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制环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制环境

▪ 4,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即金融业务、工具、机构均国际化, 思维观念、制度规范与国际接轨。
金融中心按业务或影响范围可分为国际 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两类 .全球有
200多个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的作用
▪ 金融中心在加速资本集聚和辐射、促进市 场深化与金融创新、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 和影响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
▪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责无旁贷:上海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为远东 国际金融中心,现在是国内金融中心,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货物 吞吐量超过两亿吨,高出香港3500多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香港本 地的进出口总额相当;拥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及长江经济带的腹地, 需要更充分地其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资金集聚和辐射功能。
城市 直布罗陀 维尔京群岛 汉米尔顿
墨尔本 蒙特利尔
上海 斯德歌尔摩
温哥华 比利时 慕尼黑 巴哈马 摩纳哥
米兰 巴林 赫尔辛基 约翰内斯堡 马德里 维也纳 哥本哈根 奥斯陆 北京 卡塔尔 孟买 罗马 大阪
名次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自然形成模式依据需求反应理论,即金融体系的产生、变化、 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对金融业新的需求, 于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相应扩张,制度层面的金融决策与法 规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一金融体系的产生与发展途径中形成 的国际金融中心,称之为自然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自然形成 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典型有伦敦、纽约与香港。
体的
系国
、际
司金
法融
体中
系心
,,
DIFC


