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第六章
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类型: 第一,流动性再贷款:央行对商业银行发 放的流动性再贷款和分支机构对地方性存款类 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短期再贷款,发挥了流动 性供给功能。 第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主要是指 “支农、支小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发放对象 为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 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等四类金融机构,用途为支 持以上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是指中国 人民银行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
2.中性:准备金政策对存款货币机构来说是一 视同仁,改变准备金率对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 都产生相同影响。 3. 直接的告示作用:由于这一工具并不经常使 用,并且准备金率的变化并非完全出于技术原 因(不像为了防御目的使用公开市场操作), 所以准备金率的调整通常比较容易解释。因此, 如果中央银行非常想向公众传递一个政策变化 意图,那么这一工具要强于其他工具。
4.紧急时刻的使用:当其他工具无法正常使用 时,改变准备金率可以用来中和基础货币的变化。 比如,战争时期,政府通常发行短期和长期债券 来为其越来越多的支出提供资金。为了帮助财政 部获得资金而又不必付出过多的利息,中央银行 可以在公开市场购买比正常情况下多得多的债券。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提高准备金率来避免货 币供应量的过快增加,避免通货膨胀。
抵押补充贷款(PSL,即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PSL作为一种新的 储备政策工具,有两层含义,首先量的层面, 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其次价的层面,通 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资的利率, 引导中期利率。 中美之间的异同?
三、作用途径 (一)货币存量 (二)证券价格和利率 (三)告示作用
准备金市场和联邦基金利率
需求曲线:如果其他所有变量不变, 当联邦基金利率变动时,准备金需求数量的 变化。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下跌,持有超额准 备金的机会成本减少,如果包括法定准备金 规模在内的所有其他变量不变,准备金需求 增加。然而,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低于超额准 备金利率水平时,银行就不会按照较低的利 率在隔夜市场贷款,而会无限增加持有的超 额准备金规模,准备金需求曲线变为水平。
四、优点与缺点 (一)优点:主要是能够利用它(二级信贷)来 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避免金融危机,这是对 成功货币政策决策最重要要求(见案例)。但 是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美联储必须在最后贷 款人角色引发的道德风险成本和防止金融危机 的收益之间权衡,因此,联储十分谨慎而不是 频繁的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 (二)缺点: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性差,在货 币政策实施中的作用受到质疑,2003年后, 联储调整贴现政策体系,贴现政策不是被用来 影响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和货币供给,而只是用 来预防联邦基金利率过度偏离其目标。
联 邦 基 金 利 率
id
Rs
iff
ier R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d
准备金数量
货币政策工具变动对联邦基金利率的影响:
公开市场购买可以增加准备金供给量, 推动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下降,公开市场 出售则相反。
由于美联储制定的贴现率远高于联邦基金 利率目标,典型的情况是:大部分贴现利率的 波动不会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
(二)缺点 1.作用效果强烈:(前已涉及) 2.缺乏灵活性:假如发生了错误,比如说为了 减少通货膨胀提高了准备金率,几周后,大家认 识到失业和生产能力闲置比通货膨胀还严重,那 么准备金率要求下调。然而刚刚提高了准备金率 又下调等于承认错误,由于人类的虚荣心,中央 银行是不会承认错误的,因此宁愿维持现状(除 非有大量证据表明必须进行货币扩张)。而公开 市场业务几乎没有任何公开的告示作用,因此很 容易转向。
案例: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几小时 后,美联储发表声明:“联邦储备体系仍在 工作和运转,贴现窗口已经做好了满足流动 性需求的准备。”之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 向银行提供了450亿美元的资金,即上周的 200倍,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体 系注入800亿美元的准备金,这些行动维持 了金融体系的运转。当股票市场9月17日重 新开市后,虽然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7%,但 交易秩序井然,恐怖活动没有摧毁美国的金 融体系。
第三节 法定准备金政策
一、定义:主要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范 围内,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 法定准备金率,改变货币乘数,以此来 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二、作用途径 (一)货币供应量 (二)利率 (三)告示作用
三、优点与缺点 (一)优点 1.作用速度快:改变准备金率,很多银行 和金融机构都要立即承受准备金状态的改变, 它们需要相当迅速的调整资产负债表,从而 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状况都相对迅速的 发生变化,因此,如果经济状况需要中央银 行立即采取措施,那么,与其他政策工具相 比,准备金政策的使用是最好的选择。
