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教专业知识全汇总重点

幼教专业知识全汇总重点

幼教专业知识小汇总一、第一性的知识1、德国,福禄培尔,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他本人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2、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

3、我国最早实施胎教,最早是西周文王母亲太任,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在《礼记·内则》,中国最早学前教育机构的萌芽是封建邸第。

4、《蒙养院章程》(1904年制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5、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学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6、1989年国务院批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幼儿教育行政法规《幼儿园管理条例》。

7、1844年英国促进会会员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中国土地上第一个女子学堂,带有殖民性质。

8、1907年,吴朱哲在上海幼稚舍创办中国第一个私立的保姆讲习所。

9、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

10、《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制定)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幼稚园课程标准。

11、1923年,陈鹤琴创办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

12、1927年,陶行知创办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

13、张宗麟,我国第一位幼稚园男教师。

14、柏拉图,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完整体系的人。

15、亚里士多德,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

16、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创办英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新拉纳克幼儿学校。

17、德国是近代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地。

18、伊丽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美国第一家英语幼儿园。

19、夸美纽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为6岁以下儿童的智育提出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第一个从幼儿年龄特征来论证游戏、玩具和作业方面的问题,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充满民族色彩的单轨学制,首创著作《母育学校》,首次研究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

20、洛克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21、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创办者是威廉·哈里斯和苏珊·布洛,而布洛被誉为公立学校运动之中的“幼儿园之母”。

22、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的主张。

23、1926年,日本文省部制定颁布了日本第一部较完整又独立的学前教育法令《幼稚园令及实施规则》。

24、乌索娃洛万诺夫制定《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婴幼儿教育的大纲。

25、维果斯基被美国学者称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

2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的鼻祖”。

27、西方儿童心理学鼻祖——普莱尔《儿童心理学》。

28、巴乌利美保育所是德国最早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

二、学前教育名人理论观点、著作、及社会地位封建学前教育思想1、贾谊,西汉洛阳人观点:早谕教、选左右、重儒术、胎教是始端。

著作:《新书》10卷、《傅职》、《保傅》、《劝学》、《胎教》。

地位:先秦以来第一位较全面的论述早期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2、颜之推,北齐时期观点:早教(最主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威严有慈、均爱勿偏、应世经务、重视风化陶染。

著作:《还冤志》、《颜氏家训》。

地位:《颜氏家训》被后世称为“家教规范”。

3、朱熹,南宋徽州婺源(江西婺源)观点:重视蒙养教育,要求慎择师友,强调幼儿要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

著作:《小学》、《童蒙须知》。

4、王守仁,明代浙江余姚人观点: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著作:《传习录》、《大学问》、《王文成公全书》。

5、张履祥,明末浙江桐乡人观点: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著作:《戒子训》、《初学备忘》。

6、康有为,清末广东南海人观点:胎教视为教育的基本环节,育婴院养育婴儿,慈幼院代替家庭教育。

著作:《大同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现代学前教育思想(1)陶行知,安徽汉族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幼稚园三种病为“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著作:《中国教育改造》(2)张雪门,浙江勤县人观点:核心“行为课程”,即“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重视实习见习。

地位:创办宁波第一所中国人创办的星荫幼儿园。

(3)陈鹤琴观点:“活教育”理论体系,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整个教学法反对分科,五指教学,单元教学。

著作:《家庭教育》、《儿童的发展与教育》(4)柏拉图,古希腊观点:首次提出胎教(或者优生优育问题),划分学前阶段,出生至3岁儿童公育,3—7岁,幼儿本性以身体、道德、游戏为重点内容。

“美德即知识,智德统一”。

(5)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观点:教育立法,习惯成自然,重视优生,论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出生至7岁体育,7—14岁德育,14—21岁智育。

著作:《政治学》、《伦理学》地位: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身心和谐发展”。

(6)昆体良,古罗马观点:幼儿早期教育,双语教学,游戏理论,幼儿教师教学原则,反对体罚,德育放在教育工作首位。

著作:《雄辩术原理》(7)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观点:“泛智”思想,儿童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著作:《母育学校》、《世界图解》、《大教学论》地位:三部著作,首屈一指。

