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中考作文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他在著作《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就曾经提出过,写文章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文章当以理致为心旅,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而为冠冕。

理致为心旅,心中要有格局,要有格调,要有思路,要有思想。

气调为筋骨,气调是字词和音韵背后的一个东西。

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气调,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好文章。

事义为皮肤,颜之推要求文章中要有“事义”,要用典合宜,以事实意义为文章的皮肤。

华而为冠冕,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身上的穿戴要美观好看,而对于文章来说,需要讲究行文的华丽优美。

一、中考作文四大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比如:微笑面对生活。

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比如:给自己一些话题作文: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你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

比如: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

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

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比如: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

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大业;长者的指导与教诲,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人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命不凡。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二、哈尔滨中考作文题型1.全命题作文2.材料作文二选一三、哈尔滨近年来中考全命题作文命题方式和特点:直接命题:题目简洁明了,要求一目了然。

《微笑面对生活》比喻命题:题目有一定的喻意,审题时必须先明确题目的喻意,然后才能紧扣主旨作文。

《面对那座山》(山可以看做是困难,可以把中考看做山,可以把父亲看做山。

山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山)配提示语命题: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语,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后,再按要求作文。

2021年:泰山、黄山……都是自然界壮美秀丽的山,理想、成就……都是人生要努力攀登的山,苦难、挫折……都是人生要跨越的山。

请以“面对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0年:微笑,多么温暖的表情。

收获鲜花掌声时你不要欣喜若狂,而要用微笑淡然面对,才能把握自我;遇到崎岖坎坷时,你不要消沉沮丧,而要用微笑乐观面对,才能突破自我;在平常的日子里,你也要面带微笑,去发现生活的美好……请以“微笑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如何审题何为审题呢?指对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等作全面审视。

命题作文的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

如何审题?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

审清内涵,明确题目范围及重点。

审题四法:1.找准题眼法一般来说,文章有“文眼”,诗歌有“诗眼”,命题作文的题目有“题眼”。

题眼: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审题时找准了题眼,就是把握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哈尔滨命题作文的特点是:题目结构是动宾短语,或主谓宾结构,那么,“题眼”就是那个名词或代词。

比如:面对那座山微笑面对生活彼岸并不遥远不变的是那份痴迷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入门不成曲调也是歌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

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

比如:面对那座山再比如:《花落春犹在》花落:应时而生的美景、人物、机遇的逝去春犹在:象征一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某种美景、人物、机遇的虽然逝去了,但那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还在。

3.添加语素法有些词或短语,可以加上限定词,构成语境,明确写作内容。

比如: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不变的是(读书的)那份痴迷4.化大为小法有些题目比较宽泛,或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我们可以化大为小,虚实结合。

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你的:可以是具体的身边人和事:同桌、父亲、语文……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节约、诚信、青春……五、注意事项1.辨明文体虽然现在许多命题作文不限定文体,但对初中生来说,我们只考虑一种文体:记叙文。

2.选材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字数、时间、地点、叙述的对象及关系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材料三个类型:情感类、励志类、感悟类3.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适合小题大作的中考题目如:《入门》《面对那座山》《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攀登》《不成曲调也是歌》……适合大题小作的题目,一般是命题范围较大题目:《十六岁的天空》《中国梦》《生活,因变化而精彩》《微笑面对生活》学会“以小见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滴水而见太阳的光辉”因此,这样的题目选材一定具体,角度一定小而巧。

六、审题练习例1:《这也是一种美丽》关键词一:也本题写作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关键是如何在行文中巧妙的点题——也。

“也”,表示同样。

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达到了统一。

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文中要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更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

例1:《这也是一种美丽》关键词二:这“这”,指示代词,比较近的事和物。

比较近,就暗示所写内容要突出真实、真切,最好是写亲身感受。

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等。

例2:《世界因你而精彩》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

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

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七、写作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

