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中央银行学第七章

二是对利率的影响程度;

• • • •
三是政策工具是否具有弹性;
四是“告示作用”; 五是对商业银行商业行为的强制影响力; 六是地域性或局部性的影响; 七是对商业银行利润产生影响。
中央银行学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业务操作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二)、再贴现政策与业务操作
(三)、公开市场业务与操作
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和操作
(2)再贴现的特点:
①短期性。央行贷款以短期为主,最长不超过1年。 ②官方性。 ③标准性或示范性。再贴现率是基础利率,有告示效应。 ④被动性。是否进行再贴现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 使中央银行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
(3)中国人民银行再贴现的操作体系:
★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定期公布 再贴现优先支持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目录。 ★ 中国人民银行对各授权窗口的再贴现操作效果实行量化考核。
• 提高法定准备率,导致社会信贷规模骤减,很多生产 没有后继资金投入,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带来一系列 的问题。
西方的央 行实施货 币政策往 往重点在 再贴现率 和公开市 场业务上。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及其世界范围内的降低趋势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适时调整,是该政策工具发挥作 用的基本方式。 ★ 我国在1984年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降低了 它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 行的存款准备金是有息的。
一般性货币政策基本知识
★ 定义: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 控制的政策工具。 ★ 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 根本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涵义
★ 涵义: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 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 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个人1年期定 期存款利率
9.18 10.98 10.98 10.98 9.18 7.47 5.67 5.22 4.77 3.78 2.25
2001-9-11
2002-2-21 2003-12-20 2004-3-25 1.62 3.87
5.31
1.98
2004-10-29
5.58
2.25
(二)、再贴现政策与业务操作
其二,具有较强启示效应。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 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其三,缺乏灵活性。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 局限性: • 1、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时应谨慎:
• 对经济的振动太大,对货币供应有较大影响,副作用明 显。
• 具有较强启示效应。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也会引起 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变动,迫使商业银行急剧调整信贷 规模,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 困境。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的振荡。
超额准备金 存款利率
7.56 9.18 9.18 9.18 8.82 7.92 7.02
央行对金融机构 1年期贷款利率
9 10.62 10.89 11.16 10.98 10.62 9.36 7.92 5.67 5.13 3.78 3.24
金融机构1年 期贷款利率
9.36 10.98 10.98 12.06 10.98 10.08 8.64 7.92 6.93 6.39 5.85
法定准备金 存款效率
1993-5-15 1993-7-11 1995-1-1 1995-7-1 1996-5-1 1996-8-23 1997-10-23 1998-3-21 1998-7-1 1998-12-7 1999-6-10 7.56 9.18 9.18 9.18 8.82 8.28 7.56 5.22 3.51 3.24 2.07 1.89
★ 就目前来看,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 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2.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方式 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影响银行信用 创造乘数,达到调节社会信用规模和市场货币供应 量的目的。 2.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政策效果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2.3准备金缴存范围
• 准备金缴存的范围有三类:
• 一类是交易存款账户,包括支票账户、自动转账账户
等;
• 另一类是定期存款,包括个人、厂商
中央银行学
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
货 币 当 局 提 高 或 降 低 法 定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第七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 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
的,其运用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
标的实现。
★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
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
三类。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标准


一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减 少 或 增 加 商 业 银 行 持 有 的 超 额 准 备 金
减 少 或 增 加 商 业 银 行 的 存 款 — 投 资 数 量
减 少 或 增 加 货 币 供 给 量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 优点:
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 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 明显。 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
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和操作 ★(1) 涵义: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 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 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 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 一般包括:
再贴现率的调整; 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二)、再贴现政策与业务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调整时间 1年 1996.05.01 10.98 对金融机构贷款 6个月以内 10.17 3个月以内 1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