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战时期的6寸加农炮

二战时期的6寸加农炮

二战前各国研制了不少6英寸级远程压制火炮。

一战时候出现的加农炮我就不发了,现在发一下1920-30年代出现的加农炮。

偶把他们贴出来供大家穿越使用。

(不要被日粉的96式150重加吓倒,其实他们很一般。

)瑞典博福斯M37式152毫米加农炮口径:152.4毫米最大射程:23千米初速:825米/秒弹丸重量:46千克高低射界:45度方向射界:60度身管长:43倍口径牵引全重:14800千克博福斯M37火炮是一款优秀的远程压制火炮,它非常便于机动。

M37的出现证明了博福斯公司在远程火炮研制方面不逊色于任何列强。

法国施耐德M1932式155毫米加农炮口径:155毫米最大射程:27.5千米弹丸重量:50千克身管长:55倍口径牵引全重:16600千克M1932是法国施耐德公司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远程压制火炮,被部署在各港口充当海岸炮。

它分三部分运输:炮管,炮架和底盘。

它的威力和射程令轴心国士兵恐惧,可惜法国战败太快没有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苏联M1935 Br-2 152毫米加农炮口径:152.4毫米最大射程:27千米初速:880米/秒弹丸重量:49千克高低射界:0-+60度方向射界8度身管长:7米46倍口径牵引全重:19500千克战斗全重:18200千克苏联1930年代开发的重型加农炮,采用了203毫米(B4)榴弹炮的炮架。

他的改进型Br-2M,一直服役到1970年代。

此炮缺点就是太重了,非常不便于运输和战斗。

以至于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就停产此炮了。

德国同重量级别的火炮是17cm k18(运输全重:23375千克,战斗全重:17520千克)。

射程达29.6千米,弹丸重68千克,方向射界16度。

德国的k18和k39 15厘米加农炮德国在二战前后研发了两款加农炮。

一款是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K18 15cm加农炮。

一款是克虏伯开发的K39 15cm加农炮。

其中k39加农炮专门为土耳其研发的。

后来德国陆军发现比k18还要好,立马拿来用了。

结果陆军15cm级别的压制火炮德国陆军就有四种。

k16、k18、k39和一种海军舰炮改进的压制火炮,给德国后勤造成不小的压力,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莱茵金属k18 15厘米加农炮口径:149.1毫米最大射程:24.5千米初速:865米/秒高低射界:-2度— +43度方向射界:轮子上10度底盘上360度身管长:8.195米 55倍口径战斗全重:12460千克运输全重:18600千克克虏伯k39 15厘米加农炮口径:149.1毫米最大射程:25.4千米初速:865米/秒高低射界:-3度— +46度方向射界:炮架上60度底盘上360度身管长:8.195米 55倍口径战斗全重:12200千克运输全重:18282千克意大利149毫米加农炮意大利安萨尔多兵工厂在1930年代为意大利陆军研制了一款优秀的加农炮即Ca nnone da 149/40 。

这种炮设计得很成功,它可以分成两部分进行运输,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四部分在山地运输。

1943年德国把缴获的意大利这种火炮命名为15cm K408,并让安萨尔多兵工厂继续生产此炮。

口径:149.1毫米最大射程:23.7千米弹丸重量:45.96千克初速:800米/秒高低射界:0度— 45度方向射界:60度身管长:6.036米 38.7倍口径全重:11340千克捷克斯柯达M1928式152.4毫米加农炮1920年代末捷克斯柯达公司为南斯拉夫研制了此款远程加农炮,也有可能罗马尼亚也购买此炮。

这些火炮被放在港口并修有坚固炮台防备意大利海军。

结果都被从陆上而来的德国陆军缴获。

悲催的南斯拉夫版“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德军蹈背来!”更可恨的是这些武器貌似都被希特勒和铁托炼钢了。

现在连图片都找不到,求图片。

全重:15000千克炮管长:7.025米 46.5倍口径弹丸重量: 56千克口径152.4毫米高低射界+4°to +45°方向射界:底盘上360°初速: 760米/秒最大射程:23.8千米日本的两种加农炮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89式用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炮兵部队,野战重炮兵旅团,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部队的远程野战加农炮,这种炮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毫米野战榴弹炮的弹丸更大,这种火炮在918事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火炮的威胁,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毫米野战加农炮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杀伤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炮击中身亡服役年代:1929—1945口径:149.1毫米炮管长:5.963米(40倍口径)重量:10422千克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火炮俯仰角:-5— +43.0 度弹丸重量:40.2 千克弹丸初速:734 米/秒最大射程:18.1千米96式150mm重加农炮96式属于日本重炮兵联队的压制射击火炮,是89式的改进型。

