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若干问题(修改).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若干问题(修改).


二、 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问题
• 采用旧规范、标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 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选用的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其质量要求必 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在一些设计文件所注 明的“设计依据”中,常常会采用一些已经废止的 规范和标准图集,如91年的《建筑钢结构焊接规 程》、96年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等等(钢 结构设计文件由这方法问题较多),采用淘汰材 料或产品(如大城市中采用实心粘土砖墙)也视 为违反规定。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4、荷载取值错误 卫生间荷载小于2.5 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小于1.0
• 5、风荷载、雪荷载取值错误 大于60m的高层,W0未乘1.1倍 风荷载和雪荷载未按规范取值(尤其是 雪荷载)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6、基础计算结果违反强条 漏算冲切和剪切计算 沉降差超(尤其是框架结构,或裙房柱与 主楼柱之间)
• 7、最小配筋率超 一般是板厚调整后,配筋偏小 异型柱端部配筋按全截面算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8、配筋率大于2.0,箍筋直接提高一档 上下铁比率关系(0.3、0.5)
• 9、框架柱 短柱,箍筋全高加密 楼梯间柱、尺寸较大的柱、错层处的柱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三、 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
• 1、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未验算其稳定性。当设有一侧或多侧开口的地下 室时,主体设计未考虑土压力影响进行受力分析, 并验算整体建筑的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当地 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 浮问题时,未进行抗浮验算(地下室车道、地下 水池的抗浮验算比较容易漏掉)。见下图。 • 2、建筑物地存在液化土层时,未对桩基础抗震承 载力进行验算。未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考虑桩侧负 摩阻力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
• 10、局部转换、梁上起柱时 (如屋面小塔楼,局部楼层收进时) 梁未按转换梁来处理,如箍筋加密 横向设置梁,腰筋加大等
• 11、上海地区,特征值取值错误 计算参数错误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12、梁柱节点核芯区抗剪超 高烈度区常见(7度半及以上) 梁偏心时 扁柱时
• 13、材料强度等级与计算不符,取值错误
二、 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 问题
• 4、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 术要点》(建质[2003]46号)中规定范围内的高 层建筑,未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 理规定》进行震设防专项审查。尤其建质 [2003]46号文规定中的特别不规则超限工程调整 结构设计或者进行震设防专项审查。 • 5、外省设计单位依据设计院所在地的地方规范、 标准,特别适外地的地基基础规范这是不符合管 理规定的,设计应依据国家规范与建筑物所在地 的地方规范。
二、 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 问题
• 2、施工图指定建筑材料、生产厂家违反《建设工 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 • 3、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择与实际环境、地质条 件不相适应,未考虑挤土、振动、噪音可能对周 边造成的影响,不符合环保、施工安全的有关要 求,如在市区使用锤击桩、在可能造成污染的环 境区域内使用冲钻孔灌注桩且无泥浆处理系统、 有砂碎卵石含水层,深厚淤泥层,垃圾填埋层以 及化工厂等场地使用人工挖孔桩等。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15、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 度大于15度时,未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 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最不利地震力方向角,同样要验算。
二、 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 问题
•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279号)规定未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工 程设计将被处以罚款。常见的问题是基础 设计参数取值与勘察报告不符,包括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取值、桩基础和支护结构的 计算参数、地下水位取值等。出现该问题 的原因主要在于设计单位根据个人的经验 确定设计参数,且未与勘察单位协调调整 补充相关资料。
三、 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
• 5、抗拔桩计算问题:抗拔桩配筋计算时荷载分项 系数取1.0有误(审查中发现,抗浮计算时水浮力 和压重分项系数均取1.0计算,当水浮力大于压重 时,抗拔桩桩身配筋按“[水浮力-压重]/ 钢筋 强度”计算,严重错误)。 • 6、承台计算:应根据实际桩反力进行计算,有的 工程桩反力统一取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计算不 安全,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桩反力可能大于该值 (最大允许反力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1.2倍)。 • 7、两桩承台抗扭设计问题:两桩承台上面承受可 能产生扭矩的荷载,如布置L形墙肢,至少应在构 造上考虑扭转影响(即按梁式配置箍筋)。
三、 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
• 4、抗拔桩设计时,桩身配筋量仅按强度要求进行 计算,缺少裂缝宽度验算,按裂缝宽度控制计算 结果的配筋量远大于按强度要求计算的配筋量, 在设计中往往缺抗拔桩静载试验及其配筋做法等 要求说明。有抗拔要求的承台按一般桩基受压的 承台进行配筋,承台顶部受拉区未配筋,筏基基 础梁或地下室底板梁的受力方向与一般楼屋面梁 板不同,其梁配筋设计也采用平法表示但未附加 图示说明,存在安全隐患。预制管桩用于抗拔桩 应验算连接焊缝,桩顶锚固。
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 —常见问题探讨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1、计算与图纸不符,计算模型不合理; 檐口处(阁楼层、闷顶层的做法) 屋顶与机房层关系 装饰层与结构构件的关系 构件尺寸与计算不符
• 2、配筋不足 重点是大跨梁,悬挑梁端,荷载较大区域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3、荷载少算、漏算 墙体荷载少算,局部缺失 建筑线脚、造型、 檐口、女儿墙、 飘窗、空调板等 屋面老虎窗、热水器、水箱等
三、 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
• 3、桩基础设计中,仅按竖向荷载作用进行 布桩,未验算弯矩作用下承台底部边桩的反 力。尤其是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及剪力墙结构 核心筒底部弯矩和剪力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 较大,不应遗漏。对于水位较高的地下室和 短肢剪力墙、大跨度结构等弯矩较大的承台 底部桩基尚应验算是否存在向上的抗拔力。 工程桩承载力按静载试装取值时未扣除地面 至地下室承台底深度范围内的摩阻力。
一、 最常见的违反强条问题
• 14、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 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强制性条文),但规范未对“质量和刚度 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作出明确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楼层的最大位移与该楼层两 端位移平均值的比值为1.3 ~1.5时应计入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