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操体能训练教案 2

体操体能训练教案 2

2、动态平衡体操运动是一项平衡运动,是体操运动员在器械上或持器械的身体运动。男子自由操、鞍马、吊环、双杠、单杠;女子跳马、高低杠、平这些项目都要求运动衡木和自由体操都是在器械上完成动作的项目,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教学过程
员在复杂精细的运动中保持平衡3、重心稳定性
在体操项目中,运动员的重心稳定包括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静态稳定的稳定角一般很小。动态稳定的重心位移必须控制在精确的范围之内,否则会造成动作失误或发生伤害事故发展重心稳定性可通过仰卧起坐、卧推、反向起坐、提臀、三十度抬腿、倒立、俯卧两头起、背伸、侧举等方法来锻炼四、身体主要部位的体能训练方法1、躯干部分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体操体能训练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分钟120
指导教师
教学用具
黑板粉笔
周次
第14周
计划课时
21周
学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体操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以及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和关键要素等,并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常用训练方法做了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了解体操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
掌握体能பைடு நூலகம்练的常用手段和身体不同部位的常用训练方法
教学重点
1、体能训练概述
2、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3、体能训练的关键要素4、身体主要部位的体能训练方法
教学过程
内容纲要
引入新课
体操项目在实施新规则之后,中国体操队便立即投入到了强大的训练当体能多名奥运重点队员将在训练之余增加一门新的课程--中,从现在开始10训练。体能训练是国家体操队为奥运重点队员开设的新课,每天训练结束都会
讲授
题目:体操体能训练一、体操体能训练概述:1、体能的概念:即身体能力,是指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积极适应运动训练、比赛以及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教学过程
新课内容
2、体能的分类:依据体能的范围、性质、对象,结合上述体能的概念和体能针对的对象及实际需要,可将体能分为两大类,①与健康有关的体能②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特点:①与健康有关的体能适合的对象是一般普通人群;②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则主要针对专业运动员。3、体能训练的内容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运动素质训练、身体机能训练和专项所需的身体形态训练等,体操运动员在体操训练中,不仅要有突出的身体素质,还要有体能的发展。(一)力量素质(二)速度素质(三)耐力素质(四)柔韧素质(五)灵敏素质二、体能训练的常用手段1、力量素质训练(一)主要手段(1)负重抗阻力练习(2)对抗练习(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4)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的练习(5)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
有运动员在体操房的健身室里接受这种训练。来自香港的陈方灿获得过美国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博士学位,他曾经在跳水等多支中国国家队中担任体能教练,如今陈方灿已经正式成为体操队的体能教练,而且这项工作将持续到2008年。实际上陈方灿设计的训练方案都是依据每个运动员的情况量身定制的,训练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能,像这个新仪器就是专门帮助肩部有伤的运动员进行肩部练习用的。在范晔进行台阶动作的时候,体能教练特意为她垫了一个软垫子,这样将能保证膝关节的安全,国家队的队员和教练对这项新的课程非常认可,毕竟新规则要求运动员有更强的体能,同时专家的到来也能更好的保证队员避免运动造成的损伤。新的体能教练目前已经给重点队员进行过身体测试,目前陈方灿正在向运动队学习体操的特性,他希望能够很快将自己在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与体操结合起来。
(4)、柔韧性练习应循序渐进(5)、采用多种手段发展柔韧性
(6)、儿童少年柔韧性练习的注意事项三、体能训练的关键要素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是:运动中人体的三维平衡和重心稳定。平衡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任何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姿势的能力。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是:姿势的中心由低到高;偏离稳定位置的幅度由小到大;从维持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高度;从大面积支持基底到小面积支持基底;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头颈、躯干和四肢运动;从睁眼活动逐步过渡到闭眼活动等。1、肌肉平衡体操运动员要达到理想的体能必须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力量、肌肉耐力和速度等。体操运动员在训练时应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肌肉训练计划,也就是要构建一个三维肌肉平衡计划,既包括单关节运动又包括多关节运动,这将有利于提高练习者整体的运动能力与协调能力,防止受伤。
(一)、仰卧起坐
(二)、俯身直体
(三)、侧卧身体控腿
(四)、仰卧两头起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
教学过程
(2)、由于速度素质不易转移,因此要尽可能地选用专项动作本身的动作来练习(3)、速度素质训练要多样化和多元化,要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来提高体操运动员中枢神经的兴奋水平3、耐力素质训练
(一)、主要手段(1)、一般耐力
(2)、专项耐力(二)、注意事项
(1)、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的训练比例根据不同训练内容和不同对象而不同
(2)、体操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从有氧训练开始(3)、专项耐力的训练应该达到和超过比赛的量和强度
4、柔韧素质训练:(一)、主要手段
(1)、主动拉伸:分为弹性拉伸和动力拉伸(2)、被动拉伸
(3)、等长拉伸(4)、PNF拉伸
(二)、注意事项(1)、发展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相结合
(2)、注意柔韧性练习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3)、柔韧性练习应保持经常
(6)克服自身重力的练习(7)电刺激
(二)注意事项(1)力量素质的发展要全面而有重点
(2)紧密结合项目特点和专项技术安排力量训练(3)进行力量练习时,要全神贯注,念动一致,注意安全
(4)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5)要采用大负荷与循序递增负荷进行训练(6)练习时要使肌肉充分拉长和收缩,练习后要使肌肉充分放松(7)力量素质训练要系统科学安排,不间断2、速度素质训练、(一)、主要手段(1)、位移速度训练:30~60米快速跑;下坡跑、上坡跑;扶肋木或墙后蹬跑、高抬腿练习等。(2)、专项技术速度训练:俯撑直臂快速击掌,俯撑10米快速爬行,靠墙摆快速倒立,快速仰卧起坐或俯卧快速背屈伸;连续侧手翻。后手翻、后手翻,连续快速的前手翻、后手翻等。(二)、注意事项(1)、依据时间、练习内容和运动负荷三个方面来确保速度素质训练的有效性。选择运动员技术成熟的动作,以最快的速度来重复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