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

红色巨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野战火炮“炮兵是战争之神。

”——约瑟夫·斯大林在各类关于东线战场的回忆录中,人们总是可以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德国老兵对红军炮击的描述,感觉出那种心有余悸的侥幸之情。

毫无疑问,红军炮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历来重视火炮的发展,其生产中心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即沙俄时期的菩提洛夫工厂),其他工厂则位于伊兹伏斯克,塞斯特罗莱斯克,莫斯科,高尔基,第聂泊罗佩特洛夫斯克,贝姆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地。

苏联30年代的火炮产量如下:1930-1931:1911门1932-1934:3778门1935-1937:5020门到1934年1月1日为止,红军拥有17000门火炮,到3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6000门。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时,苏联拥有超过67000门的火炮。

然而庞大的数量并不能保证打胜仗,红军在技术,训练和指挥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足。

德军在缴获的文件中发现红军第204重榴弹炮团的一份报告:“战斗命令下达6小时后才能作好射击准备。

”到1942年1月,向前线输送炮弹还是个大问题:只有计划中44%的炮弹运到了目的地。

举个例子,2月份,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由于缺乏弹药只能作为预备队留在后方。

由于这些瓶颈问题,1942年2月16日,军需部长格日梅金由瓦尼科夫取代。

而斯大林的好友,苏联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则被指责关心歌舞甚于军火生产。

1940年,为促进于火炮和弹药的生产,红军炮兵司令部(由炮兵元帅尼古拉·N·伏洛诺夫领导)的任务由总参谋部和中央行政署炮兵部分管。

但是1941年7月撤消了这个计划。

从1941年7月到1948年1月,中央行政署炮兵部一直由炮兵元帅N·D·雅克福列夫领导。

在战争的头6个月里,红军丧失了整整一半的火炮;而1941年12月20日前德国人光从军械库里就缴获了25696门各种口径的火炮。

德国国防军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缴获了5396门火炮,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缴获了3820门,在基辅合围中缴获了3718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在1941年生产的火炮数量为7282门。

大量的损失使红军的火炮数量急剧下降,举个例子,一个步兵师本来拥有280门火炮(包括迫击炮),而现在则只有132门。

危急的形势要求红军将火炮集中起来,由最高统帅部决定使用。

1941年,建立了一支由110个炮兵单位组成的预备队(占当时炮兵总数的8%)。

到1942年12月1日,这支预备队由255个炮兵单位组成,1945年8月,炮兵预备队更是集中了红军35%的火炮。

最初,最高统帅部的炮兵战略预备队由独立团组成,到42年由旅和师组成(顺便提一下,炮兵师于1819年首次出现在俄国军队的阵营中)。

到1943年,预备队由突破炮兵军组成,简称AKP。

在战时,一共组建了10支类似的部队,但是45年后就马上解散了。

在1942年,一个炮兵师由8个团组成,而从43年到45年则是6到7个团,总数364门火炮(包括火箭炮)。

1943年初组建了AKP,每个AKP由2个炮兵师和1个近卫火箭师组成,总共1000门火炮。

44年,改为2个师。

虽然由于德国人的前进不得不疏散工厂,但是1942年不屈的苏联工人创造了战争时期的最高记录——29600门火炮(76—305毫米口径)。

其中使用流水线作业生产ZIS-3型火炮也是个重要原因。

1942年1月19日斯大林发布了一条关于“炮兵攻势”的新指示,指出炮兵应该集中在突破地域,参加坦克和步兵的进攻并在整个攻势中提供火力支援。

为此出台了一条新的战斗条例(PS42),既使用装甲车载无线电引导炮火攻击。

在二战中,苏联生产的火炮也装备了波兰的2个集团军和捷克军队。

战争后期,红军炮兵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宽正面作战:苏联兵工厂在1943年生产了21753门火炮,44年生产了23841门,45年则是13511门。

充沛的后援保证了红军能够在突破口上集中足够多的火炮。

在1943年有大约1300家工厂在生产弹药。

炮弹的产量如下(包括火箭弹):1941:51,000,0001942:80,000,0001943:86,000,0001944:95,000,0001945:61,000,000总共三亿八千一百万发炮弹(其中八百七十八万发火箭弹)。

其他资料表明,1941年的弹药产量只有二千六百万发,只有计划数的54%。

在战时,苏联平均每年生产十三万四千根炮管(包括高射炮,反坦克炮和迫击炮)和七千八百六十万发炮弹,分摊下来大约每根炮管586.5发炮弹;而当时德国平均年产七千一百万发炮弹和四万二千五百根炮管,每根炮管分摊1670发炮弹。

产生如此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初期苏联火炮的大量损失;然而苏联火炮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数量上的不足。

有一门流水线号为2464的1938型122毫米榴弹炮在从莫斯科城下打到波罗的海沿岸的4605公里的战线上一共发射了6541发炮弹,厂家对此炮的进一步检验证明,它的弹道性能没有一点变化!1945年4月到5月间的柏林战役中,第142集团军属炮兵旅的一门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打出了最后一发也是第4900发炮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前线平均每公里有100个士兵,到二战时,这个数字下降到了一半。

苏联红军认为有效的弹幕射击应该达到在一公顷的地域上每分钟倾泄10-12发76毫米炮弹,6-8发100毫米炮弹,5-6发122毫米炮弹,3-4发152毫米炮弹。

这种火力覆盖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在1941-42年的莫斯科大反攻中,红军每公里火炮密度为30-35门,到战争结束时,每公里密度为325门。

