的正电荷增加,这时选择酸性染料,易被染色。

士林染料又称还原染料,一般用于棉织物的染色,不溶于水,通过在碱性条件下,用还原剂将染料还原后溶解于水而与织物反应,染色后用氧化剂氧化后显示正常颜色,日晒牢度极佳。

被称为永不褪色的染料。

还原染料经还原染料隐色体而后成染色的不溶性染料。

先在碱液中经还原作用变成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而为纤维素纤维吸着,再经过氧化,恢复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一般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

例如士林蓝等。

主要用棉、涤棉混纺织物印染,维纶亦可上色,在丝绸行业中,用于人丝、人丝·人棉交织,真丝绸拔染印花。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要在碱性的强还原液中还原溶解成为隐色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经氧化后,回复成不溶性的染料色淀而固着在纤维上。

还原染料是染料中各项性能都比较优良的染料。

按其主要化学结构可分为靛类和蒽醌两大类。

它的色谱较全,色泽鲜艳,皂洗、日晒牢度都比较高,但因价格较贵,某些黄、橙等色有光敏脆损现象,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还原染料染色过程还原染料染色时,可采用浸染,卷染或轧染。

一般纱线及针织物大都用浸染,机织物大都用卷染和轧染,一般都包括下述四个基本过程。

1.染料还原染料的还原过程,也就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生成过程,一般都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的。

在还原染料的分子结构中都至少含有两个羰基(=C=O),它们在强的还原剂连二亚硫酸纳(俗称保险粉)的作用下,羰基被还原成羟基(-OH)。

保险粉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碱性条件下即使温度很低,也可产生较强的还原作用,从而使还原染料被还原为隐色酸。

Na2S204 + 2H2O -→ 2NaHSO3 + 2[H]2=C=O + 2[H] —→ 2 ≥C-OH反应中生成的羟基化合物就是染料的隐色酸,它也和染料一样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碱性介质中,成为隐色体钠盐溶液。

由于隐色体钠盐不常呈现染料原有的颜色,故被称为隐色体:≥C-OH + NaOH-→ ≥C-ONa + H2O在用保险粉-烧碱法进行染料还原溶解时,应掌握好烧碱、保险粉的用量和还原温度,才能使染料正常还原,否则会使染料产生过度还原或水解以及分子重排等不正常的反应,致使染液破坏,色泽萎暗,染色牢度降低。

2.隐色体上染还原染料经保险粉、烧碱还原溶解成隐色体钠盐后,即对纤维素纤维产生直接性,先吸附于纤维表面,然后再向纤维内部扩散而完成对纤维的上染。

由于染液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对纤维的直接性较大,故上染纤维的速率较快,染料的移染性能较差,往往不易染匀。

因此,在上染过程中可加入少量缓染剂,如平平加0、牛皮胶等。

[O]3.隐色体氧化上染纤维的隐色体需经空气或氧化剂氧化,转变为原来的不溶性还原染料并回复原来的色泽,其氧化反应如下:≥C-ONa -→ >C=O由于不同类型的还原染料有不同的氧化性能,故应对氧化条件进行适当选择,如用空气氧化,或使用双氧水、过硼酸钠氧化等。

4.皂煮后处理皂煮能将吸附在纤维表面已氧化的浮色去除,使染色织物具有鲜艳的色泽和较好的摩擦牢度。

同时,在皂煮过程中,染料分子会在纤维表面发生聚集,进而形成微晶体,可进一步改善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

(二)还原染料染色方法还原染料可用于棉及涤棉和维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按染料上染形式不同,可分为隐色体染色法及悬浮体轧染法。

