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部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B】A.眉高舂 B.息牧臭C.星莫从 D.亦祝折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汉字的结构分析。

2.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义符居于一角的一组是【B】A.佞贏徒 B.勝脩穎C.弑旗疆 D.隨賴衷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假借字的一句是【C】A.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

B.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

C.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

D.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的用字,重点考察本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4.下列各组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D】A.污——汙 B.秋——秌 C.達——达 D.岳——嶽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的用字,重点考察异体字的类型。

5.“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中的“親戚”词义发展成今义,词义变化属于【A】A.词义范围缩小B.词义范围扩大C.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D.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为褒义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

6.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双声联绵词的一组是【D】A .饑饉 伶俐 仓促B .玄黃 憔悴从容C .狐狸 参差 忐忑D .流连 踌躇 仿佛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连绵词的类型。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一句是 【D 】A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B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 C .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D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连绵词的类型。

古汉语词的构成,双音短语和复合词的差异。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B 】A .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B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C .我君景公引.領西望。

D .晨往,寢門闢矣,盛服將朝.。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如何根据字形探求本义。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B 】A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勝過) B .不知戒,後必有恨.。

(怨恨) C .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金,邑萬家。

(懸賞徵求)D .宣子驟,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殺害)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对文选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同义连用的是 【C 】A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B .昔秦國負恃..其衆,貪于土地,逐我諸戎。

C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D .單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同义词的应用。

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副词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D 】A.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

B. 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

C.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D. 自兵興六十餘日,戰所殺害僅.十萬人。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副词的意义和用法。

12.下列句子,含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B 】A. 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

B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

C.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D. 傾奪鄰國,而雄諸侯。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词类活用的不同类型。

13.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D 】A .昌以氂懸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間,浸大也。

B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C .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

”D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词类活用的不同类型。

14.下列句中,“過”的意义为“指责”的一句是 【D 】A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 B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C .以故不聞其過.,陵遲而至於二世,天下土崩。

D .求!無乃爾是過.與?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重点词词义的准确理解。

15.下列句子,存在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一句是 【C 】A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

B .魏有賢人可與俱西遊者乎?C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

D .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名词作状语的不同类型。

16.下列句子,“則”作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的一句是 【A 】A.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B.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之,吾且奏之;則.私,吾不受私語。

C.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

D.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虚词的用法。

17.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的是【C】A.百乘,顯使也。

B.虎者,戾蟲;人者,甘餌。

C.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

”D.此必是豫讓也。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对判断句的理解。

18.下列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C】A.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B.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C.責畢收,以何市而反?D.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对宾语前置的理解和不同类型。

19.下列句中,属于互文表达方式的一句是【A】A.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B.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C.雷霆不作,風雨不興。

D.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

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20.下列古注,注释类型不属于音义类的是【D】A.《經典釋文》 B.《尚書音義》C.《一切經音義》 D.《論語義疏》题解:此题可采用分析法和排除法。

主要考察古书注释的类型。

二、古文背诵(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将下列文句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21.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22.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23. 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

君子聽之,以平其心。

24. 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全旅爲上,破旅次之;全卒爲上,破卒次之;全伍爲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5. 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26.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爲奇,善復爲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题解:21-26题可采用诵读法。

主要考察对背诵段落的掌握,可参见教材375页中背诵段落。

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27.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分:職責28.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尤:指責29.遽.而追之。

娥還,復為曼聲長歌。

遽:迅速,急忙30. 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亟:屢次31. 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

躐:超越進度题解:27-31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对文选中重点实词的理解。

考生应熟读教材文选,对注释中内容重点掌握。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

32. 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

于:介词,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3.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34.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莫:无定代词,作主语。

35.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之: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

36.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

题解:32-6此题可采用分析法。

主要考察对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生应熟读教材,对教材中的虚词用法加以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