供给曲线:准备金的供给Rs等于非借入 准备金Rn加贴现贷款DL,由于借入联邦基金 同借入贴现贷款可以相互替代,如果联邦基 金利率iff低于贴现率id,Rs就等于Rn,此时, 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如果iff开始上升并且超过 id ,银行就愿意在id的水平上增加借款,之后 在联邦基金市场上以较高的利率iff贷放,结果 是,供给曲线在id的利率上变为水平的(具有 无限弹性)。 市场均衡:注意, id高于联邦基金均衡 利率 ,这因为联邦储备体系现在将贴现率置 于远高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水平上。
3.易于逆转性:当出现错误时,中央银行可 以立即逆向使用这一工具。如果中央银行断定, 货币供应增长过快是因为公开市场购买过多所 致,它便可以立即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来矫正。 4.迅速性: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迅速执行,不 会有行政性延误。当中央银行决定要变动准备 金或基础货币时,它只要向证券交易商发出购 买或出售的单子,交易立即可以得到执行。 5.连续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准备金变化的 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连续性的操作。
4、与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事务部联系, 比较预测结果,列出和提交增加或减少准备金 的计划进行讨论 5、举行电话会议,联邦储备委员会的 事务部主任和其他有投票权的行长中的一位将 共同批准计划并且通知执行。 6、交易室通过计算机系统将交易信息 传达给一级交易商,再根据回复选择报价理想 的交易商进行交易,一般是回购交易,有时是 直接交易。
三、优点与缺点 (一)优点:
1.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是由中央银行主动进行 的,规模大小完全由它所控制。但贴现业务就实 现不了这种控制。 2.灵活和精巧型: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可以恰到 好处的把握,无论想要准备金或基础货币发生多 么微小的变动,它都可以通过极少量的证券出售 或购买来实现目标。与之相反,如果想要准备金 或基础货币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它也有足够的力 量,通过大规模的证券出售或购买来做到这一点。
(二)直接交易:又称现券买断交易,指中央银 行与交易商之间进行的现券买断性质的交易; 回购交易:指中央银行与交易商之间进行 的以债券的出卖者在约定时间按约定价格购回 所售债券为条件的交易方式。 直接交易可以引起准备金和货币存量以及 利率长期的或持久的变化,回购交易是中央银 行为抵消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准备金的变化进 行的。大多数公开市场业务是防御性操作,因 此,大多数公开市场业务也是通过回购交易进 行的。
第三,金融稳定再贷款:1998年,受亚 洲金融危机影响,少数金融机构经营不善引发 支付危机,央行对危机中的中小金融机构发放 紧急贷款,缓解了支付压力,控制了支付危机。 金融稳定再贷款适用范围依据《中国人民银行 紧急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包括城市商 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不包括大型商业银行。
第六章 货币政策工具
引言:近年来,美联储越来越关注联邦 基金利率,并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监控指 标,1994年2月开始,美联储每次在联邦公开 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公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因 此,要充分理解美联储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 如何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不仅要把握它们对货 币供给的影响,还要理解它们对联邦基金利率 的作用。
如果法定准备金率提高,那么,在任何 给定的利率水平上,法定准备金和准备金需求 总量都会扩大,推动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 提高,反之则相反。
第六章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节 公开市场业务
一、定义: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 证券(主要是国债)的行为 二、作用途径 (一)准备金 基础货币 货币存量 (二)证券价格和利率 (三)公众预期
五、公开市场操作的过程(交易室的一天)
1、回顾前一天联邦基金市场的变化以及 了解前一天银行体系实际准备金规模开始 2、发布最新报告,包括对影响准备进供 给和需求的一些短期因素的详细预测以及公众 持有现金预测 3、与一级交易商的代表联系,以把握当 天交易证券可能的价格波动。与财政部联系, 询问在美联储的财政存款预计水平的最新消息。
3.准备金率不宜频繁变动,且不宜提高:准备 金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造成不确定性,使银行 的资产负债业务频繁调整,流动性管理更加困难。 同时,提高准备金率会立即引起银行系统的流动 性问题。 总之,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 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实现它的目标, 又由于准备金工具的缺点,因此它是一种多余的 货币政策工具
(二)缺点:
1.影响公众预期的作用较弱; 2.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需要一个庞 大的、交易活跃的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以及全国统 一的同业拆借市场,需要准备金制度的配合。
四、公开市场操作的类型 (一)主动性操作:是指中央银行为改变准 备金数量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防御性操作:是指中央银行为保持准 备金的稳定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一些市场因素(主要是指组织银行间 的资金清算、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变化) 的波动经常会引起准备金的很大变化,且这 种变化是暂时的。为了稳定货币供给、稳定 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作了相当大努力来 预测各个市场因素的可能的影响,并且通过 公开市场防御性操作来抵消其影响。总体来 讲,公开市场操作是防御性的。
第二节 贴现政策
一、贴现政策定义: 主要指的是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 通过它影响贴现贷款数量和基础货币, 从而对货币供应发生影响。 二、贴现贷款类型: 贴现贷款是一种传统或习惯叫法 , 分为三种类型,即一级信贷、二级信贷、 季节性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