另外还有隐色酸染色法,因不常用,故在此不作讨论。

1.隐色体染色法隐色体染色是把染料预先还原成隐色体,在染浴中被纤维吸附,然后再进行氧化、皂洗的一种染色方法。

它可分为浸染、卷染和轧染等,目前多用于浸染和卷染。

隐色体浸染适用于纱线染色,卷染法染色透芯程度差,有白芯现象。

根据染料性质不同,可采取不同的还原方式。

(1)干缸法:在浸染染色时,有的染料还原速度较慢,必须采用较为剧烈的条件来提高染料的还原速率,这种还原方法称为干缸法。

干缸法还原是先将染料用少量水和太古油或拉开粉调成稀浆,然后加入适量温水和规定量的烧碱、保险粉,在规定温度下还原10~15min,待染料充分还原后再经过滤加入含有烧碱、保险粉溶液的染缸中,并冲稀至所需浓度进行染色。

由于还原时用水量极少、相当于提高了烧碱、保险粉浓度,加快了染料的还原速率,使还原反应正常完成。

(2)全浴法:这种还原方式适用于还原速率较快的还原染料。

其方法是直接将染料放入染槽内,加入规定量的烧碱及保险粉,使染料还原,还原10~15min后即可进行染色。

若对这类染料采用较为剧烈的还原条件,则易造成染料的水解或过度还原,影响染色成品质量冰染染料色酚钠盐溶液和色基重氮盐溶液在纤维上偶合而生成的不溶性偶氮染料。

染色时,将纤维先在色酚的钠盐溶液中浸渍(俗称打底)再与色基的重氮盐溶液或色盐溶液在低温下偶合,在纤维上生成染料而显色。

色基重氮化时常用冰冷却故名。

硫化染料硫化染料的介绍要以硫化碱溶解的染料,主要用于棉纤维染色,亦可用于棉/维混纺织物。

成本低廉,染品一般尚能耐洗耐晒,但色泽不够鲜艳。

常用品种有硫化黑、硫化蓝等。

现在已有可溶性硫化染料问世。

由芳烃的胺类、酚类或硝基物与硫磺或多硫化钠通过硫化反应生成的染料,是法国化学家克鲁西昂和布雷通尼埃首先合成的。

硫化染料的特点硫化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需使用硫化钠或其他还原剂,将染料还原为可溶性隐色体。

它对纤维具有亲合力而染上纤维,然后经氧化显色便恢复其不溶状态而固着在纤维上。

所以硫化染料也是一种还原染料。

硫化染料可用于棉、麻、粘胶等纤维的染色,其制造工艺较简单,成本低廉,能染单色,也可拼色,耐晒坚牢度较好,耐磨坚牢度较差。

色谱中缺少红色、紫色,色泽较暗,适合染浓色。

硫化染料的分类硫化染料按染色条件的不同,分为用硫化钠作还原剂进行染色的硫化染料和用连二亚硫酸钠作还原剂的硫化还原染料。

为了使用方便,将硫化染料用焦亚硫酸钠或甲醛次硫酸氢钠(俗名吊白块)进行磺酸基取代而得到水溶性硫化染料,此染料不用还原剂就能直接用于染色。

硫化染料的生产硫化染料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两种:①烘焙法,将原料芳烃的胺类、酚类或硝基物与硫磺或多硫化钠在高温下烘焙,以制取黄、橙、棕色硫化染料。

②煮沸法,将原料芳烃的胺类、酚类或硝基物与多硫化钠在水中或有机溶剂中加热煮沸,以制取黑、蓝、绿色硫化染料。

硫化染料的品种硫化染料中的主要品种是硫化黑(C.I.硫化黑1)。

它是用2,4-二硝基氯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近沸腾的情况下,水解制成二硝基苯酚钠溶液,随后与多硫化钠水溶液按一定的分子比加热煮沸,在加压或不加压下进行还原和加硫反应而制取的。

