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
【全书基本框架】
1、前言(致同学们)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历史观。
(2)价值观。
(3)人生观。
【全书基本框架图】
【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
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
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单元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在以前的高考中,本单元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频繁考查的知识有:哲学的含义、哲学
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等。
前瞻20XX年高考,考生需要注意:1、对于古今中外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经典论断,能够准确辨别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2、结合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以及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知识网络】
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
化的世界观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含义
世界观的含义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具体知识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百舸争流的思想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是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并决定各种哲学的性质和方向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预见未来,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其自然科学基础
直接理论来源
与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
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
维知识的概况和总结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精华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两大理论成果
生
活智慧
和时代精神
【考点扫描】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 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提示】
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
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的本义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
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3)哲学的功能(P25)
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的任务
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
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
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 2.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比较哲学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和回答问
题不同
以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
维)作为研究对象,回答整个世界万事万
物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的问题
以世界某一领域为研究对象,回答的是某
一领域、某一局部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
的问题
联系
①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反过来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哲
学是百科全书”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