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兴趣培养
摘要: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乐学”,就一定会学好化学这门功课。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如果没有兴趣,那就会视化学学习为一种苦差事,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下降。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以下是我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能把第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兴趣就会被点燃。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对课本第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设计几个具体鲜明有趣的实验。
实验一:课前先用
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好:“欢迎您来到化学世界”几个字,稍凉干,上课时用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无色酚酞试液,白纸上立即出现“欢迎您来到化学世界”的大红字显示在学生的面前,一会儿,又用另一个喷雾器喷稀盐酸溶液,大红字又逐渐褪色最后完全消失。
实验二:清水(石灰水)变牛奶。
实验三:魔棒点灯。
在实验中,学生像看“变魔术”一样,非常好奇,紧接着提出: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就要学习化学知识。
于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此时我结合教材特点,讲清楚化学是什么?它研究什么?学习有何作用?怎样学好它?等等问题,通过这一节课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
实验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使学生寓知于乐,以趣激学。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
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
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
例如在班级里以组为单位进行书写化学式比赛或书写化学方程式比赛,每个同学都参与,气氛热烈,争先恐后上讲台。
集体荣誉感加强,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节日开化学晚会,猜化学谜语,表演化学小魔术,展示化学小制作。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兴趣大大的提高。
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酸碱盐等。
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可采取分批分段记忆,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学生“四步走”,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识记。
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学生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
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减。
五、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
现代化媒体正以其独特的教学手段进入中学化学教学领域,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和抽象性,必然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激发求知欲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时,动画摸拟“氧化汞分子”拆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汞原子”聚集成“汞”单质,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后面的许多同学看不清,通过实物投影仪在大屏幕演示。
运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使抽象变为形象,枯燥变为趣味,微观变为宏观,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出来的结果。
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为志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乐学”,就一定会学好化学这门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