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急救四大基本技术PPT精品课程课件20

外科急救四大基本技术PPT精品课程课件20


包扎bind up
现场包扎的一般原则 1、接触创面的里层敷料应选用相对最干 净的材料。 2、包扎范围应超出创面边缘5~10cm。 3、包扎时勿用手接触创面,动作要轻柔, 特别对骨折伤员不可造成继发性损伤。
包扎
4、松紧度适宜,既保证敷料固定牢靠,有效 的加压止血,又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5、在血管和神经表浅或集中的部位要有足够 厚的村垫,以免压伤。如腋窝、肘 窝、腘窝及 腓骨小头处;皮肤直接相接触处也应衬垫隔开, 如指(趾)间。 6、加压缠绕绷带时应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实施 加压。
标题栏
止血hemostasis
• 800ml ,内出血,外出血
• 出血性质的判定
• 动脉出血 鲜红色,涌出,呈喷射状,速度快,量大,尤其
是四肢大的动脉出血,如不及时止住,很快导致失血性休
克,甚至死亡。 • 静脉出血 暗红色,缓缓流出,较快,量渐增多。 • 微血管出血 渗血,常可自行凝固。创面大时可造成大出血。
包扎
起到止血、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进一步污染、 减轻疼痛的作用 现常用的制式急救包有3种:三角巾急救包、四头带 和绷带,都经预先消毒压缩,包装处理备用。但大多 数情况下,急救现场无此类敷料,为了尽快覆盖创面, 必须就地取材,寻找相对于净的毛巾、衣物等材料, 将其折叠或角上扎布带以代替制式敷料。
敷料加压止血
头部加压包扎止血(最为常用)
止血
4、指压血管止血法:
⑴ 面部出血:下颌角处的面动脉。两侧。 ⑵ 颞部出血:耳前对着下颌关节,颞动脉。 ⑶ 颈部出血: ⑷ 腋窝及肩部出血:锁骨下动脉 ⑸ 前臂出血:肱动脉。 ⑹ 手掌、手背的出血: ⑺ 手指出血: ⑻ 大腿出血:股动脉。 ⑼ 小腿出血及脚部出血:腘窝 腘动脉,足趾
精品课程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外科急救四大基本 技术
授课人:XX XX
开始上课!
外科急救四大基本技术
1 2 3 4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原则: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思考题1
1.一厨师斩猪骨时不小心斩断了左食指,血流 不止,你该如何处理? 2.某同学打篮球时不小心致左前臂闭合性骨折, 现场没有夹板、石膏,只有几块毛巾、几本杂 志,你该如何处理? 3.一老人家走路时不慎摔倒致腰部疼痛,考虑 为腰椎压缩性骨折,你作为急救医生该如何指 挥搬运?
锁骨骨折固定
锁骨骨折固定
前臂骨折
充气夹板
颈 围 固 定
颈托固定
颈托固定
【注意事项】
1. 先后次序 2. 外露骨折端不能回纳 3. 固定需跨关节 4. 固定时注意避免局部组织受压 5. 固定的松紧度 6. 固定后指(趾)端应外露 7. 固定后保持功能位,定期X线复查
【操作方法】 1. 环形包扎法 2. 蛇行包扎法 3. 螺旋型包扎法 4. 螺旋反折包扎法 5. “8” 字包扎法 6. 回返包扎法 7. 其它:三角巾、胸腹带等
螺旋式包扎
“8”字包扎法
手部“8”字包 扎
头部回返式包扎
头部回返式包扎
头部三角巾包扎
头部三角巾包扎
头部三角巾包扎
止血方法
1、创口手压止血法:最简单、迅速。 不能持久,不便于创面的处理、包扎,不易达到对大血 管损伤止血的目的。
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毛细
血管出血。松紧度以能达到伤口止血但不影响其远端血 运为宜。 3. 局部外用:肾上腺素、速乐绢,立止血、vk1等,云南 白药,胶水,明胶海绵。
气囊止血带止血(上肢压力250mmHg, 下肢300mmHg)
止血
6、钳夹结扎法:由于需较为严格的条件和技术,一 般不适于现场急救。 7、抗休克裤:可用于盆壁、膀胱后出血的止血。不 仅可对该区域出血部位加压,减少出血,而且可相对 固定骨盆和下肢骨折,驱回下肢、腹部血液,增加脑、 心灌流量。但现场往往难以得到此类器材。
肱动脉指压止血
指动脉压迫
尺、桡动脉指压止血
颞浅动脉指压止血
面动脉指压止血
股动脉压迫止血
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
屈肢加压止血
上臂止血带止血
止血
5、止血带止血法: (1)方法:抬高2min,使血液回流。局
部垫。 气袖带止血带最好, 橡皮管(带)。
止血
5、止血带止血法:
(2)注意事项: ①位置 ②衬垫平整,防止局部压伤; ③松紧 ④时间,交代 ⑤放松 ⑥力争缩短时间,尽量不能超过5小时。
头部三角巾包扎
肩部包扎
肩部包扎
单胸包扎
双胸包扎
腹部包扎
腹部包扎
臀部包扎
臀部包扎
臀部包扎
手部、足部的包扎
手部、足部的包扎
手部、足部的包扎
手部、足部的包扎
胸带“叠瓦式包扎”
【注意事项】
1. 注意伤口、异物及脱出内脏情况, 不要轻易取出异物。 2. 松紧适中,指(趾)端外露 3. 包扎后肢体保持功能位置 4. 包扎程序: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腹内脏器脱出的包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异物刺入的固定
固 定(Immobilization)
【适应症】
适用于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复位 后的固定 关节扭伤、挫伤或者软组织、韧 带损伤后固定
【操作方法】
1. 夹板捆扎固定 2. 石膏绷带固定(上肢10-12层 下肢 12-15层)
3. 常见部位骨折的临时固定法 (1)锁骨骨折固定 (2)上臂骨折固定 (3)前臂骨折固定 (4)股骨干骨折固定 (5)小腿骨折固定 (6)脊柱骨折固定:颈椎骨折固定、 胸椎腰椎骨折固定
【注意事项】
1. 动作轻稳、敏捷、协调 2. 脊柱脊髓损伤保持脊柱轴线 3. 不同伤情和环境采取不同的搬运 方式 4. 搬运过程注意观察病情 5. 注意先后次序
保持轴线
保持轴线
思考题2
•四大技术操作的适应症及注意事 项?
搬 运(Transit)
【适应症】不能或者病情不宜自己行走的伤 病员 【常用方法】 徒手搬运 (1)搀扶 (2)背驮 (3)双人搭椅 (4)拉车式
铲式担架
搀扶
背驮
搭椅
拉车式
2. 器械搬运 (1)担架搬运 (2)可折叠式楼梯搬运椅或者椅子 搬运 (3)床单、被褥搬运
3.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1)脊柱、脊髓损伤 (2)颅脑损伤(半卧位) (3)胸部损伤(坐位或半卧位) (4)腹部损伤(仰卧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