96式加农炮有机动式与要塞式两种,能整炮牵引机动,要塞式生产了30门,配备关东军所属黑龙江要塞区,机动式主要装备日本本土的重炮兵联队。

被击毁的96式加农炮服役年代:1936—1945口径:149.1毫米炮管长:7.860米 52.7倍口径重量:24314千克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火炮俯仰角:-7— +35度弹丸重量:50.2千克弹丸初速:860米/秒最大射程:26.2千米波兰wz40 155毫米加农炮1930年代波兰受到东西方苏德两大极权国家的威胁,所以波兰军队在30年代中期决定研制一款远程压制火炮来对付未来的战争。

此时希特勒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扩军备战,为了加快研制速度,降低研制难度,波兰将难以加工的炮管等交给博福斯(bofors)公司制造,1937年此炮的原型出厂,经过几年实验改进,波兰决定在1940年大批量生产此型炮,同时命名该炮为wz40型155毫米加农炮。

可惜1939年战争爆发,波兰亡国,此炮成为绝唱。

口径:155毫米炮管长:7.9米重量:15000千克火炮俯仰角:0— +45度弹丸重量:50千克弹丸初速:900米/秒最大射程:27.6千米最后一个是美帝自由淫民的M1式155毫米加农炮美国参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觉其陆军极度缺乏新型野战重炮,当时为了应急向法国购买授权生产的155毫米GPF加农炮,但是直到战争结束前参战的美军部队使用的重型火炮没有任何一门是美国制品,全部皆为外国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美国陆军为了避免如同上次战争时发生的窘境,因此积极运作开发自制大口径火炮,此时美军向威斯特费尔特理事会(Westervel t Board)授命研发新型火炮,新型火炮采共通炮架,可安装当时开发中的155毫米与203毫米火炮,而这次开发于1922年制造出M1920和 M1920M1这两款共通炮架火炮,在性能上虽然符合需求,但由于美国政府缺乏经费因此计划遭到冻结。

计划冻结了5年后,1927年获得足够经费计划再次进行,此时除了共通炮架以外还增加了机械化高速牵引的需求,在1929年制造出了T2炮架,而对应炮架的155毫米炮管也持续研发(榴弹炮管计划为T3,加农炮管计划为T4),相关改良直到1938年才结束,而155毫米长炮管版本被定名为M1加农炮,此加农炮生产版本有M1A1、M1A1E1、M1A1E3、M2、M2E1,但是在外观上这几种衍生型皆没有大幅度的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在重新编号时将相关火炮通通纳入M59此编号。

M59服役后第一次参加的战役是北非战场的34野战炮营,在战争结束前M59部署了49个野战炮营,其中40个营在欧洲,7个营在太平洋,M59凭借其长射程以及精确的炮击精度获得美军的信赖;除了美军以外,英国和法国借由租借法案也获得了少量的M59(英国184门,法国25门)。

初期服役时M59的拖曳是运用麦克货车所制造的6轮驱动型7.5吨载重车,后期使用履带驱动的M4高速牵引车进行拖曳。

二战后除了美军重炮兵部队以外,美国海外盟邦也接收了部份M59直到70年代才被欧美的M198榴弹炮以及FH-70榴弹炮取代。

现在湾湾还装备了不少此炮。

最大射程23.2千米初速 837米/秒(榴弹)、854米/秒(穿甲弹)高低射界:-2度-+60度方向射界:60度身管长:45.4倍口径 7.03米战斗全重:12600千克牵引全重:13900千克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农炮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要塞重炮兵联队,这种150mm重炮也非常有威力,不过与96式150mm重加农炮不同,移动式大炮的移动底盘与发射底盘是分开安装,移动到炮击地点后必需卸掉移动底盘,然后再把大炮安装在发射底盘上,野外移动型火炮最大发射仰角只有30度,炮台固定式为35度,所以野外式发射没有炮台式射程远,这种大炮装备陆军第7师团函馆重炮兵联队,步兵第1师团横须贺重炮兵联队,步兵第20师团马山重炮兵联队等要塞炮兵联队,这几个师团有80门这种大炮,这种大炮还有改良式分别是大正7年式150mm重加农炮,90式150mm重加农炮,机动性比45式150mm好,野战发射底盘可以随炮机动。

这种火炮战争中只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

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炮资料服役年代:1912—1945口径:149.1mm炮管长:71515.0 mm (L 50)重量:炮台固定带护盾22800 kg 野外移动带护盾26136 kg (同时带射击底盘与移动底盘,护盾重量8吨)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火炮俯仰角:炮台固定-8 to +35.0 度野外发射-8 to +30.0 度弹丸重量:40.2 Kg弹丸初速:875 m/sec最大射程:炮台固定22600 m 野外发射20200 m大正七年式150mm重加农炮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常设师团所属重炮兵联队,是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炮的改良型,短距离移动可以全炮牵引,但未有海外派驻炮击记录,战争期间基本全都部署在本土重炮兵联队大正7年式150mm重加农炮资料服役年代:1919—1945口径:149.1mm炮管长:71515.0 mm (L 50)重量:18t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火炮俯仰角: -6 to +35.0 度弹丸重量:40.2 Kg弹丸初速:875 m/sec最大射程:22600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