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下):57 介之推不言禄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下):57 介之推不言禄

一、趣文导读
原不识字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

”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

”主人曰:“家无臧获,凡洒扫庭除,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曰:“可。

”主人曰:“或家人妇子欲买零星杂物,屈先生一行,可乎?”曰:“可。

”主人曰:“如此,幸甚!”师曰:“仆亦有一言,愿主人勿讶焉。

”主人问何言?师曰:“自愧幼时不学耳!”主人曰:“何言之谦。

”师曰:“不敢欺,仆实不识一字。


(选自冯梦龙《笑林广记》)【译文】
有个人要请一位先生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一个人来应聘,主人说:“我们家贫穷,可能有很多对先生失礼的地方,您看怎么样啊?”这位先生说:“不用这么客气,我本来就没什么计较的。

”主人说:“吃蔬菜,可以吗?”答:“可以。

”主人说:“家里也没什么重活儿,凡是打扫庭院,开门关门,有劳先生做,可以吗?”答:“行。

”主人说:“有时家里人,妇女孩子想买零星杂物,委屈先生去跑一趟,可以吗?”答:“可以。

”主人说:“如果是这样,就太好了!”之后,先生也说:“我也有一句话,希望主人不要惊讶。

”主人问他什么话?先生说:“我自愧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主人说:“何必说这样谦虚的话。

”先生说:“不敢欺骗你,我其实一字不识呀!”
二、美文精读
【作品卡片】
《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编纂的《春秋》而作。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

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广为传颂。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文言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古今对碰】
【作品赏析】
本文通过具体事例,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介之推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并且孝敬母亲美好品行。

介子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这种品行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另外本文通过介子推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不齿行径,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贪求名利福禄的高洁品行。

三、强化训练(共28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
①晋侯赏从亡.者()②禄亦弗及.()
③天实置.之()④上下相蒙.()
⑤盍.亦求之()⑥以死谁怼.()
⑦尤而效.之()⑧言,身之文.也()
⑨与汝偕.隐()⑩以志.吾过()
2.翻译。

(10分)
①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②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③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④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⑤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3. 你认为介之推是怎样一个人,介子推的母亲又是怎样的人?(4分)
4. 介之推不受赏禄的行为究竟是迂腐还是大丈夫精神?你怎么看?(4分)
参考答案:
3. 介子推是一个轻生死、重名节,轻功利、重义节,轻物欲、重气节的君子。

介子推的母亲是一位豁达而
又很有见地的好母亲。

4. 略。

只要言之成理就可。

四、真题链接(2015年)
阅读《介之推不言禄》,完成1—3题。

(共14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
①晋侯赏从亡.者()②禄亦弗及.()
③天实置.之()④上下相蒙.()
2.翻译。

(6分)
①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②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③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3. 你认为介之推是怎样一个人,介子推的母亲又是怎样的人?(4分)
参考答案:
3. 介子推是一个轻生死、重名节,轻功利、重义节,轻物欲、重气节的君子。

介子推的母亲是一位豁达而又很有见地的好母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