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成亲社会行为(四)

养成亲社会行为(四)

3.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依照导学案自主学习。
2、用红笔画出重点知识。
【追忆奠基】
1、我们应怎样对待复杂的社会生活?
2、怎样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激趣明标】
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当你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展示点拨】
学生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班内展示。
【巩固练习】
1.下列对谦让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谦让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B.谦让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C.谦让就是纵容D.谦让是懦弱的表现
2.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2013年国际志愿者日前后,我国数百万志愿者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 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A. B. C. D.
【整理学案】
用红笔改正错误并在课本上勾出重点。
【达标测评】
【归纳小结】
【自主互动】
一、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课本20--26页的内容,完成导学案18页的知识盘点,并在书中划出重点。
2、学生自主完成导第19页的网络填空,组长检查。
(一)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2、我们应养成哪些亲社会的行为?
(1)
(2)
(3)
(二)我为社会做贡献(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本上标出来)
1、我们应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1)
(2)
(3)
2、你所知道的亲社会行为还有哪些?
二、小组探究
1、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小组讨论完成)
2、关于奉献,有的同学认为,钱学森、林俊德等科学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张丽莉、何玥、高淑珍等人做出了感人的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像他们这样才算得上是奉献。一般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算是奉献。
晋庙铺中学八年级思品学科导学案
设计人:王利刚审核人:审批人:授课人:王利刚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姓名:小组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题:养成亲社会的行为课型:新授课共2பைடு நூலகம்时第2课时总课时:4
学习目标:1.记住谦让、分析、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与意义。
2.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提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