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习题06

中兽医基础与临床习题06

、中药部分一)选择题1..大多数温里药的性味是()A辛甘热(温)B 辛热(温)C辛苦热(温)D甘热(温)E苦甘温(热)2.肝经C脾(胃)经D肺温里药多归()A 心经B 经E 肾经3.温里药的共同作用是()4. A 温肾壮阳B 温肺化痰 C 温肝散寒 D 温胃止呕E温里散寒5.温里药的共同主治证是()A肾虚腰膝冷痛B 里寒证C寒痰证D阳虚水肿E阳虚心悸6. 患畜久病体虚,现症见畏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选用回阳救逆药最宜配伍()A 大补元气药B 健脾化湿药C 祛风强筋药D 散寒解表药E 发散风寒药7.附子的性味是()A辛温B 辛甘温 C 辛甘热D 辛热E辛苦热8.附子主归()A心、肾、脾经B心、肺、肾经C 心、脾、肺经D心、肺、脾经E心、肺、肝经9.附子的功效有()A 散寒止痛、温肺化饮B回阳救逆、助阳补火C 回阳救逆、温肝暖胃D 补肾壮阳、温胃止呕E 温阳利水、涩肠止泻10.附子用于回阳救逆最常配伍(干)A生姜B 高良姜C肉桂D 姜E 吴茱萸11.常用治阳痿宫冷、寒痹证的药物是(〕A吴茱萸B 五加皮C 丁香D羌活E附子12.干姜的性味是()A辛温B 辛苦温 C 辛甘热D辛热E辛苦热13.干姜的功效是()A温中散寒、宣肺化痰、回阳救逆B温肾壮阳、散寒止痛、温脾止泻C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D温胃止呕、健脾止泻、回阳救脱E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温胃散寒14.干姜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最常配伍()A高良姜B 藿香 C 薏苡仁D黄芩E佩兰15.肉桂的性味是()A甘热B 辛热 C 辛甘热D辛苦热E甘温16.肉桂主归()A心、脾、肾经B脾、肝、肾经C心、肝、肾经D脾、肾、肝经E脾、肾、心、肝经17. 肉 桂 的 功 效是( )A 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补火助阳B 温中止痛、 祛风通络、补肾壮 阳C 回 阳通脉、驱寒 止痛、温胃 散寒D 温肝 暖胃、温脾 止泻、补火 助 阳E 温中 散寒、 补肾壮阳、温肺平 喘18. 肉桂治肾阳虚衰之阳痿宫冷、 腰膝冷 痛最常 配伍的药 物是( ) A 羌 活 B 细辛 C 独活 D 桑 寄生 E 附子19. 肉桂与丁 香的共同功效是( )A 温 中 降 气、止 呕 止 痛B 散 寒 止 痛、温 肾 助 阳C 温 经 散 寒、祛 风止痛D 温 中 散 寒、 下 气 平 喘E 20. 吴 茱 萸 的 性味是 ( ) 21. 吴 茱 萸 的 功效是 ( )22. A 散 寒止 痛、 祛 风去 湿、温 肝 暖肾 B 阳止泻C 助 阳止泻、温中 散寒、祛风 止痛D 咳E 温中止呕、芳香化湿、理气调中23. 治中焦受寒脘 腹疼痛、 寒疝疼 痛、 寒湿脚气肿痛,最 宜用( ) A 干 姜 B 肉桂 C 高良 姜 D 吴茱萸 E 丁香24. 既能治寒滞肝脉诸痛证,又可 用治脾 肾阳虚、虚寒泄泻证的药物 是 () A 吴 茱萸 B 木 瓜 C 砂 仁 D干 姜 E花 椒25. 高良姜的功效是( )A 散 寒 止 痛、温 脾 止 泻B温 中 止 呕、 散寒止痛C 温 中 止 呕、温肺化饮D 温 中 散 寒、 温 经 通 脉 E温胃止 呕、 理气止痛26. 