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训练答案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训练答案


3、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 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 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 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美 丽,一个丑陋。但是主人却看中丑陋的,轻视美丽的。阳朱问 他缘故,旅店主人回答说:“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 所以我不认为她美;那个丑的自认为丑陋而恭顺,所以我不认 为她丑。”阳子说:“弟子们记住!品德高尚而又不自以为贤 明的人,到哪里去不受尊重呢?”
6.使者与元褒一起到了京师,元褒就因这事犯罪被免去官职。 (采分点:“诣”“坐”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7.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桓公任 命管仲为上卿,可是齐国还没有治理好。 (采分点:“临”“以为”“治”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4分)
8.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驱使富有的人。”桓公赐给他 齐国一年的市场税收,可是齐国还是没有治理好。 (采分点:“使”“租”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9.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 近的人。”桓公立即尊称他为仲父,于是齐国就治理得很好了, 终于称霸天下。 (采分点:“制”“霸”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10.从前,魏武侯谋划事情很恰当,大臣们没有谁能赶得上他 的,(魏武侯)退朝后(露出)喜悦的神色。 (采分点:“当”“逮”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14.他的心思和我疏远了,他又怎能遵守我的意见哪怕满一个月 (时间)呢? (采分点:“外”“期”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15.假如您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您认为)可以吗? (采分点:“遘”“明哲”、省略句式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4分)
六、 ⑴夫子患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请让我们用活人(为他)殉 葬。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莫”“请”的翻译、介宾短语后置和省 略句式)
1.逮捕大盗没有抓获,因此获罪被免职。盗贼被擒获后,他才 得以官复原职。 (采分点:“坐”“执”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2.按照洪武年间的旧制,派使者去慰劳和赏赐,这样清官和贪 官就会被区分开来,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受到勉励。 (采分点:“故事”“赉”“劝”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4分)
3.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所到之处以办事认真严厉著称,但 对待属下多脾气暴躁。 (采分点:“至”“接下”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⑵尽管如此,但他患病应当去伺候的人,哪一个比得上他的妻 子和家臣呢? (提示:本题重点考查"虽然"的古今异义和固定结构“孰若”的 翻译)
(3)如果要这样做,那我就想用你们两个人来殉葬。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 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 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琢玉的人认为是块宝, 因此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认为不贪(这种品质)是宝,你认 为玉石是宝,假若把玉给我,(咱俩)都失去了宝。不如各人拥 有自己的宝。"
2、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 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 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 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 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 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 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11.最近有人把楚庄王的话说给您听吗? (采分点:“语”“闻”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12.我听人说过,能自己找到老师的诸侯可以称王,能自己找 到朋友切磋的诸侯可以称霸,自我满足而群臣没有赶得上的就 会亡国。 (采分点:“王”“霸”“足己”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4分)
13.(古塘)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学使常常用重金 来招请他。 (采分点:“既”“延”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3分)
4.有个商人被盗贼抢劫,他怀疑是同住的人所为,便抓住他送到 官府,元褒观察这人神色显得冤屈,而且言语上也显得理直气壮, 就放了他。 (采分点:“为……所”“正”“舍”及语意通顺各1分,共4分)
5.使者依据条例责问元褒说:“为什么贪图金钱而放走强盗呢?” (采分点:“簿”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 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 对曰:“王 之功至于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 皮对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 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魏惠王对卜皮说:“你听说我的名声怎么样啊?”回答说: “我听说大王慈祥仁爱。”魏惠王很高兴地说:“既然这样, 那么效果将会到什么地步?”回答说:“大王的功效会到亡国 的地步。”魏惠王说:“慈祥仁爱,是做好事,做好事而灭亡, 为什么呢?”卜皮回答说:“慈祥的人不狠心,仁爱的好施舍。 不狠心就不惩罚有过的人,好施舍就不等有功而奖赏。有过错 不被治罪,没功劳却得到奖赏,即使灭亡,不也应当吗?”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婢女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仲孙 它进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你的婢女不穿丝绸的衣 服,马不吃精饲料,人们都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不能替国家增添光 彩吧。"季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国人,父老乡亲们 吃粗粮、穿破衣服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这样做。父老乡亲吃粗粮、穿破 衣服,而我却把我的婢女和马打扮得美丽的,恐怕不像辅佐国君的人了。况 且我只听说以高尚的德行及光荣作为国家的光彩,没有听说过以婢女和马的 华丽来为国增光的。"季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仲孙它)禁闭 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婢女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杂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