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数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PPT教学课件
高一数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PPT教学课件
第2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3 空间直角坐标系 2.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课标点击 栏 目 链 接
1.掌握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会用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 题.
典例剖析 栏 目 链 接
求几何体中两点间的距离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1,5,2)、B(2,3,4)、
C(3,1,5).
规律总结:如何理解公式的内涵是学习公式时应
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说两点间距离公式提供了
进行数形结合这种思维训练的平台,因此不仅要 栏
目
注意公式的外在表现形式,还要挖掘其内在的东
链 接
西.当然本题中方程结构形式比较整齐,容易看
出来,还应注意结构不整齐的情形,可尝试进行
配方解决.
栏
(1)求△ABC中最短边的边长;
目 链
(2)求AC边上中线的长度.
接
分析:本题是考查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运用,直 接运用公式计算即可.
解析:(1)由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AB= (1-2)2+(5-3)2+(2-4)2=3,
BC= (2-3)2+(3-1)2+(4-5)2= 6,
AC= (1-3)2+(5-1)2+(2-5)2= 29,
则点 A 的坐标为________.
栏
目
链
解析:设点 A 的坐标为(0,y,0),则由已知得:
接
(0-0)2+(y-1)2+(0-2)2=5.
解得 y=0 或 2.
答案:(0,0,0)或(0,2,0)
空间坐标系中距离公式的几何意义
试解释方程(x-12)2+(y+3)2+(z-5)2=36的几何意
栏
栏
∴△ABC 中最短边是 BC,其长度为 6.
目 链
接
(2)由中点坐标公式得,AC 的中点坐标为2,3,72.
∴AC 边上中线的长度为
(2-2)2+(3-线段的长度, 目
链
解决一些与长度有关的问题.
接
►变式训练
1.已知点 A 在 y 轴上,点 B 的坐标为(0,1,2),且 AB= 5,
义.
目
链
接
分析:分析方程的结构可知,这是空间两点(x,y,z) 和(12,-3,5)距离的平方等于36.
解 析 : 因 为 (x - 12)2 + (y + 3)2 + (z - 5)2 = 36 , 所 以 (x-12)2+(y+3)2+(z-5)2=6,这表示动点(x,y,z)和(12, -3,5)的距离等于 6,因此方程表示空间到定点(12,-3,5)的距离 等于 6 的点的轨迹,即为球心是(12,-3,5)、半径为 6 的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