在1945年对柏林的突击中,每个突破地段都集中了每公里正面295门火炮的火力密度(76.2毫米口径以上)。

由于德国空军的溃败,也使得这种集中能不受影响地进行。

红军的第一次对整个战争有着重大影响的突破就是在一万七千门大炮的支援下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开始的。

在1943年7月5日的库尔斯克战役中,红军的两万门火炮和迫击炮居功至伟,将德军精心组织的攻势打成残废。

1943年,红军尽其所能集中了一切炮兵用于对列宁格勒的解围,其中还包括了一个海军铁道炮旅和波罗的海舰队的舰炮。

这些部队在1944年编入了AKP。

1月14日和15日,21600门火炮(不包括1500门斯大林管风琴和600门高射炮)的弹幕射击拉开了进攻的帷幕,1月15日的早上7点10分至8点40分这一个半小时内有22万发炮弹落在了德国人的头上。

在1944年6月22日开始的史诗般的“巴格拉季昂”战役中,24000门火炮和火箭炮提供了盛大的预备火力。

一个月后的李沃夫—桑多梅日攻势中,第60集团军在8300米的攻击地域上集结了2430门火炮和火箭炮。

在1944年6月和7月间波布鲁伊斯克以南红军炮兵指挥官还进行了一次漂亮的机动,7月5日到13日之间,一支炮兵集群在德国人的眼皮底下通过铁路转移到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阵地上:一共是35000辆车辆和3500门火炮,该地区的火炮总数一下子上升到5500门,接下去的成功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漂亮的机动。

1944年8月20日至29日的雅西—科什涅夫攻势中,为主攻的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集结了170个火炮和火箭炮团中的113个,这些部队经过精心伪装在夜间行军进入进攻地域,并且再一次骗过了德国人。

8月20日,6660门各种火炮开始了持续而又猛烈的炮击,攻击部队一下子就前进了11-12公里,到第二天,德国人的抵抗崩溃了。

炮兵集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1945年1月12日对维斯杜拉的冬季攻势中,红军集中了39230门火炮和火箭炮,并在3点到4点和7点到8点的两个时段内集中射击。

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在25分钟内向敌人倾泄了315000发炮弹(其中15%为火箭弹),总共5500吨炸药!哪怕是有限的几个目标,苏联人也要尽其所能集中最强的炮兵:在克拉科地域的战斗中,第五突击集团军的炮兵司令集中了180门大炮,在五分钟内向敌人发射了1150发炮弹,德军的抵抗立即崩溃。

在夺取波森的战斗中,第21近卫步兵军和第91步兵军动用的火炮身管数目为1400,其中等于或大于76.2毫米口径的有1200门,在4个小时的轰击之后,步兵们于2月18日攻占了波森。

在攻打满是堡垒的柯尼斯堡时,红军在每公里正面上集中了100门重炮。

苏联的盟军集中火炮的最高记录由第一波兰集团军创造,在1945年1月31日至2月10日波美拉尼亚的战斗中,他们集中了1600门火炮和火箭炮。

在这次战争中最庞大的炮兵集结是1945年4月16日开始的对奥德河的攻势:6个AKP的41600门火炮和火箭炮(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第一乌克兰方面军各出三个AKP)在3点50分至6点30分之间的近三个小时内向德国鬼子倾泻了怒火。

第13集团军在其9公里的攻击正面上集中了2356门火炮,而第5突击集团军在其7公里宽的攻击正面上集结的火炮数量则达到了2430门!在德国国防军统帅部的日志记录上光是第9集团军的地域内就落下了450000发炮弹!1945年4月14日和15日之间,在库斯特林的战斗中,苏联第8近卫集团军三分之一的火炮进行了10分钟的炮击,然后几个步兵营开始侦察行动。

由于这次炮击,德国人从一段2,3公里宽的正面上撤退了,红军指挥官果断地抓住这一时机,于16日发动了主攻。

集团军炮兵司令波扎尔斯基只有几个小时来进行必要的地貌侦察,构筑阵地以及测算射击诸元。

由于要求在破晓前那最黑暗的时分进行炮击,任务的困难加大了,此外,还要求火炮能对距己方阵地150米的目标射击。

为了防止误伤,对火炮作了特别的修正。

当地时间早上3点,位于福斯特附近第三近卫集团军的炮兵进行了10分钟的炮击,打了纵深10-12公里内所有德军一个措手不及。

集团军炮兵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炮兵阵地,反坦克炮以及各指挥所。

军和师炮兵主要压制敌人的火箭炮营和主阵地,,团炮兵则以猛烈的火力轰击德军步兵的前沿阵地。

5点10分,集团军炮兵开始降低发射速度,并将火力强度保持在原先的25-50%强。

当斯大林管风琴开始轰击时,整个集团军炮兵又加大了火力强度。

第一线德军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在30%和75%之间。

当步兵和坦克发起进攻后,军炮兵开始进行支援性炮击,而集团军炮兵则继续压制敌方炮兵直到5点30分。

这种类型的炮轰是毁灭性的。

在柏林市区的战斗中,一个街区挨了1000发各种口径各种类型炮弹的轰击是司空见惯的。

在一阵猛烈的炮击后,躲在帝国航空部大楼地下室里的130名幸存者举起了双手:其中17个人已经发疯。

在最后的阶段,苏联红军在Unter den Linden 集中500门火炮组成一个1000米长的队列。

在战争中有1800名红军炮兵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500个炮兵单位获得“近卫”称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