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该项法律是【】A.《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的是【】A.弗兰西斯.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3.以下哪个功能不属于教育的文化功能【】A.传递功能B.选择功能C.交流功能D.创新功能4.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主要培养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和【】A.数B.文C.算D.武5.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进步教育之父”之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马斯洛B.罗杰斯C.帕克D.涂尔干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亦称【】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A.本科化趋势B.多元化趋势C.时代化趋势D.信息化趋势8.学生发展的规律包括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和【】A.均衡性B.差异性C.渐进性D.跳跃性9.下列哪项不属于课程目标的功能【】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测度功能D.指导功能10.有一种课程的目的在于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这种课程是【】A.国家课程B.校本课程C.核心课程D.地方课程1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包括观察分析法、资料分析法、个别谈话法、调查访问法和【】A.实证研究法B.调研考察法C.文献研究法D.案例剖析法12.1918年,美国学者在他的一篇同名论文中提出“项目教学法”这一名词,这位学者是【】 A.基尔帕特里克 B. 杜威C. 罗杰斯D. 马斯洛13.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网络教育14.以文字为主、用表格组成的板书形式是【】A.结构式板书B.表格式板书C.纲目式板书D.综合式板书15. 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 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16.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A.检查功能 B.鉴定功能 C.反馈功能 D.指引功能17.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反复进行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参观法 C.实验法 D.实践活动法18. 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A.个性化功能 B.社会功能 C.组织功能 D.教育功能19.在教学测评领域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的作品和参加活动的材料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合理地分析,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是【】A.成长记录袋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调查法20.启发式教学方法出现在奴隶社会时期,在西方最早以古希腊下列哪位学者为代表【】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学目标2.课程内容3.教师专业发展4.项目教学法5.教学艺术三、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学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4.运用讲授法时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5.教学艺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班主任的工作要点主要有哪些方面?四、论述题(15分)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联系实例)?五、案例分析题(15分)班里公投“坏学生”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
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半天才道出实情。
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
这个13岁的男生,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
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
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学生,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
”"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13岁的男生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请问:你对班主任评选“坏学生”的做法有何评价?《教育学》复习(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2.C3.D4.A5.C6.B7.C8.B9.D 10. D11.D 12.A 13.B 14.B 15.D 16.D 17.A 18.B 19.A 20.A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学目标答案要点: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的规定,具体到每个知识点、每一堂课的任务和规定等,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有密切的联系。
2.课程内容答案要点: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3.教师专业发展答案要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培养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加压、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4.项目教学法答案要点: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5.教学艺术答案要点: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三、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答:(1)自主性;(2)方向性;(3)连续性和阶段性;(4)差异性;(5)情境性。
2.学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3.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答:课程编制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 它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2)选择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4)效果评价。
4.运用讲授法时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答:(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2)注重讲授过程中的启发性和趣味性;(3)适当地配合和运用教学板书。
5.教学艺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学艺术的科学性;(2)教学艺术的情感性;(3)教学艺术的审美性;(4)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6.班主任的工作要点主要有哪些方面?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2)协调好班级内外的各种关系;(3)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4)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四、论述题(15分)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联系实例)?答案要点: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培养来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1)教育提升普通国民的素质,培养潜在的劳动力;(2)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能力,培养专门的劳动力。
(6分)2. 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的继承和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
(1)教育是继承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2)教育通过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把教育、科研和生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6分)联系实例。
(3分)五、案例分析题(15分)班里公投“坏学生”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
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半天才道出实情。
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
这个13岁的男生,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
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
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学生,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
”"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13岁的男生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请问:你对班主任评选“坏学生”的做法有何评价?答案要点:1.这个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每个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
作为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责骂。
(5分)2.这个班主任在对本班“坏学生”的评选中有几点失误:(10分)(1)侵犯了学生的尊严应得到尊重的权利,伤害了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权利,侵犯了学生免于受歧视的权利。
(2)该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懂得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和尊重信任学生,没有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3)该老师的方法过于偏激,忽视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面对问题更需要老师的教育关怀,并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改正学习。
(4)该老师忽视了这种方式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有违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