花椒 的功效是( )A 温 中 散 寒、祛 风 止 痒B温中 止呕、杀虫 C温 中 止 痛、杀 虫 止痒D 散 寒 止 痛、 祛 湿 止 痒E散 寒 止 痛、 祛风杀虫27. 丁 香 的 功 效 有()A 温 肝散寒、温肾 助阳B 温 肺 化 饮、温脾止泻 C 温 中 降 逆、散寒止痛 D 温肾 助阳、行气 止痛 E 散寒止痛、温经 通脉28. 具 温 肾 助 阳作用 的药物 是( ) A 高 良姜 B 威灵仙 C 花椒 D 厚朴 E 丁 香 29. 小 茴 香 的 功 效 是 ( )A 温 中止呕、温肾助阳B 散寒 止痛、理气和 中C 温中止呕、散 寒 止 痛D 温 脾 止 泻、 散寒 止 痛 E 温 中 降 逆、 温 脾 止 泻30. 具理气和中、散寒 止痛作用的 药物是( ) A 附 子 B 肉桂 C 干姜 D 高良姜 E 小茴 香 31. 既能散寒止痛, 又能助 阳补火 的药物是( )A花 椒 B高良姜 C 附子 D桑寄生E独 活补肾助阳、温肝散 寒A 辛 温B 辛甘热C 辛酸热D 辛 苦热E 甘苦 温温中止 呕、散寒止 痛、助祛风 散寒、温肾 壮阳、温肺 止50. 长 于 温 中 止呕的 药物是()32. 具温经通脉、散寒 止痛功效的 药物是( ) A 吴 茱萸 B 苍术 C 桑枝 D 肉桂 E 厚 朴33. 既能散寒止痛,又 能温中止呕 的药物 是( ) A 佩 兰 B 秦艽 C 吴茱 萸 D 五加皮 E 桑 寄生 34. 用 于 补 火 助阳常 相须为 用的药 物是( )A 高 良姜B 肉桂C 花椒D 荔枝核E 附 子 35. 干姜温中 散寒作用治疗的病证 是( ) A 胃寒呕吐 B 暑 湿呕吐 C 脘 腹冷痛 D 腰膝 冷痛 E 泻痢 后 重、舌红苔黄36. 吴茱萸治 虚寒泄泻与其何种作 用有关( )A 温经散寒B 温脾益肾C 涩肠止泻 D助阳止 泻 E燥 湿健 脾37. 高 良 姜 治 胃 脘 痛 呕吐 与 其 什 么 功 效 有 关( )A 温 肝 止 痛 B温 中 止 呕 C 理 气 止 痛 D 行 气 散结 E散 寒止 痛38. 花椒治湿 疹瘙痒、妇人阴痒与其 何种功 效有关( )A 散寒止痛B 杀 虫C 温中健 脾D 祛 风去湿E 燥 湿 止痒 39. 具温肾助 阳的功效,可用治肾虚 阳痿、宫冷 的药物是( )A 附 子B 丁香C 小茴 香D 花椒E 吴茱 萸40. 患者脘腹 胀痛,得温痛减,舌 淡苔白,用 小茴香治疗,取其能( )A 温中散寒B 温肾助阳C 行气止痛 D温经通 脉 E温 胃止 呕41. 温 里 药 忌 用于()A 孕畜B 实热 证C 津血 亏虚证D 痰饮 咳嗽证E 阴 虚 火 旺证42.附子治亡 阳证,与下列哪些作用 有关( ) A 散肝寒 B 温脾 阳C 益肺气D 助 心阳E 补 肾阳43.下列药物 中,哪些不宜与附子同 用( ) A 白 及 B 贝母 C白 术 D 瓜 蒌 E 半 夏44.干姜的适应证是( )A 寒 呕B 冷泻 C亡阳 证 D 腰膝 冷 痛 E 腹 冷痛45.肉桂的适 应证是( )A 阳虚阳痿 宫冷 B心腹冷痛 C 寒 疝作痛 D 寒凝 痛经E 寒湿腰痛46.49、吴 茱萸 适 合 于 治疗( )47.A 寒疝 腹痛B 胃寒呕吐C 寒 湿脚气 D湿 热腰痛 E厥阴 头痛48. 丁香主要 用治()A 胃寒呕吐B 胃 寒呃逆C 虚 阳痿49. 花椒常用 于治疗的病证是( A 湿 疹瘙痒 B寒湿吐泻 CA 附子B 丁香C 吴茱萸 D肉桂 E高良姜 51. 小茴香常用以治疗的病证是()A 寒疝腹痛B肝寒少腹冷痛C虚寒头痛D胃寒脘腹胀痛E睾丸偏坠胀痛肺 寒 痰饮 D胃寒脘 痛 E) 虫积 腹痛 D中寒腹痛(二)填空题1药用附子为()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的加工品。

