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修辞
(2)有时在一道题中也可能不只 是单一辞格的使用,而是多种辞格形 式的套用。
.
3、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了解9种辞格的概念和不同类型。 如,比喻、比拟、夸张的种类等等;
(2)弄清某些相近修辞方法容易混淆 的原因,能将他们正确地区分开来;
如,借喻和借代、比喻和比拟、设问和 反问的区别。
(3)了解9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4)结合文章阅读、诗词鉴赏、仿写 句子等进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训练。
.
2、借代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 的说,慢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例1:"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
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这句话里用"万里长城"代繁重的徭役给劳动人民 带来的灾难。
.
F、比喻的注意点 ①喻体要常见、易懂 ②比喻要贴切 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
㈡比拟
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 式。比拟可分为两类。
1.拟人: 即把物当作人来写。
例1:“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例2: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2.拟物
即把人当作物来写。
例1: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
三、相关系统知识:
.
㈠比 喻
A、概念:
1、比喻:就是“打比方”,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 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2、本体:是被比方的事物; 3、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 4、喻词:是联系二者的词语。(但有时是不出现 的)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本体 喻词 喻体
B、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 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 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
例2: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
比拟的作用:61页
比拟与比喻的不同点: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 事物。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 事物。比喻中喻体都要出现, 比拟中拟体是不出现的。
.
㈢ 借代:
1、概念: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 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借代的运用,其目的在于突出 本体事物,使它由于换了一个动听 的名称而形象显得具体鲜明,因此, 借代是语言上的艺术换名。
正确运用常见的 修辞方法
——高考知识点专项复习
.
一、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 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 、 排比、 反问、设问、反复。
.
1、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比喻)
2、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拟人)
3、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夸张)
4、泰山不辞杯土才能就其高,
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对偶)
5、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 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 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 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排比)
.
二、考点透析:
1、考查重点是学生对修辞方法的运用能 力,根据语境运用、理解、判断修辞方法。
(1)能否准确理解修辞方法在特定的语 境中表达的内容;
(2)能判别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运 用是否恰当,是否收到最佳表达效果;
(3)能否结合具体语境正确使用修辞 手法。
.
2、考查形式和注意的问题:
(1)一方面考查基础知识,一方 面考查综合性语言表达能力,通常与 其它考查形式(句式仿写、扩写、续 写、句式变换等)结合在一起。
例2: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3、专名代泛称 例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句 话里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例2: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例: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个是马褂, 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例1:"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 腊……。"这句话是用"希腊"代一切外国的东西。
例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3、借代的作用:
《名师领航》61页
.
4、借喻与借代的不同点:
1、借代: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 借喻: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
例: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2、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 如:“红领巾”只指少先队员;借喻的本体喻
体关系灵活。如:太阳可以比喻共产党、新中 国,青年。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4、处于主语位置的往往是借代,作用重在代替。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⑤ 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
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比喻不当,脚步“踩在
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 觉,无法与“轻快”作比。)
D、比喻的种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 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 乙。 2、例暗如喻:叶本子体出、水喻很体高都,出像现亭,亭中的间舞用女喻的词裙“。是、成了、 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 甲是乙。
.
课堂巩固练习
.
1、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
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 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
例如: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 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 规模。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 式为:甲代乙。
例如: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 .
E、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C、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 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同类相比
②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
③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 少年时代。
④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表出示许想多象 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表示举例的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