(8)伊拉斯莫斯,尼德兰人观点:革新宗教,影响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的三个要素自然、教导、练习。

(9)蒙田,法国人观点:不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反对死记硬背,发挥学生主动性,注意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

著作:《随笔集》(10)康帕内拉,意大利人观点:空想社会主义,国家办教育,普及教育,男女平等教育。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1>洛克,英国观点:“白板说”,绅士教育理论,重视体育。

著作:《教育漫话》<2>卢梭,法国观点:自然教育理论,教育从幼儿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论幼儿教育。

“儿童的发现”,教育培养自然人,“自然后果法”。

著作:《爱弥儿》<3>裴斯泰洛齐,瑞士观点:“教育心理化”“要素(因素)教育理论”“爱的教育”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隐士的黄昏》<4>赫尔巴特,德国观点: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五阶段教学法”。

著作:《普通教育学》<5>福禄培尔,德国观点:游戏、作业、恩物著作:《人的教育》现代6国学前教育思想1、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改造”,从直接知识获得,倡导从做中学,确立新的课程观“儿童中心论”。

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2、蒙台梭利,意大利观点:“儿童之家”,推崇遗传环境,尊重儿童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即“与敏感期吻合”自我教育,两条基本原则是工作、自由,注重感官(动作)教育,触觉是重点。

著作:《童年的秘密》、《教育人类学》地位:20世纪初幼儿园改革家3、马卡连柯,苏联观点:重视劳动教育,集体教育,有三个注意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尊重和要求统一原则,前景教育原则。

著作:《教育诗篇》、《塔上旗》、《父母必读》4、皮亚杰,瑞士人,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观点:认识结构理论,图式—同化,调节—平衡,关键字同化、顺应。

著作:《儿童语言与思维》、《儿童的道德判断》、《结构主义》5、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观点:教育万能论,环境决定论,三种先天情绪——怕、怒、爱。

6、维果斯基,前苏联观点:复合思维,科学概念(概念发展理论),思维和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名家理论中常见的多项(1)皮亚杰关于幼儿期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感知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7、18岁)(2)林传鼎情绪分化阶段泛化阶段(0—1岁)分化阶段(1—5岁)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3)鲍尔比、埃斯沃斯依恋四阶段和三类型依恋四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依恋三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8个月)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8个月—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岁—6岁)(5)庞丽娟“同伴现场提名法”四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6)布鲁姆教育目标三领域认知情感动作(7)布鲁姆认知领域六层次由低到高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8)马斯洛需要层次分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9)艾斯纳目标分化教学性目标表现性目标(10)赫尔巴特五阶段教学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11)桑代克三侓准备侓练习侓效果侓(12)华生——————频因律近因律巴普洛夫————消退泛化与分化常见学说学派人物归类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复演说)、格赛尔(成熟论)环境决定论——华生(教育万能论)、斯金纳顿悟说——苛勒共同要素论——桑代克生长说——阿普利登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奥苏泊尔经验+反思=成长——波斯纳三内说——纽曼生活预备说——格罗斯性格形成学说——欧文外铄论——洛克成熟势力说——格赛尔二因素论——吴伟士三、常识大杂烩多项1、幼儿教育学研究常用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2、幼儿心理学学研究常用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3、幼儿体育教育基本体操徒手操轻机械操模仿操4、三浴锻炼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5、教师劳动的特点艰巨性细致性自主性创造性示范性感染性整体性6、幼小衔接指导性思想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培养入学适应性而非小学化7、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8、光谱方案理论基础(记忆技巧“加多狒狒”)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费尔德曼——非普遍性理论9、传染病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免疫性10、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11、从新生儿到幼儿期特征总结(主要幼儿期)<1>新生儿期(0—1个月)本能动作,条件反射,视听集中,注意发生。

<2>婴儿早期(1—6个月)视听迅速发展,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依恋,开始认生。

<3>婴儿晚期(6—12个月)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言语开始萌芽,依恋发展。

<4>先学前期(1—3岁)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想象开始萌芽,独立性出现。

<5>幼儿初期(3—4岁)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6>幼儿中期(4—5岁)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遵守规则,自己开始组织游戏。

<7>幼儿晚期(5—6岁)好学好问,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开始掌握认识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相关主题