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
由于周期表能够精确地猜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初步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熟悉,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详细”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校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同学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觉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
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详细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究,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详细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
历史上原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
依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现]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挨次从左到右排列;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挨次)。
[过渡]假如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讨论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比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4.族的概念是什么?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6.各族有何特点?[老师归纳小结][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横行--周期①概念①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①特点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b.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1~8重复着周期性的变化,第一周期除外;c.每一周期从左到右依次是:碱金属____,过渡元素____,稀有气体____。
2、纵列--族①概念①主族和副族对比;①特点:a.主族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b.还有一个第0族和一个①族。
[老师讲解]通过上述的学习若给大家一个原子序数,应当快速而精确的推断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反过来若知道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推断出它的原子序数和写出它的原子结构简图。
这需要大家最好能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通过增加或削减来推断之。
[随堂检测]1、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A、142434B、263135C、51520D、111718[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教学反思:本章学问的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但要深刻地理解并运用它们,必需用有关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学问作基础。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包括分析简洁化合物的形成等都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否则,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有关原子结构的学问,是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和运用元素周期表必不行少的。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问技能:使同学初步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力量培育: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科学思想: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熟悉,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科学品质:通过同学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科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详细”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续表续表续表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3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力量增加,即金属性渐渐增加。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渐渐增加。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推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简单,金属性越强;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3.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像性和递变性:1)相像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渐渐增大(K反常) ①熔点、沸点渐渐降低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像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像性和递变性(二)卤族元素: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1)卤素单质的颜色渐渐加深;2)密度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上升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 H2 = 2 HX卤素单质与H2 的猛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 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推断依:1. 从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推断。
2.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力量减弱,失电子的力量增加,即非金属性渐渐减弱,金属性渐渐增加。
3.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打算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应原子结构。
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像性和递变性打算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像性和递变性。
三.核素(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视。
(3)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核素核素:把具有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1)两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4课题:元素周期表①[学问与技能]: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学问,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细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同学求知欲和学习热忱,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
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今日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提问]:有那位同学知道到目前位置人类已发觉了多少种元素?[同学回答]:112种,投影元素周期表,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谁发觉呢?[指导阅读]:门捷列夫图象[思索与教流]:门捷列夫发觉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根据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讲解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觉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像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老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学问。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设问]: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挨次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在发觉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觉,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思索与教流]: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仔细分析、观看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3.将上述1-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挨次从左到友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设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同学回答]:(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老师精讲]:对。
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下面,我们先来熟悉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老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5的有关内容。
[设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同学回答]: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根据原子序数递增挨次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设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归纳小结]: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课堂反馈]: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同学回答]: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其次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老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由于始终有未知元素在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