其 法 制 建 设 中 最
有 其 独 立 的 法
作予 法 参企 有,土建 治大
100%
提其、与业 阿地设上力
供独迪增占 联政,也推
了 法 制 保 障 。
立 的 立 法 权 、 司 法 权 , 为 金 融 中
拜 法 赋 予 金 融 中 心 金 融 自 由 区 的
London
790
1
0
New York
774
2
0
Hong Kong
729
3
+1
Singapore
719
4
-1
Shenzhen
695
5
Tokyo
674
7
+8
Chicago
661
8
-1
Shanghai
655
10
+25
Frankfurt
649
12
-4
Beijing
613
22
+29
Dublin
613
23
-13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 金融自由区,即“城中城”
金融中心正式开业。2004年9月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在运营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正式开始运营。 上它是完全独立的。虽然
目前已有100多家银行成为其会 员,国际各大银行的中东总部有 2╱3设于迪拜。
DIFC享有很大的自由,但 阿联邦亦保留一定的干预
权,以便在适当时候介入
相 当 成 熟 。 迪 拜 政 府 大 力 加仅 具 有 商 业 上
理置 位优 置越 给。 迪迪 拜拜 一位 个于 绝欧 好亚 的大 机陆 会的 。中
间 地 带
的与 力 事阿 以
海恐 度 件拉 及
外怖 , 后伯 迪
资活 阿 ,国 拜
金动 拉 美家 经
集有 伯 国手 济
▪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主动举措。我 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000年为4743亿美元,在APEC成员中仅次于美、 日、加。金融中心有利于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干预人民币汇率,也有 利于加速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吸引更多外资支援国内建设、同 时提供更多国际投融资渠道,还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中 国在世界经济金融事务中的影响力、维护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
排名变化 new new -3 -10 -2 -1 -6 -2 -7 -6 new new -7 3 -9 -10 -11 -9 -11 -10 -3 -10 -13 -18
评分 574 574 573 573 560 554 553 548 548 546 544 522 520 514 512 511 509 507 502 495 493 491 481 471 469
长 迅 速 的 金 融 服 务 业 等 领 域 。 特
主 导 地 位 而 实 施 的 限 制 , 允 许 外
的 所 有 权 , 结 束 了 该 国 数 十 年
酋 宣 布 将 于 年 底 允 许 外 商 在 一 些
策 等 方 面 也 给 与 了 大 力 的 支 持 。
为 金 融 中 心 创 设 良 好 的 外 部 环 境
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欧洲
美元市场,承担着世界上最
大的跨国借贷业务(占全球 的20%);是世界最大的国 际保险中心,航空与海上保 险占全球份额的23%;是世 界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年 成交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 是世界重要的期货市场,拥
有众多的商品交易所,其中
金融期货为世界第二,能源
市场为欧洲第一;是世界最 大的黄金交易市场。
▪ 1,较大的金融规模,从金融机构到金融从业人员,从金融 资产数量到金融业产值,从金融市场类型到金融产品品种, 都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
▪ 2,较显著的金融效率,资金的供应量大、流动速度快、收 益率高,金融市场自由交易、影响广泛,金融机构成熟稳 健、有效运营。
▪ 3,较可靠的金融稳定性,即环境较安全、体制较稳定、法 制较健全、监管较适度,金融风险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Taipei
609
24
+17
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法制环境
▪ 法制环境是国际金融中心所必须具备的一 项要素。
▪ 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中,法制起着 促进作用。
▪ 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中,法制起着 推动作用。
理论依据
▪ 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金融体系的产生有需求反应和供 给引导两种类型,相对应,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也有了两类截 然不同的模式:自然形成模式与政府主导模式。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
法制环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制环境
▪ 一、金融中心概说 ▪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法制环境 ▪ 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制环境 ▪ 五、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
一、金融中心概说
▪ 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大量聚集+金融市场比较发达+ 金融交易比较频繁+金融制度完善+金融调控能力 较强+中心城市
(三)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成果
▪ 上海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经过多年 来的先行先试,锐意进取,取得很大进展。
▪ 上海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场框架已基本确立。 金融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广度,都已位居世 界前列。
▪ 上海金融中心的规模实力、集聚能力和辐射 功能正日益增强。
▪ 上海金融中心的金融创新有成效。以人民币 产品为突破口 。
▪ 为企业提供投融资便利 、促进金融业及其 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的 调整 、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提高金融市场 的国际化水平。
金融中心的条件
▪ 内部条件:
▪ (1)合适的时区,从时差 上与其他国际金融市场衔 接进行连续交易;
▪ (2)优越的地理位置,交 通枢纽、天然良港;
▪ (3)稳定的政治环境; (4)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 有资金供给与需求;(5) 良好的人力资源;(6)发 达的金融市场;(7)优良 的金融服务环境,基础设 施完善;
▪ 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拥 有天然良港和广阔腹地。 纽约是世界最大的证券市 场和货币市场,位居世界 第二的外汇市场和金融衍 生工具市场;世界最大的 100家银行有95家在纽约设 立分支机构。
▪ 东京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拥 有全球第三位的外汇交易、 证券交易和金融衍生产品交 易市场,是国际最重要的离 岸金融中心之一;世界最大 的300家银行中有75家在东 京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 上海金融人才缺乏。纽约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是35万 人,而上海只有10万人不到。
▪ 上海金融软环境尚不理想。没有做到完全自主的决策空 间,缺乏健全的推进金融市场化的法律支持体系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加快 推进。
城市 伦敦 纽约 香港 新加坡 苏黎世 法兰克福 日内瓦 芝加哥 东京 悉尼 波士顿 弗朗西斯科 柏林 巴黎 多伦多 新泽西 卢森堡 德克萨斯洲 根西岛 华盛顿 马恩岛 格拉斯哥 阿姆斯特丹 迪拜 开曼群岛
▪ (8)健全的法律制度。
▪ 外部条件:
▪ (1)周边国家或地区 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对 金融充满渴求;
▪ (2)其他国家或地区 的政策变化导致资金流 向金融中心;
▪ (3)国际金融业的发 展新动向使金融机构向 中心云集;
▪ (4)国际金融市场的 创新与革新推动。
主要金融中心
▪ 伦敦是英国的经济中心,位 于泰晤士河的入海口。伦敦 拥有680家银行、800多家保 险公司,均居世界之首;是

有律作 心法别资来服如政融的再 得其 东金查元于首
2007 7
特体为 的律是更为务 府基远次 天次 有被禁”盛先
色系一 成地通大确业 在础见, 独, 一无恐。产,
之、个 立位过程保领年财设,政 厚地 个端怖“石阿 处监新 及,联度本域 政施在府 的理 安怀资 油联
。管兴 运授邦地地拥月、的政的 地位 全疑金 ,酋
散染 投 和中 发
地而 资 其积 达
。遭 商 他累 ,
到 普 西了 并
没 遍 方巨 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