加硫反应完成后,直接用辊简干燥器干燥,得到原染料。

再经拼混成为商品染料。

硫化时,酚钠与多硫化钠的分子比、多硫化钠Na2 Sx中的x(即硫指数)和反应温度的不同,使硫化黑成品的色光有青光、青红光和红光的差异。

硫化黑染料最大的缺点是有脆布现象。

这是因为硫化黑分子中含有多硫链状的活性硫。

这种组成的硫不稳定,当将染料加热或放置于湿热的空气中时,就易氧化生成硫酸,造成对棉布的脆损。

近年来,通过改进硫化黑的生产工艺,普通硫化黑制成后降温至100℃左右,加入甲醛及一氯醋酸,使染料中不稳定的硫稳定下来,制成一种防脆硫化黑染料。

硫化染料的使用硫化染料使用时要用硫化钠或保险粉还原成为水溶性隐色体,再由被染物吸收后经氧化或其他作用变回原来的不溶有色物,以使染料固着于被染物上。

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cationic dyes)纺织染料的一种,又称碱性染料和盐基染料。

溶于水中呈阳离子状态,主要用于锦纶纤维染色。

也可与蛋白质分子以盐碱相结合。

可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带阳电荷的有色离子的染料。

染料的阳离子能与织物中第三单体的酸性基团结合而使纤维染色。

是腈纶纤维染色的专用染料,具有强度高、色光鲜艳、耐光牢度好等优点。

阳离子染料染色工艺及方法腈纶根据散纤维、丝束、纱线、毛条等不同形式可在相应的设备上染色。

织物可在绳状染色机、卷染机或轧染机上进行。

纯腈纶织物都采用浸轧或卷染。

染色时始染温度宜在玻璃化温度以下,以70℃左右为宜。

然后缓缓升温至沸,染色约1h。

染淡色时,起染温度要低,升温时间可长些,染浓色时,起染温度可高点,升温时间可短些。

染淡色可在3Omin左右,染中色、浓色可在60~90min。

染浴可由染料、醋酸、醋酸钠、缓染剂、无水硫酸钠等组成,各助剂的用量可根据染色之深浅而有所不同。

染色时先将染料用使用量一半的醋酸调匀,加水调成浆状后加沸水使染料溶解,然后将其他助剂及剩余醋酸加到染浴中,再将溶解好的染料滤入染浴内,搅匀后即可染色。

染色后进行降温,其降温速率要缓慢,过快会影响手感。

染色后即可进行水洗,有的也可进行柔软处理,以增进手感。

染色时间对染料的扩散及是否上染充分有很大的关系,时间短,易造成环染,影响染色牢度,可根据所染色泽来确定染色时间。

除浸染和卷染外,涤腈混纺织物多采用轧染,其工艺包括汽蒸法和热熔法两种。

1.浸染染色处方(纯腈纶织物浸染艳红色):阳离子嫩黄7GL(500%) 0.12%阳离子艳红5GN(250%) 2.40%醋酸(98%) 2.50%醋酸钠 1.0%无水硫酸钠8.0%匀染剂TAN 0.5%染色浴比1:4075℃始染,1℃/min升温至85℃,保温染色15min,然后以1℃/2min升温至95℃,保温染色20min,再以1℃/4min升温至100℃,沸染45~60min,最后在20~30min内缓慢降至50℃出机。

上述染色方法也称为控制升温法,是浸染染色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适用于常压不连续浸轧机、绞纱染色机、液流染色机、平幅无张力卷染机等染色设备。

浸染染色中,还有一种恒温染色怯。

恒温染色法是在腈纶的玻璃化温度以上、沸点以下的温度范围内选择一个适当的温度,作为固定的恒温染色温度。

在此恒温下,用45~90min基本完成染料的上染,接着在沸点作短时间处理,使染料完全固着,达到最高的染色牢度。

采用此法染色的关键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恒温上染温度,在这一温度下,腈纶投入染浴染色时并无突然上染的现象,但在整个恒温过程中染料是在不断地上染。

当恒温阶段结束时,纤维的上染率最好能达到80%以上,这样就可快速升温到沸点以使染料固着。

采用恒温染色法不易染花,得色均匀,容易操作,而且染色时间短,故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

2.卷染卷染染液的组成与浸染相似,除含有染料外,还有醋酸、醋酸钠、元明粉、阳离子缓染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