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第六版第六章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第六版第六章配位化合物
[Cu(NH3)4]2+ 四 氨 合 铜 (II) 配离子
配体数(以汉字数码表示) 配体名称(不同配体之间有时以圆点(·)分开) 合(表示配位结合) 中心原子名称 中心原子氧化数(加括号,以罗马数字表示)。
配体顺序
(1)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CoCl (NH3)3en] 2+ 一氯 . 三氨 ·乙二胺合钴(III)配离子 (2) 先列出阴离子,后列出中性分子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ion compound)
主讲人 董秀丽副教授
学习要求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位平衡的移动 (包括酸碱度、沉淀平衡、其他配位平衡的影 响),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理解:螯合效应及影响螯合物稳定的因素 重难点: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位平衡常数及配位
平衡的有关计算
[Zn(NH3)4]2+
Zn2+
NH3
中心原子M — 提供空轨道 电子对接受体 Lewis酸
配位体 L — 提供孤对电子 电子对给予体 Lewis碱
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M与一组
配位体L通过配位键结合而形成 的一类化合物。
配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 [Cu(NH3)4]2+ 配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 [Fe(CN)6]3配位分子:有些配离子的组成形式本身不带电荷。 如:[Ni(CO)4];[Pt(NH3)2Cl2]
[PtNH2(NO2)(NH3)2] 氨基•硝基•二氨合铂(Ⅱ)
随堂练习1
1. 配离 子 [ Co (en) ( C 2O4)2]-中 , Co3+的配 位数 是 D
A.2
B.3
C.4
D.6
2.[Pt(NH3)4(NO2)Cl]2+配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氧化值是 D A.0 B.+2 C.+3 D.+4
[PtCl3NH3]三氯·一氨合铂(II)配离子 (3) 同类配体(无机或有机类)按配位原子元 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Co(NH3)5H2O]3五氨·一水合钴(III)配离子
2. 配合物的外界和内界的命名方法
服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 阴离子为简单离子,则称某化某; 阴离子为复杂离子,则称某酸某; 若外界为氢离子,则缀以“酸”字;
中性分子 配体
配位原子
常见单齿配体
H2O
NH3
CO
水
氨 羰基
O
N
C
CH3NH2 甲胺
N
阴离子 配体
F- Cl- Br- I- OH氟 氯 溴 碘 羟基
CN- NO2氰 硝基
配位原子 F Cl Br I O
C
N
阴离子 配体
ONO亚硝酸根
配位原子
O
SCN硫氰酸根
S
NCS异硫氰酸根
N
两可配体:
有少数配体虽有两个配位原子,由于靠的太近, 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与中心原子成键,称做两可配体, 只能做单齿配体使用。 硝基NO2- (N作配位原子), 亚硝酸根ONO- (O作配位原子), 硫氰酸根SCN- (S作配位原子), 异硫氰酸根NCS- ( N作配位原子)
内容回顾
一、基本概念
氧化数、氧化还原电对、电极电势、电势图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三、原电池及其表示方法
四、能斯特方程
T=298.15k时,
EE0.059l1gc6R de1dcO e 2x
n
c c a b O1x Re2d
EOx/ReE dO θ x/R e0d.0n59l1 gccR q O 6 pex
6
O、N 6
NH4[Co(NO2)4(NH3)2] Co3+ NO2、 NH3 N、N
6
[Ni(CO)4]
Ni CO
C
4
Na3[Ag(S2O3)2]
Ag+ S2O32-
S
2
[PtCl5(NH3)]-
Pt4+ Cl- 、NH3 Cl、N 6
[Al (OH)4]-
Al3+
OH-
O
4
三、配合物的命名 1. 内界的命名方法
血红素是个铁卟啉化合物,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 Fe原子从血红素分子的
下方键合了蛋白质链 上的1个N原子,圆盘 上方键合的O2分子则 来自空气。
血红蛋白本身不含图中表示出来的那个O2分子,它 与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的O2分子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 白,通过血流将氧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
第一节 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异构现象
