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标要求】: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
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
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1)齐桓公称霸。
(2)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
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突破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
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
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
学生方面:1、利用历史成语故事的出处,让学生根据史实解释成语,得到启示,提高文学修养。
2、通过绘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渗透地理学科知识。
3、设计历史小话剧“纸上谈兵”,并编排。
4、利用齐国、晋国进行的改革,让学生联系今日中国之改革,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
5、用“卧薪尝胆”的启示,向学生渗透人应该有志向和毅力。
6、通过学习本课的史实,挖掘人才、改革、富国的关系,渗透创新的观念。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识:请复习小导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
教师作评价。
二、导入新课:播放flash动画:《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导入新课。
/show/77VtXvAzXSSHIwXv.html〖屏幕显示〗组织学生讨论:1.这个片子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烽火戏诸侯)2.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讲的一个什么故事相似?(狼来了)3.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烽火戏诸侯和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西周灭亡后,东周开始。
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时期。
〖屏幕显示〗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前770~前476年)1.著名霸主:【师】同学们,关于春秋五霸,你知道些什么?【生】(踊跃发言)【师】归纳: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本课需要我们识记掌握的主要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展示《春秋五霸简图》,百度图片搜索:/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BA%C7%EF%CE%E5% B0%D4%BC%F2%CD%BC&in=7315&cl=2&lm=-1&st=-1&pn=21&rn=1&di=27874091160&ln=321&fr=&fm =detail&fmq=1331862223750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 2.齐桓公首霸原因【师】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以齐桓公的身份)。
【师】归纳:〖屏幕显示〗①优越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山海渔盐,经济富裕【师】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师】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造、开发、利用)【师】要实现这个转化过程,最需要什么?(人才)【师】齐国是否重用人才?重用什么人?(管仲)②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③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师】管仲,是齐桓公首霸的关键人物.齐国的改革主要是由他负责实施的. 〖屏幕显示〗【师】何谓“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有什么高明之处? (指导学生阅读“尊王攘夷”的注解。
)【生】答略【师】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对外扩张。
〖过渡〗齐桓公称霸为诸侯国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典型的是晋楚争霸。
3.晋楚争霸——问鼎中原【师】在晋楚争霸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生】城濮之战〖屏幕显示〗【师】对!这场战役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生】退避三舍!【师】“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的时代,晋楚争霸持续了很长时间,到了楚庄王时期,打败了晋国,楚庄王取而代之,做了中原霸主。
【师】春秋未年,江南吴越两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卧薪尝胆)【师】哪一个同学能否讲述一下这个故事?由一个学生手持自制卡片“卧薪尝胆”介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启发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过渡〗从刚才的学习和思考中,同学们了解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等霸业的过程和不同方式。
现在请同学们谈一谈,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你能得出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和国家走向富强的启示吗?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富国强兵的关键所在归纳: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所以,作为一名学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过渡〗经过春秋近三百年的争霸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周王的地位一落千丈,周王几乎被遗忘,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
这样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国家,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二、战国七雄——七雄并立(前475~前221年)1.战国的形成:【师】(1)以故事形式讲述,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幻灯片展示)(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幻灯片展示)展示《战国七雄简图》,百度图片搜索:/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5%BD%B9%FA%C6%DF% D0%DB%BC%F2%CD%BC&in=26817&cl=2&lm=-1&st=-1&pn=10&rn=1&di=19622256450&ln=434&fr=&f m=detail&fmq=1331858647640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相关小字部分,了解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知道孙膑所起的作用。
【师】与长平之战有关的成语是什么?(纸上谈兵)接下来,我们请同学们来表演一下“纸上谈兵”小话剧(角色有赵括、赵括之母、廉颇、旁白——由教师用卡片展示人物角色)旁白:长平之战,赵王听信谣言,撤下廉颇,而换上赵括廉颇(语重心长):秦军现在士气正盛,锐不可挡。
我军应当以守为主,耗其士气,以期其自退。
赵括:大敌当前岂能不打?你是老了,我可不能辱没了我将门虎子的名声。
赵母(担忧):孩儿,你空有腹中的万卷兵书,而无实战经验,纸上谈兵是万万不可的。
你要听廉颇老将的话才是。
赵括(不以为然):他只是胆小如鼠之辈而已,母亲,你放心,我一定不辱没赵王使命,全军出击,攻破强敌。
赵母(无奈):哎……赵国亡矣!廉颇(连连摇头)学生自己反思“纸上谈兵”的历史教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事不能眼高手低;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等。
同学们的这场表演非常精彩,在这场战役中,赵国四十多万人被坑杀。
这场战役是战国时期最残酷的战役之一。
此后赵国力量严重削弱。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
【师】同学们学习春秋战国一课后,能否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一段历史时期最显著的特点?【生】战争【师】战争给整个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辩论,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全面看待。
战争的确造成了很多的破坏,但同时它也加快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三、小结:学生齐声朗读歌谣,并抄下来:(幻灯片展示)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
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马陵孙膑谋。
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
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年代。
从政治历史的角度看,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变迁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
从文史的角度看,则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那么,有秦国在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后,独占鳌头,摆出了咄咄逼人、无敌于天下的架势,是笑得最后的国家。
但是不是笑得最好,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四、课堂作业: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王嬴政3.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A.吴国B.晋国C.齐国D.宋国4.下列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纸上谈兵B.朝秦暮楚C.卧薪尝胆D.退避三舍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东和最西的分别是( )A .齐和秦B .燕和楚C .韩和赵D .赵和楚6.你知道我国的山西为什么被称为“三晋之地”吗?( )A .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B .人们的约定俗称C .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D .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7.右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8.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 .城濮之战B .赤壁之战C .官渡之战D .马陵之战9.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