命题作文的立意是命题作文创新的关键。

立意的“三重屏障”情境的屏障自我的屏障表达与有效表达之间的屏障当面对一道作文题时,许多同学会一下子陷入茫然无措,不知要表达什么,从何说起,这就是第一重屏障,情境的屏障。

第二种屏障,是突破自己。

对于自己要写的这道作文题,许多同学在思考之后,能够想到很多想表达的东西,但是很难把它较好地表述出来,反而让读者以为你的文章思想混乱,或者没有思想。

第三种屏障,是表达与有效表达之间的屏障。

想的很好,但是把它写出来之后,却充斥着老话套话,让读者觉得面目可憎。

如果想彻底打破立意的“三重屏障”,需要长时间大量的钻研和积累,今天,我们先从“文章最忌随人之后”这一点切入,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

元代戴师初老先生的话,说:“凡作文立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

”他说的是,当我们在写作立意时,第一个闯进我们脑海的想法,只怕是世界上的俗语,是常识,称不上是观点,很可能是老生常谈的、被翻来覆去说烂了的东西,如果不想自己的文章变成陈词滥调的话,最好是别用,接着继续思考。

接下来脑海中浮现的想法,应该能比你的第一反应要好上一些,但是多半依然是社会上主流的、常用的观点,出不了新意,所以也可以放弃这个思路,不要用。

放弃了前两种思路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三种思路,应该就是精妙之语了,这才可用。

举例:《红绿灯的启示》面对这个题目,你准备如何立意呢?相信第一个跳到你的脑海里的想法,一般都是“红灯停,绿灯行”,而这很显然是“陈言”,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都熟悉的生活常识,我们应该将这个思路扫去。

有一些同学顺着这个思考方向继续发散,又得到个点子:这个题目,应该是想告诉我们要遵守规则吧!这算是一个观点,但它也就是戴师初先生所谓的“正语”,也是没有写的价值的。

第三层思考,规则是怎么来的?规则,平常看起来如此冷漠无情,可是在他诞生的初衷却有着温情的一面,保护弱者,仁厚而善良。

很多我们现下习以为常的规则和习惯,其实都是经由前人无数的试错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的累积而进化得到的。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规则在进化的过程中,都是坎坷和曲折的。

只要是好的规则,只要代表着人类文明和人类利益的向上的、向善的方向,那么总会有人去坚持,去追求,它的发展不会停滞,阻碍永远只是暂时的。

立意公式:谁?——即涉及的人物做了什么?——即具体事情结果怎样?——即总结事件带给你怎样的启发与感悟学会审题,找准立意,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实战演练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面对挫折、克服胆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

但是,如果我们不小心丢掉了自信,要怎么把她找回来?请以“我找回了自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关键词——找回了立意:(什么事?)1.学习压力大,考砸了,经过努力,成绩上来了2.游泳,呛水,不敢,经过帮助或训练,游得很好3.上课不敢发言范文1:我找回了自信“岁月在无声地溜走,终于,采野花、数星星的日子纷纷飘散在发黄的挂历上,离我们远去,那份快乐也将永远被锁在记忆的门槛里。

随之而来的,是幻想破灭后的绝望和失落。

但,我不甘失败,我不甘寂寞,我要点燃我的心烛,让它驱散弥漫在我周围的黑夜,让它熔化覆盖在我心头的片片寒冰……我,要找回自信。

”写完上面的话,她合上了自己精美的日记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抽屉,扣上锁,同时,也把那份自信埋入心底。

她,一个有极强好胜心的女孩,转入重点中学快半年了。

从一个很普通的学校转到这里,她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

在这里她没什么朋友,最让她心烦的是她的成绩。

每次成绩表排出来,她的名字几乎都在长蛇阵的最下层。

每当想到这个,她都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似乎她前面的名字有千万吨重,压得她快要窒息了。

她要奋发,她要无愧于所写下的话,要付之于行动。

于是,她不再整天空想那些无用的虚幻的东西,因为她知道要面对现实,不能做空想主义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