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导学案
情景
小组展示,进行评价
能够大方流利地展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问题训练,合作指导
10
分
钟
创设
评价
规范
指导
情境
完成训练单
巩固所学知识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
2
分
钟
创设
交流
情境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对事物有一个更加正确、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了解,社会就会因此而更加和谐。
加深意义,深化主题
1、学生自由谈。
2、齐读课题。
自主学习结构预习
12
分
钟
创设
自主
学习
情境
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新词。
2、抽读生字,注意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能将课文读通都顺,理清文章思路
预习评价合作讨论
8
分
钟
创设
交流
情景
在小组内交流结构化预习的收获
能理清文章思路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小组展评合作探究
教
学
目
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2、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
教学过程设计
授课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牛和鹅
任课教师
陈晓晴
课型
问题发现课
课时
1
上课日期
2013年 月 日
教学流程
时
间
创设
情境
教 师 行 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2
分
钟
创设
语言
情境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抓住全班共同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授课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牛和鹅
任课教师
陈晓晴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1
上课日期
2013年3月 日
教学流程
时
间
创设
情境
教 师 行 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问题呈现
2
分
钟
创设
语言
交流
情境
上节课,通过预习我门生成了三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语文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问题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牛和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任课教师
陈晓晴
课型
问题导读课
问题解决课
课时
2课时
上课日期
2013年3月 日
教
材
分
析
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鹅比人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长欺负牛而怕鹅。在遭遇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他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的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重点难点
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的过程。
关键问题
我开始怕鹅后来不怕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复习导入回顾全文
自主 学习,合作讨论
8
分
钟
创设
思维
情境
1、最初作者对牛是什么态度?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2、作者对鹅是什么态度?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有感情地朗读者一部分。
3、我开始怕鹅后来不怕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能将问题梳理清楚
展示 交流,规范评价
18
分
钟
创设
展示
5
分
钟
创设
展示
情景
学生读文后质疑。小组之间交流
抓住课文中心提出组内共性问题,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归纳共性生成问题
13
分钟
创设
全班
交流
情景
1、最初作者对牛是什么态度?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
2、作者对鹅是什么态度?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有感情地朗读者一部分。
3、我开始怕鹅后来不怕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学
生
分
析
文章内容涉及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候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学生可能分析不透从本文获得的启示,需要在老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设
计
理
念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然世道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板书设计:
牛和鹅
欺负 不欺负 角度不同
害怕 不害怕 结果不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