3.下列关于[PtClNO2(en)2]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中心原子配位数为4
B.中心原子配位数为6
C.配离子的电荷数为-2
D.配离子与SO42-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4.下列配合物命名正确的是 C A.[Co(NH3)4Cl2]Cl 氯化四氨·二氯合钴(Ⅲ) B.K[Co(NO2)4(NH3)2] 四硝基·二氨合钴(Ⅲ)钾 C.[Co(NH3)2(H2O)2Cl2]Cl 氯化二氯·二氨·二水合 钴(Ⅲ) D.[Co(NO2)2(en)2]Cl 氯化二(乙二胺)·二硝基合 钴(Ⅲ)
•
•
•
N
•
O
2
(硝基)
ONO-( 亚硝酸根)
C O ( 羰基 )
•
H
2
O
•
N
•
H3
N CS (异硫氰根)
•
S CN (硫 氰 根 )
•
配体的分类:单齿配体、多齿配体、两可配体
单齿配体: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H2O
NH3
Cl-
OH H Water
H NH
Cl
H
Ammonia Chloride ion
Cu2
NH3
[Cu(NH3)]2
KS1
[Cu(NH3)2] [Cu2][NH3]
[Cu(NH3)]2
NH3
[Cu(NH3)2]2 KS2
[Cu(NH3)22] [Cu(NH3)2][NH3]
[Cu(NH3)2]2
NH3
[Cu(NH3)3]2
例:[Cu(en)2]2+的配位数为4,Cu-edta的配位数为6。
一般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2,4,6,8。最常见的4,6。而5, 7或更高配位数则较少见。
练习:指出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的中心原子、配体、配 位原子及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配合物或配离子 H2[PtCl6]
中心原子
[Co(ONO)(NH3)5]SO4
N
N
N OO O
O O
O
N
酞菁(用于光动力学疗法)
穴2,醚2,[22-,2,2]
大环配体
穴状配体
常见多齿配体
分子式
名称
O
C
- O
O
C
O -
草酸根
乙二胺
NN
NN
邻菲罗啉
联吡啶
乙二胺 四乙酸
缩写符号
(OX) oxalic acid
(en) ethylenediam
ine
(o-phen)
(bpy) bipyridine
内界
(一)内界和外界(inner and outer)
内界:由中心原子(离子)和配体组成。
写在方括号之内。
[Cu (NH3) 4] SO4
外界:与配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K3 [Fe (CN) 6 ]
注意:配位分子没有外界。
[ Ni (CO) 4 ]
(二)中心原子:能够接受电子的原子或者离子
过渡金属的阳离子,特别是铁系、铂系、 第IB、IIB族元素,如K3[Fe(CN)6];
副篇内容
叶绿素(chlorophylls a)是镁的大 环配合物,作为配位体的卟啉环与 Mg2+离子的配位是通过4个环氮原子 实现的。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色素, 它能吸收太阳
光的能量, 并将储存的能量导入碳水化合物
的化学键。
n CO2 + n H2O
阳光 叶绿素
(CH2O)n + n O2
这就是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2、配体数(一、二、三)-配体名称 - 合 -中心原子 名称(氧化数)(不同配体之间用原点 ·分开)
3、当有多种配体时,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先 阴离子,后中性分子。若配体均为负离子或中性分 子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如:先NH3后H2O;先Br后Cl。
类型
配位 酸
配位 碱
配 位 盐
配体
配位原子 配位数
NH4[Co(NO2)4(NH3)2]
[Ni(CO)4] Na3[Ag(S2O3)2] [PtCl5(NH3)][Al (OH)4]-
配合物或配离子 H2[PtCl6]
中心 原子
Pt4+
[Co(ONO)(NH3)5]SO4 Co3+
配体
ClONO-、 NH3
配位原子 配位数
Cl
E.[Co(H2O)3Cl3] 三水·三氯合钴(Ⅱ)
5.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其中一个原子的价电子层 有 (1) ,另一个原子的价电子层有 (2)
(1)孤对电子 (2)空轨道
6.有一种钴的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o(NH3)3·Cl·SO4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AgNO3溶液无 沉淀生成,加入NaOH无氨味,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
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或配位分子统称为配合物
习惯上,配离子也称配合物。在书写时,常把 配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
二、配合物的组成: 配位键 离子键
[Cu (NH3) 4] SO4
中 配配 配
心 原
位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