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医古文重点-十三养生论

精选医古文重点-十三养生论

十三养生论
1.领会本文“导养得理”可获长寿的观点,了解修性保神和服食养生结合的养生方法。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学习本文波澜起伏、峻切直陈的写作特色。

文章难点: 1.作者所表达的观点与显示相距甚远,作者的思想一般多所不解。

2.讲清文章如何围绕“导养得理”可可获长寿的观点,多方论述形神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用字
1.通假字
①较皎较而论之。

②嚣枵嚣然思食。

③燋焦虽终归于燋烂。

④熏荤熏辛害目。

⑤险岩颈处险而瘿。

⑥涂途攻之者非一涂。

⑦销消思虑销其精神。

⑧由犹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⑨以已志以厌衰。

⑩醇纯神气以醇白独著。

2.古今字
①府腑滋味煎其府藏。

②藏脏滋味煎其府藏。

3. 异体字
①蝨虱蝨处头而黑。

②躭耽声色是躭。

③鬻煮醴醪鬻其肠胃。

④災灾风寒所災。

⑤絃弦绥以五絃。

(二)词语
1.请:请允许我。

2.流离:犹“淋漓”。

3.衔:含。

4.殷:深。

5.赫然:发怒貌。

6.植:竖立。

7.诬:轻视。

8.肆:放纵。

9.恃:依赖。

10.立:存在。

11.须:依赖。

12.存:存在。

13.生理:生机。

14.栖:停留。

15.且:句首语气词。

16.蠲:消除。

17.玄黄:指天地。

此指自然界出产的美味。

18.淫哇:淫邪之声。

19.悖:扰乱。

20.蕞尔:小貌。

21.其:怎么。

22.闷若:迷迷糊糊的样子。

23.端:开端,起因。

24.一切:一般的,一样的。

25.畎浍:田间水沟。

喻补益少。

26.尾闾:古代传说中大海泄水之处。

喻消耗多。

27.交赊:近与远。

28.倾:相互排挤。

29.悠悠:众多。

30.希静:无声。

指清心寡欲的修养。

31.晞:晒。

32.绥:安抚。

33.遗生: 忘掉自我的存在。

(三)语法
1.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香: 产生麝香。

麝食柏而香。

②瘿:长瘿瘤。

颈处险而瘿。

(2)名词活用作状语①目:用眼睛。

夫神仙虽不目见。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①黑:变黑。

蝨处头而黑。

②黄:变黄。

齿居晋而黄。

③芬:香气侵袭。

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

(4)动词的使动用法①累:使……受累。

外物以累心不存。

2.特殊语序
(1)宾语前置①惟五谷是见。

②声色是躭。

(2)介宾前置①何以言之?
(四)今译
1.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译文〕梳子使鬓发理顺,醇酒使颜面发红,仅能得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壮士发怒,容貌大变,竖起头发冲掉帽子。

由此说来,精神对于形体,好像国家有国君一样。

2.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

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躭,目惑玄黄,耳务淫哇。

〔译文〕所以《神农本草经》上说“上品药延长寿命,中品药调养身体”,确实是懂得保养生命的道理,要借助药物
的辅助,来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可是世上的人不懂
得这个道理,只是看到五谷,双眼被自然界出产的美
味所迷惑,只是沉溺于声色,两耳被淫邪不正的声音
所眩惑。

3.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译文〕凭着渺小单薄的身躯,侵害他的不是一种途径;容易衰竭的身体,却内外受到攻击。

人的身体不是树木石
头,怎么能够长久呢?
4.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译文〕即使稍有觉醒,都在发病之初哀叹悔恨,却不知道在各种危险尚未出现时谨慎防范。

这好像齐桓侯患了将死的病,却责怪扁鹊的先见之明,把感到病痛的日子,当作患病的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