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肠术PPT幻灯片

灌肠术PPT幻灯片


.
22
结束
.
23
【目的】
1.用于镇静、催眠。 2.治疗肠道感染等。
.
19
【准备】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病人准备 使病人和家属知道保留灌肠的目 的,取合适卧位,并排净粪便和尿液。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窗帘或屏风遮挡,酌 情调节室温。
.
20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目的和需配合事项,以取得合 作,协助病人排尿、排便。
.
11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目的】
解除便秘和肠胀气。 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有毒物质,减轻中毒。 为高热病人降温。
.
12
【准备】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
使病人和家属清楚灌肠的目的, 学会深呼吸和取合适的卧位,并 嘱病人排空膀胱。
3.用物准备 4.环境准备
3. 颜色 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陶土色 便,见于胆道完全梗阻;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粪便表面有 鲜血或便后有鲜血滴出,见于直肠息肉、肛裂或痔疮;霍乱、副霍乱粪便呈 白色“米泔水”样。
4. 气味 消化不良粪便呈酸败味;直肠溃疡、直肠癌呈腐败味;上消化道出血呈 腥臭味。
3. 气味和混合物 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发酵 而产生,气味因食物的种类而异。粪便中含有少量粘液, 有时可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
2
(二)异常粪便的观察
1. 次数 成人每日排便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且形状改变,应为排便异常。
2. 形状 粪便呈糊状或水样,见于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粪便干结坚硬,有时呈 栗子样,见于便秘;粪便呈扁平状或带状,见于直肠、肛门狭窄或肠道部分 梗阻。
关闭门窗,窗帘或屏风遮挡。
.
13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安置卧位 润管排气 插管灌液 拔出肛管 整理记录
大量不保留灌肠
.
14
【注意事项】
消化道出血、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病人,溶液量不得超过 500ml,压力要低(即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充血性心力 衰竭或水钠潴留的病人禁用等渗盐水溶液灌肠。 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灌肠时病人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 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与 医生联系给予紧急处理。
.
16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安置卧位 排出气体 插管灌液 拔出肛管 整理记录
.
A
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17
【注意事项】
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 灌肠液注入的速度不得过快。 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夹住肛管,防止空气 进入肠道,保留灌肠术
保留灌肠术是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 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目 的的技术。
5. 混合物 粪便中混有大量粘液常见于肠炎;粪便中伴有脓血常见于直肠癌、痢 疾;肠道寄生虫感染粪便中可见蛔虫、蛲虫等。
.
3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便秘病人的护理
便秘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排便 次数减少,粪质干硬,排便困难。
.
4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二)腹泻病人的护理
腹泻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肠蠕动增快,排 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
.
6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三)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排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 不自主排便。
.
8
四、灌肠术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 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 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 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目的的技术。
.
10
第二节、灌肠术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术
不保留灌肠术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保留灌肠术
插管灌液 缓缓注入药液,药液注入完毕后,再注入5~10ml温开水,并抬高肛管末
端夹管。
拔出肛管
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置弯盘内,擦净肛门,垫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 按揉。嘱病人取舒适体位,让病人尽量忍耐,保留药液1h以上。
整理记录 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洗手、观察病人反应并记录。
.
21
【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卧位,慢性痢疾者应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者应取
安置卧位 右侧卧位,臀部移至床沿,脱裤至膝部,抬高臀部约10cm,臀下垫橡胶单
及治疗巾,臀边放弯盘。
润管排气 戴手套,注洗器抽吸药液,连接肛管并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空气、夹管。
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管轻轻插入10~15cm,固定肛管,松夹,
灌肠术
.
1
一、粪便的观察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2次(婴幼儿3~5次),平均量100~300g。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便 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的不 同而发生变化。
正确评估病人,了解灌肠的目的和病变部位,以 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插管的深度。 肠道感染的病人,最好在晚上睡觉前灌肠,因为 此时活动量小,药液易于保留吸收。 灌肠前嘱病人排便,选用的肛管要细,插管要深, 液量要小,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使灌入药液 能保留较长时间,利于肠黏膜对药液的充分吸收。 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及排便失禁的病人均 不宜保留灌肠。
.
15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术
【目的】
为年老体弱、幼儿及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病人软化粪便,解 除便秘。 排出肠道积气,减轻腹胀。
【准备】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病人准备 使病人和家属知道灌肠的目的、操作程序和配合要 点,学会深呼吸并取合适的卧位。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窗帘或屏风遮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