2附子的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等证候。

3在温里药中,治亡阳证时常相须为用的两个药物是(-()。

4肉桂的性味是(),有()、()、()等功效。

5干姜的功效是温中散寒、()、()。

6吴茱萸的使用注意是:因其性()、易(),故不宜多用、久服。

7高良姜的功效是()、()。

8附子的功效是散寒止痛、()、()。

9丁香的功效是散寒止痛、()、()。

10小茴香的功效是()、()。

(三)问答题1 试述吴茱萸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在化湿药这一章中,既能化湿又能止呕的药物有哪几味?2 试述附子中毒的临床表现。

3 简述干姜与附子性味功效的异同点。

4 何谓温里药?简述温里药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

5 何谓回阳救逆?(二)肿J部分一、填空题1 凡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用于治疗________________ 的方剂,统称温里剂.2 温里剂分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类,分别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为代表方剂。

3 理中丸之组成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吴茱萸汤之组成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的方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饴糖、蜀椒、干姜、人参组成的方齐廿是________________ 。

5 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倍用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 ________________ 而成;当归四逆汤为桂枝汤去加______________ 而成。

6 理中丸与吴茱萸汤共有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共有的药物7 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作用的方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作用的方齐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具有回阳救急,益气生脉作用的方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作用的方齐廿是____________________9 理中丸之功效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逆汤之功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下列方剂可治疗四肢厥逆,但四逆散所治之病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逆汤所治之病机为_________________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病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等症,主治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理中丸的君药是_________________ ,在方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小建中汤之君药是________________ ,在方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逆汤之君药是______________ ,在方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芍药在逍遥散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芍药汤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在当归四逆汤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1 理中丸中没有()①人参②生姜③甘草④白术2 吴茱萸汤中没有()①吴茱萸②人参③大枣④干姜3 理中丸与吴茱萸汤共有的药物是()①人参②干姜③生姜④大枣4 小建中汤与桂枝汤不同用的药物是()①芍药②桂枝③饴糖④甘草5 原方桂、芍用量比例为1: 2的方剂是()①桂枝汤②小青龙汤③当归四逆汤④小建中汤6 四逆汤组成中没有()①附子②人参③干姜④甘草7 温脾汤的组成中含有()①四逆散②四逆汤③理中丸④大黄附子汤8 四逆汤与回阳救急汤不同用的药物是()①附子②干姜③甘草④肉桂9 回阳救急汤组成中没有()①半夏②五味子③麝香④吴茱萸10当归四逆汤组成中没有()①桂枝②细辛③大枣④生姜11当归四逆汤与桂枝汤不同用的药物是()①桂枝②细辛③芍药④甘草12大建中汤中没有()①蜀椒②生姜③人参④饴糖13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共有的药物是()①蜀椒②芍药③大枣④饴糖14不含有干姜的方剂是()①理中丸②大建中汤③四逆汤④当归四逆汤15不含有人参的方剂是()①理中丸②吴茱萸汤③小建中汤④大建中汤16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作用的方剂是()①小建中汤②大建中汤③吴茱萸汤④理中丸17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作用的方剂是()①小建中汤②大建中汤③吴莱萸汤④理中丸18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作用的方剂是()①理中丸②小建中汤③大建中汤④吴茱萸汤19四逆汤之功用为()①回阳救急③回阳救逆③温中回阳④益气生脉20 当归四逆汤之功用为( )①温阳补血、散寒通滞②温经散寒、养血通脉,③温经散寒、祛瘀养血④活血化瘀、温经止痛21 不是理中丸主治的是( )①中焦虚寒证②厥阴头痛③阳虚失血④中焦虚寒所致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22 不是吴茱萸汤主治的是( )①阳明寒呕②厥阴头痛③太阳伤寒④少阴吐利23 既“辛甘化阳“又”酸甘化阴“的方剂为( )①理中丸②小建中汤③吴茱萸汤④四逆汤三、简答题1.2.3.4.5.6.7.8.9.六、论述题温里剂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温里剂分哪几类?各类适应证是什么?每类各举—首代表方剂.干姜在理中丸、四逆汤、小青龙汤、温脾汤中作用各是什么?四逆汤主治是什么?方中附子与干姜配伍意义如何? 写出两首附子、干姜同用的方剂,并写出各方的药物组成.写出两首桂枝、白芍同用的方剂.并写出各方的药物组成.阳和汤功效是什么?方中麻黄与熟地配伍应注意什么? 阳和汤和当归四逆汤均可用于血虚寒凝之证,二者有何异同?麻黄在麻黄汤、麻杏甘石汤、阳和汤、定喘汤、小青龙汤中作用各是什么?1 小建中汤与桂与桂汤在立法、组成和功效、主治方面有何区别?2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如何区别运用?3 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三方功用、主治有何异同?4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均以四逆命名,临床上如何区别运用5 试分析理中丸的配伍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